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自然 抒寫心情
-- 寫景要抓住特征
訓練目標
一、 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懷,提高對自然的感悟能力;
二、 學習抓住特征描寫景物,在突出景物自然特性的同時,融入主觀感受;
三、 理解景物描寫與情感表達的關系,做到情景交融。
初步設想
擬布置寫前進行充分的觀察,給出觀察對象如夕陽、洋溪河、河岸柳樹、秋日的天空、中秋月亮、龍潭亭等,講授有關寫作知識之后,進行一次片斷訓練,評議總結之后,再進行一次整篇訓練! 第一課時
一、導入訓練
下列詩文展現了大自然的哪些季節、哪些景物、各有何特點、表現了作者哪些情理?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吧,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野芳了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從茫茫宇宙到小小亭臺,從崇山峻嶺到花草樹木,從鳥獸魚蟲到萬物靈長的人類;春來秋去,暑往寒經,皆是自然。
親近自然,認識自然,欣賞自然,描繪自然,能陶冶性情,獲得美的享受;能抒發情感,體驗生活,感悟生命的偉大。
二、抓住特征描寫景物
第一、要展現景物的自然特性。
《春》中,春草、春花、春雨、春風各有其自然屬性,朱自清抓住了這些特點展開了一幅幅圖景。
事物的自然屬性有多個方面,有視覺上的,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有聽覺上的,如“風輕悄悄的”;有觸覺上的,如“吹面不寒楊柳風”,有質地上的,等等。景物的特性又隨環境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河水有漲落,草木有榮枯,天空陰晴不定。要學會抓事物不同情境下多個方面的特征。
再現景物的自然屬性,可以運用多種修辭方法。像比喻、比擬、引用、通感等。
[練一練:寫兩三句話,抓住特點描寫秋風。]
第二、要展現景物的情感特性。
觀賞景物,自覺不自覺要打上觀賞者的情感烙印。觀賞者的情感不同,眼中的景物就不一樣。比如人生得意、事業順利、心情舒暢的時候,和失落傷感、孤獨寂寞、憂愁悲痛時,聽到麻雀的叫聲就會感覺不一樣。林黛玉見了落花,感受到的是“紅銷香斷”寂寞無人憐,打上了她寄人籬下、孤獨凄涼的心境的烙印,正所謂“傷心人看春色”;杜甫在感慨萬端時見了春花,說“感時花濺淚”,花也悲傷流淚;愁苦的李清照,更覺“秋風秋雨愁煞人”!
[練一練:擴展上一練習,在描寫時注入自己的情感印象!拔矣X得秋風……”]
三、景物描寫中情感抒發的形式。
第一、在抓住特征展示景物細節的過程中,通過感情色彩分明的詞語、以及各種修辭手段來體現作者的情感,謂之融情入景。例如:“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練一練:寫幾句話,描寫秋天的田野,注意融情入景。]
第二、景物描寫之后,集中抒發感情,謂之借景抒情。《白楊禮贊》先描繪了黃土高原上的白楊樹及其生長環境,然后指出,“這是西北一種極普通的樹,然而又是極不平凡的一種樹!本o接著禮贊其不平凡之處,就是借景抒情。
四、知識小結板書
五、片斷練習
寫作一個景物片斷,內容自定。(課內評議)
六、以《秋日漫步》為題,寫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800字左右
曾德元
[親近自然抒寫心情--寫景要抓住特征(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0.高一英語必修1課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