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整體把握課文。
2、教給學生嘗試尋找課文的突破口來賞析文章的方法。
3、陶冶學生的情操,促使學生熱愛小動物關心小動物,并能與小動物建立和諧美好的關系。
教學方法:
賞析與探求相結合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 故事導入
由雨果與巴兒狗的感人故事導入,請學生談自己與小動物之間曾發生過的感人的事。繼而提出:著名作家馮驥才與珍珠鳥之間發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將學生引入課文。
二、 簡介作者馮驥才
三、 賞析課文
1.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找出主旨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提問:是誰信賴誰?(鳥信賴人)
信賴到什么程度?(鳥竟趴在人的肩頭睡著了)
小鳥最初就敢趴在人的肩頭睡覺嗎?(不敢)
人和鳥的這種信賴的建立需要一個什么條件?(彼此的交流)
鳥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之前,“我”們的交流經歷了哪些階段?
學生討論歸納:離“我”較遠→一點點接近→淘氣地陪伴“我”→落到“我”的肩上→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即產生了信賴)
2.用圖畫形式展示這一過程。
結合圖畫歸納總結出“我”與珍珠鳥的感情交流經歷了的變化過程:
怕人的珍珠鳥→相識→熟悉→親近→相依相伴
3.分組朗讀比賽
選出一組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當評委,其余學生分成四組,分別朗讀珍珠鳥與“我”感情交流的四個階段。讀完后,由學生評委點評,評出優勝組并予以表揚。
4.怕人的珍珠鳥最后完全信賴我了,應該是有原因的,從書中找出“我”為珍珠鳥做了哪些事?
學生從書中找出并圈記,且能用簡潔的詞語概括出我在每一階段的表現。(見板書)
最后得出結論:“我”對珍珠鳥是關愛備至的。用圖畫展示出來。
5.在不同階段,珍珠鳥對“我”也是不同的,讓學生找出珍珠鳥在不同的階段與我交流的語句。也用圖畫展示鳥與人由疏到親的關系。
6.找出描寫作者和珍珠鳥之間和諧美好的段落。
提問:怕人的珍珠鳥慢慢地能與人這么友好地相處,竟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這說明了什么?“我”與珍珠鳥之間建立了信賴關系,關鍵在誰?從此文中,我們得到了什么啟示?
用大小心形表示:由于“我”關愛,最終贏得了原本怕人的鳥的信賴,有了鳥的信賴,鳥與人的關系才這么和諧美好。
接著用一顆紅心把鳥與人連接起來,同時,播放《愛的奉獻》的曲子,學生都跟著唱起來。
四、 課外延伸
請同學們把自己或親朋好友曾與小動物和諧相處的那段美好的回憶重新拾起寫成一篇文章。
五、附板書設計:
宇佗
[《珍珠鳥》的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必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5.珍珠鳥的教學課件
8.蟬的教案設計
9.閣夜教案設計
10.《草》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