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夫和蛇(兩則)

發(fā)布時間:2016-5-6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理解兩則寓言的內(nèi)容及寓意。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辨析詞語的能力,能學寫簡單的寓言故事。

3、情感目標:讓學生做農(nóng)夫一樣有善心的人,警惕蛇一樣的惡人。

教學重點:

理解兩則寓言的內(nèi)容及寓意。

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一種新的文學體裁:寓言。其實同學們對寓言并不陌生,大家從小學到中學,家長、老師經(jīng)常用寓言故事對我們進行教育。同學們能舉幾個你聽過或讀過的寓言嗎?(中國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語:同學們熟悉的如《拔苗助長》《刻舟求劍》《守株待兔》等,外國寓言如《狼和小羊》《烏龜和兔子》等。)

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家是被后人譽為“寓言之父”的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寓言家伊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兩則他寫的寓言。

(二)了解寓言、伊索及《伊索寓言》的知識。

1、寓言

文學體裁的一種。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大多簡短,具有故事情節(jié)。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無生物。多用借喻手法,通過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通過虛構的故事,表現(xiàn)作家或人民關于某種生活現(xiàn)象、心理和行為的批評或教訓。

寓言原是民間口頭創(chuàng)作,后為文人作家所采用,發(fā)展成為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一種體裁。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代,寓言相當盛行。有諷刺急于求成、按主觀辦事的《宋人揠苗》,譏諷只管吹噓,不能自圓其說的《矛盾》,以及只相信尺碼,不相信自己的腳的《鄭人買履》,還有《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畫蛇添足》、《鷸蚌相爭》等都是中國古代優(yōu)秀的寓言作品。

近世民間寓言的主題越來越廣泛,諸如教人團結互助、忍讓、不要貪多、以及教人不要驕傲、不要挑撥是非和狂妄自大等都是較常見的主題。這種寓言的教育作用,大體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教育人民提高警惕,認識敵人的本質(zhì),不要上當;另一方面是教育人民掌握事物的乖瞪,提高思想認識和品德修養(yǎng),更好地做人和處世。它反映了勞動人民健康、樸實的思想,閃耀著人民高尚的道德光芒。

2、《伊索寓言》簡介:

伊索寓言大多是動物故事,以動物為喻,教人處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當,形象生動,對后代影響很大。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個小故事,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層平民和奴隸的斗爭經(jīng)驗和生活教訓的總結。寓言通過描寫動物之間的關系來表現(xiàn)當時的社會關系,主要是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之間的不平等關系。寓言作者譴責社會上人壓迫人的現(xiàn)象,號召受欺負的人團結起來對惡人進行斗爭。例如,《農(nóng)夫與蛇》的故事勸告人們不要對敵人仁慈;《狗和公雞與狐貍》告訴人們要善于運用智慧,戰(zhàn)勝敵人。在《獅子與鹿》、《捕鳥人與冠雀》、《兩個鍋》等故事里,作者揭露出,當政權掌握在貪婪殘暴的統(tǒng)治者手中時,貧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安地生活下去的。

《伊索寓言》中有些故事還總結了古代希臘勞動人民的生活經(jīng)驗,其中有的長期被后人引用,成了人們熟知的典故。如《龜兔賽跑》、《狐貍與葡萄》等等。但是,《伊索寓言》中也攙雜著一些消極的東西,如宣傳樂天知足(《說馬幸福的驢子》)、向強者妥協(xié)(《蘆葦與橄欖樹》)等等。

3、伊索

公元前6世紀希臘寓言家。據(jù)歷史學家記載,他原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曾被轉(zhuǎn)賣多次,但因為富有智慧,聰穎過人,最后獲得自由。成為自由人后,伊索四處漫游,為人們講述寓言故事,深受希臘人民的喜愛。公元前5世紀末,“伊索”這個名字已為希臘人所熟知,希臘寓言開始都歸在他的名下。現(xiàn)在常見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據(jù)拜占莛僧侶普拉努得斯搜集的寓言以及后來陸續(xù)發(fā)現(xiàn)的古希臘寓言傳抄本編訂的。

(三)學習生字新詞,辨析詞義

【自如】活動或操作不受阻礙。

【致命】可使生命喪失。

【憐憫(mǐn)】對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竄】亂跑;亂逃。

【糾纏】有意尋事,制造麻煩。

【本性】原來的性質(zhì)或個性。

【自如】〖自然、自在〗

這三個詞都有不受拘束、不受限制的意思,但使用上各有不同。“自如”主要用來形容人或其他事物的活動能隨自己的意愿進行。“自然”的詞義比較豐富,與“自如”相近的意思是指人或其他事物自由發(fā)展,不經(jīng)人力干預。“自在”主要側(cè)重于形容人或動物的表現(xiàn)或感受,有自由、不受拘束,安閑舒適的意思。

【懇求】〖請求〗

懇求:懇切地請求。

“懇求”和“請求”都是向他人說明自己的要求,態(tài)度也都較鄭重,但“懇求”更為誠懇、急切。

(四)學習《農(nóng)夫和蛇》(一)

1、指名朗讀課文。

2、復述故事。

請一個同學復述講故事的部分,另一個復述農(nóng)夫的語言。復述語言的同學要做到表情語氣準確。

3、復述評價。

全班同學對他們的復述進行評價。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點撥。復述時要抓住“血的教訓”話的語氣沉重一些。

4、討論以下問題:

(1)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明確:是揭露恩將仇報和告誡不要憐憫惡人。

(2)這則寓言的寓意是否就限于結尾說的那些話?能說說你的理解嗎?

參考答案:其寓意還可作如下理解:①不要憐憫象蛇一樣的惡人。②恩將仇報(忘恩負義)是蛇一樣的惡人的本性;或,不要指望向惡人施善望會還你仁義;或,“善有善報”不一定適用于惡人。③與中國成語“養(yǎng)虎為患”有類似相通意。

(3)這則寓言里,農(nóng)夫臨終所說的話,作者是否將“惡蛇”誤寫為“惡人”,為什么?

明確:沒有誤寫。以動物喻人是寓言故事的重要特點。本題意在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寓言的這一特點。可以舉出過去和課外讀過的寓言中的警句、格言加深認識。

(4)說話練習。

你想對這位農(nóng)夫說些什么?對蛇這樣的惡人,你怎樣看待他們?

(五)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學習方法概括:

1、朗讀課文。

2、復述故事。

3、問題研討。

(六)布置作業(yè):

用本節(jié)課的方法來自學《農(nóng)夫和蛇》(二)。提示:初步解決課后“閱讀練習探究”的第一題和第三題。

第二課時

(一)自學反饋

1、指名朗讀課文。

2、復述故事。

請一個同學復述講故事的部分,另一個復述蛇的語言。復述語言的同學要做到表情語氣準確。

復述評價: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點撥。復述蛇的語言要振振有詞的,甚至可以有一點兒傲慢的神態(tài)。

(二)討論探究

1、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明確:是說不要對兇殘狠毒的家伙抱有幻想。

2、這則寓言的寓意是否就限于結尾說的那些話?能說說你的理解嗎?

寓意還可作如下理解:①對沒有改變邪惡本性的仇敵,不要抱有幻想。②在邪惡之人的面前,你的“和解”舉動反可能助長他的惡毒氣焰。③要看穿似乎頭頭是道的歪理背后的本質(zhì)。④自以為比你強大得多的敵人是不會重視你的和解建議的;或向比你強大得多的敵人求和,是不明智的舉動;或與中國俗語“老鼠和貓不能交朋友,貓和貓才能交朋友”有某種相通之處。

3、第二則似乎正義的一方不占理,邪惡的一方卻說得頭頭是道,你認為說得有道理嗎?

蛇說的自然是歪理。這個歪理的前提條件就錯了。首先是蛇傷害了人,施惡于人,然后才有人的復仇。現(xiàn)在受害的一方主動放棄復仇,施害的一方應當“感激”才是。施惡者反而說,我們和解不了,繼續(xù)斗下去吧,其原因就是施惡者的本性殘忍惡毒以及自以為比對方強大,足以在斗爭中壓倒對方。如果把那段話改為農(nóng)夫所說,也就是受害一方說的,那才有點合情合理,也就是受害一方才配有資格、有權利說出這種不和解的話。

(三)辨析詞語

1、比較下面各組句子,說說它們有什么不同。

(1)①(妻子)勸丈夫丟掉報仇的念頭,以防毒蛇糾纏,后患無窮。

②(妻子)勸丈夫放棄報仇的念頭,以免毒蛇糾纏,后患無窮。

(2)①于是,農(nóng)夫按照妻子的意圖主動去懇求蛇與他和解。但是,蛇不贊成和平相處。

②農(nóng)夫聽了妻子的話,就去懇求蛇與他和平相處。但是,蛇不贊成。

參考答案:

第一組句:“放棄”比“丟悼即鳶福?br>

第一組句:“放棄”比“丟掉”更具書面語色彩,用在這句中,與后面“以免”“糾纏”“后患無窮”等詞語搭配得更為恰當。以免、以防都用在下半句話的開頭,以免是表示前半句話的目的是使下半句話所說的結果不至于發(fā)生,以防是表示前半句的目的是對后半句所說情況的防備(“防”字沒有“防止”之意,而只有“防備”即預先準備以應付攻擊或避免受害之意)。顯然,此處用“以免”句意清楚得多。

第二組句:第①句中的“于是”是多余的,既是“懇求”,“主動”也多余,“和解”與“和平相處”,此處詞意所指相近,顯得累贅。因此,用第②句的表述,顯得句子比較洗煉和干凈。

2、詞句品味、積累

聯(lián)系上下文,體味加點詞語的恰切使用。

①覺得這蛇挺可憐。

②我因憐憫惡人,才受到如此的惡報啊!

③以免毒蛇糾纏,后患無窮。

參考答案:

⑼洶“可憐”可以表示一種狀態(tài),即“值得憐憫”。而“憐憫”是動詞,所以,農(nóng)夫在路上碰見凍僵的蛇,可以說:“覺得這蛇挺可憐”而不能說“覺得這蛇挺憐憫”。而后一句,用“憐憫”“可憐”均可。不過在這么短的文字中,換一個同樣意思的詞來表述,自然效果更好。

③“糾纏”就是搗麻煩、麻煩不斷,沒完沒了。此文中,農(nóng)夫妻子覺得和這種兇狠的家伙結下仇,那這家伙就會給你制造沒完沒了的麻煩,使你今后惡夢不斷,禍害無法窮盡。所以這里用“糾纏”和“后患無窮”是非常貼切的。

(四)概括寓言的寫法:

結構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故事情節(jié),另一部分是寓意

借動物喻人、教人處世和做人的道理

形式短小精悍,語言生動形象

(五)作業(yè):

大膽想象,以農(nóng)夫和蛇為主角編一則《新農(nóng)夫和蛇》的故事。

[農(nóng)夫和蛇(兩則)]相關文章:

1.誰是農(nóng)夫,誰是蛇

2.

3.誰是農(nóng)夫,誰是蛇?

4.農(nóng)夫與蛇六年級學生讀后感

5.農(nóng)夫與蛇讀后感3篇

6.帶鬼和蛇的成語

7.帶雞和蛇的成語

8.文言文兩則翻譯和原文

9.蛇頭和蛇尾閱讀答案

10.帶虛和蛇的成語有哪些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不卡精品 | 香蕉久久AⅤ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第16页 | 欧美专区在线中文网 | 正在播放麻豆专区 |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免费看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玖玖资源站zy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