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接要:在“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既要活躍課堂氣氛,又要提高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教師必須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扮演好導演、舵手、記者、主持人,心理醫生等角色。
關鍵詞:課堂教學 角色
“角色”原意為“面具”,指演員在戲劇中扮演的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后來,人們用“角色”一詞來表征社會中具有某種行為規范和行為模式的人及其由此帶的特定身份和功能。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進,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處理好師生之間的角色,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筆者在多年教學實踐探索中認為,教師可以依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豐富的教學活動,扮演好以下的角色。
一、 出色的導演
目前,在日益高漲的語文教改呼聲中,傳統的教學方法已淡出了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模式,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等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課堂上師生之間的關系變成主導與主體的關系,即導演與演員的關系。教師要當好一名出色的導演,必須在自已的知識面、理論水平、認識水平、洞察問題的能力等方面具有較高的修養,要對“劇本”(教學內容)了如指掌,熟記于心。在課堂上,教師只不過是作引導和點撥。只有這樣,才能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讀、說、演、練、探究、質疑、討論,體驗不同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而不是“訓獸式”的活動。例如:在教《變色龍》一課時,在學生了解課文的基礎上,老師把課文編成小劇本,讓學生表演小話劇,老師適當指導學生的表演細節和道具運用,通過學生繪聲繪色的表演,變色龍奧楚蔑洛夫的見風使舵,媚上欺下的性格就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教師的導演角色也就得到了充分而又完美的體現。又如《陳毅市長》一課,就是現成的劇本,更加適合于發揮師生之間導演與演員的關系,共同學好、演好這場戲,語文課就活躍起來了,但值得注意的,學生要當好演員必須認真地研讀好課文。
二、 熟練的舵手
在實施課文教學中,老師首先要正確、熟練掌握《語文教學大綱》的內容,把握住語文教學的正確方向,在引導和點撥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讓學生隨意發揮,要符合教學的目的要求。課堂教學中往往體現了老師沒有當好“舵手”的現象:有的教師為了追求課堂的熱鬧氣氛,鋪陳出了許多問題上,為的是更多的鼓勵學生,對學生似是而非的回答,或者就事論事地引發一番,不得要領,或者直接出示正確的答案。以上這些情況,顯然是老師不但沒有處理好自已的課堂角色,沒把好“舵”,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還傷害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思考、理解能力的發展。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既要放得開,又要統得緊,讓學生在思考、討論、回答問題中得到鍛煉、提高,教師當好“舵手”這一角色是很關鍵的。例如:組織學生討論“愚公移山的精神意義所在”時,就有不少學生認為愚公移山不必移山也可以搬家,或可以開山辟路,或是靠山吃山,發展經濟;甚至有學生認為愚公是破壞生態等等。對于這些同學的回答和討論,既要適當肯定,又要結合本文學習的目的,把同學們的討論和共識引到“愚公移山精神”現實意義上來,這樣既達到了教學的目的要求,也避免了學生無的放矢討論問題,從而鍛煉、提高了學生思維的準確性。
三、 活躍的記者
在新課程環境下,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必然要求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由講授為主導的教學轉變為提倡自主深究和引導、發現的教學。教師在進行內容及體裁都呈開放狀態的話題作文訓練時,此時,老師的角色就可以是記者,就話題有目的性地對學生現場采訪。這樣可以激活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關于“手”的話題作文,教師可以從“手”的形態、作用、有形的、無形的等角度來采訪學生。有關“門”的話題作文,老師可以從實在的門,虛擬的門的角度采訪學生。再如“夢”的話題作文,老師采訪學生的角度就更多:身臨其境的夢,實現理想的夢,祖國統一的夢,世界和平的夢等。夢,蘊涵著人類豐富的感悟,寄托著人類的熱切的希望。記者角色的扮演可以運用在課堂的點撥式,討論式等教學活動中。如《背影》一課中討論“背影中包含的親情”時,可現場采訪學生對自已父親背影的感悟。又如《西花廳前的海棠花又開了》一文中討論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友誼時,可采訪學生對“哥們義氣”、“江湖義氣”等的不同看法,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四、優秀的主持人
教師的主導作用還可放在指導學生“自治”管理上,幫助學生形成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創造能力上。這樣一來,教師的角色扮演在教學的具體實踐又產生了新的變化。例如:語文實踐課中的一堂辯論會,老師的角色就可以是主持人;一堂朗讀或誦讀課,老師同樣要擔當起主持人的角色;一堂討論課,師生的互動,更缺不了主持人的出色表現。這些角色的扮演,就完全能夠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也就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這里重要的是,教師要做好出色的主持人,必須要睿智的頭腦、敏捷的思維、捷辯的口才、廣博的知識。
四、 合格的心理醫生
由于學生正處在身體發育和心理發展的重要時期,而現在社會的轉型使學生面臨著生活、學習、升學等多種壓力,加之社會上存在的一些負面影響,使一些學生不同程度上存在心理障礙與心理疾病。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重視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教師必須隨時幫助學生客觀的認識自已,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控制,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課,老師就要教育學生不要做金錢的奴隸;學《變色龍》一文,就要教育學生做人應誠實、正真,不媚上欺下,不見風使舵,不趨炎附勢;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就要教育學生從小樹立人生的遠大理想:學《最后一課》,就要 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總之,把老師能夠扮演的各種色色,靈活地運用到各種不同的教學內容中去,就是要徹底改變“教師中心”的專制型教學機制,遵循教學民主的原則,體現課堂教學的教師主導作用,穩步推進新課改,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
向曉媛
[淺談新課標語文課堂教學角色的定位(人教版七年級選修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4.生物課堂教學論文
5.小學課堂教學論文
6.課堂教學論文
9.語文有效教學論文
10.語文的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