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言與文之間尋找生命的亮色--《孔雀東南飛》教學簡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

發布時間:2017-10-2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詩中的偏義復詞、古今異義詞及重要的虛詞、實詞。

2、理解鋪陳、排比、起興的手法及其表達效果。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結合語境欣賞詩歌語言表達效果的能力。

2、培養學生運用人物對話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三、情意目標

    讓學生充分體會在劉蘭芝形象身上體現的精神生命的覺醒和獨立意識。理解人類生命意識中對生和美執著追求的同時所產生的對死亡的超越意識。

教學設想

1、全詩的教學圍繞二“理”(整理文言、梳理情節)三“品”(品人物、品手法、品意蘊)來安排,不作過多的拓展,做到目標單一一點,分析集中一點。

2、指導學生課前閱讀充分一點,吸引學生課后思考深入一點,力求課堂教學更緊湊一點。

教學重點

1.理清敘事詩的矛盾沖突和曲折情節。

2.了解敘事詩中通過人物對話揭示人物形象的藝術性。

教學難點

1、品味詩句的民歌氣息和抒情意味。

2、理解悲劇主人公的生命覺醒與決絕以及死亡的審美意義

教學方法

    誦讀--討論--探究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解題明體

    在導語部分設置研讀文本的情境,并介紹漢樂府及《孔雀東南飛》的相關文學史知識。

二、梳理情節,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情況。

(1)要求學生模擬文中某個人物的視角順序,用現代漢語把《孔雀東南飛》的愛情故事講給大家聽。

(2)利用小序弄清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的結局、作詩的緣由。注意序中的“遣”“逼”兩字集中表現了故事的矛盾沖突,全詩就是圍繞這兩個字展開故事情節的。

2、理清結構

    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梳理情節。

3、概述內容

    要求對每一部分擬出七字格的標題,如:

    蘭芝忿訴自遣歸--夫妻話別難分舍--劉兄相逼再婚配--相約黃泉同殉情--鴛鴦和鳴戒后人

    再概括為四字格的標題,如:

    蘭芝遣歸-- 夫妻誓別--蘭芝抗婚--雙雙殉情--鴛鴦和鳴

    也可以是兩個字的標題,如:

    自遣--誓別--抗婚--殉情--化鳥

三、整理文言,積累知識

1、請同學圈出“相”“自”“見”,解釋其含義并歸納用法。

2、歸納偏義復詞:“公姥”“作息”“父兄”“牛馬”等。

3、辨析古今異義詞:“可憐”“自由”“處分”“便利”“交通”等。

四、布置作業

1、閱讀課文后所附“漢樂府”的有關資料,對“漢樂府”有個大致的了解。

2、反復朗誦課文,對課文的人物對話多加揣摩。

 

第二課時

一、品手法:比興營造,鋪陳恣肆

  1、明確比興的作用。

    明確:(1)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物,引起下文(借鳥起興,是我國古代民歌傳統手法);(2)以美禽失偶來喻夫妻別離,營造了一種“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的離愁別緒,渲染了纏綿哀傷的氣氛。(3)孔雀之單飛,暗示夫妻之別離,奠定了全詩悲劇的感情色彩。

  2、鋪陳的酣暢淋漓。 

  (1)兩次羅列劉蘭芝的成長過程。

    明確:縱向鋪陳,能讓人感受到蘭芝自幼受到良好的教養,才藝、品德隨年歲而逐增;印證“自訴”的真實性,強化其良好修養;對焦母的蠻橫無理給予批判。

    此處可比照《詩經》中復沓事例,體會詩歌中重而有異的特點。

  (2)遣歸前的精心打扮。 

  明確:橫向鋪陳,突出其外表的美麗,表現她雖受屈辱、遭遇不幸卻鎮定自若、不甘示弱的倔強性格;同時,也是對扼殺“精妙世無雙”這一美好形象的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的有力譴責。

    此處可與《陌上桑》中描寫羅敷的方法比較,區別正面渲染和側面烘托的不同效果。

  (3)太守府的迎娶場面。 

  明確:既顯示了蘭芝的漂亮,又表現了蘭芝不慕富貴、忠于愛情的高貴品質;同時,又與“生人作死別”的情景形成鮮明對比,增加了故事的悲劇氣氛。

二、品人物:獨立意識,生命覺醒

1、探討劉蘭芝、焦仲卿心路歷程。

2、詩中的人物形象各有什么特點?

明確:(1)劉蘭芝是一個聰明能干、知書達理、多才多藝,重感情,忠于愛情,有大家閨秀風度的人。面對封建家長制的專橫和兇殘,她無所畏懼。她是我國古典文學作品中光輝的婦女形象之一。

    (2)焦仲卿:不敢直接反抗,忍辱負重,委曲求全;同時他也中雨愛情、堅貞不渝、具有叛逆的精神。 

三、品意蘊:悲劇價值,死亡審美

1、這首詩敘述的故事是悲劇性的,卻又在結尾暗示焦仲卿、劉蘭芝兩人化成了鴛鴦,給故事帶來了一點亮色。請從中外文學作品中再舉出一些類似的例子來,談談你對這種結尾的看法。

    明確:故事從總體上來說是悲劇性的,而結尾處又有一些亮色,這種結尾向人們表明,美好的情感或事物具有強大的力量,它們雖然一時被壓制住,但勝利終將是它們的。同時,這種結尾也反映了民心,反映了人民群眾的美好愿望。

2、死亡審美,何以可能?

    明確:課文中的浪漫幻想結尾,用詩意的美化解了死亡的恐懼,體現著生命哲學的辯證法:不是死亡,而是超脫;沒有恐怖,只有美麗和安詳。可聽、可視的活生生的感覺意象給冰冷僵化的尸體增添了生命的色澤、美的光暈,煥發著動人的奇光異彩。

四、布置作業

1、根據結尾的內容,寫一段抒情性的文字。

2、背誦詩歌中的重點段落及有關名句。

教學反思

    《孔雀東南飛》介于詩歌與文言之間,兼顧二者雖有難度,但還是非常必要的。有了文言推敲,不僅有助于學生對一些特殊詞語句式的掌握,更有助于他們對詩意的認識與理解;有了詩意的闡釋,真正體會作品的價值和意義。基于此,本課在設計上突出了以下亮點:

亮點一:落實文言要素

    文言不落實,詩歌就不能完全理解;文言不落實,突出的文言現象在此放過,不利于今后文言文的學習。教學中為避免文言串講的拖沓冗長,采取有重點地進行歸納梳理,并選擇有特點的文言現象進行了分析。

亮點二:突出文學元素

    長詩中的文學元素是很多的,其間有一個取舍的問題。教學中應抓住比興和鋪陳手法,講清特點,強調運用。詩中的起興具有經典意義,講清講足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詩歌欣賞能力;而鋪陳是常見的寫作方法,在比較中更利于提升學生欣賞與運用的能力。

亮點三:滲透訓練因素

    課堂上的語文因素是指在教學的相關環節中,時常能穿插一些語言訓練的元素。教學中設計了擬寫標題的環節,許多老師也做這樣的練習,但只是作為概括情節的需要,此處通過字數的增減,想達到的目的是既概括情節,又錘煉語言。

亮點四:變化解讀視角

    解讀《孔雀東南飛》,常規的教學習慣于談焦劉悲劇的社會原因,探討焦母逐媳的原因以及蘭芝究竟為何離開焦家等問題。我以為從學生精神成長的角度,過于艱深地去了解作品背后的歷史文化的原因,不如從審美的角度和生命的意義入手,著力體會在劉蘭芝形象上體現的精神生命的覺醒和獨立意識,并進而理解在人類生命意識中對生和美執著追求的同時所產生的對死亡的超越意識。

亮點五:精簡教學內容

    新課程面臨的挑戰之一就是課時緊,本課像過去一樣教學肯定是不行的;何況事無巨細的照搬其意義究竟有多大,也是值得考慮的。因而,在教學方法上,我突出了“簡”和“逼”兩個字。“簡”,就是在充分考慮相關教學內容之后,簡化枝節性的內容,突出對學生語文學習和精神成長作用較大的內容;而“逼”是試圖通過激趣、活動等方法“逼”著學生在課內外必須閱讀文本,以便更好的溝通交流,推進教學。

    當然教學中缺憾還是很多的。受課時的影響,可以講的和需要講的內容很多,雖經取舍,依然覺得教學進度很匆忙,時間顯得不夠用;同時,教學中試圖避開對悲劇的社會原因的探討,但學生還是不斷追尋探究主人公悲劇的底因,試圖達到的精神引領目的沒有充分實現。此外,文言語法是制約詩歌理解的重要障礙,加之價值觀的變化,今天的學生很難真正走進詩歌的情境中,只能帶著較深的隔膜隨著老師在文本中走一遭。這讓我感到些許遺憾,也催我思考:我們到底應當如何讓今天的學生自覺地愉悅地虔誠地去接受文化經典。

一首《孔雀東南飛》    年年有人翻新篇

    課文《孔雀東南飛》后的“練習”中,要求學生“選擇詩中你感興趣的片段,加以想像,改寫成故事”。由于這首詩故事性強,人物形象鮮明,因而近幾年,江蘇省年年有考生在考場上利用這首詩的形式或內容,寫出令人拍案的考場佳作。現介紹如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例文一]

孔雀東南飛

江蘇一考生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五歲進小學,九歲入省中,十五游南大,二十研究生。此生條件好,工作不愁找。東家婆也夸,西家嬸也贊。姐弟笑盈盈,父母樂呵呵!”好事人相承,傳遍南京城。

    父母笑口開:“咱娃是塊寶,樣貌長得好。學習成績棒,獎狀沒處放。工作隨你挑,美女隨你找。”

    此生脾氣牛,心志過云頭。堂上啟父母:“兒子體質嬌,猶需多煅造。家中條件好,滴滴父母汗;兒子要獨立,想吃自己飯。”

    父母大張口,婆嬸都曰奇,姐弟不作聲,外人只相疑。父母無奈何,只得隨兒意:“孩兒已長成,應該靠自身。獨立也可以,不出南京門!”

    此生不樂意,以背對雙親:“二老誤兒意。兒子想獨立,立志去西北。國家政策好,西部旺氣開。兒子肯吃苦,一定能成材。”

    “西部大開發?”二老心相疑,萬分不樂意。東邊招大娘,西邊請阿婆,南邊望二爺,北邊喊三叔,親戚聚一堂,都為此兒忙。

    二爺開尊口:“西部有啥好?環境太惡劣,困難一重重。我去十五年,歸來兩袖風!”

    大娘也幫腔:“小子相貌好,潘安比不了,人品沒得說,城中很難找。又是研究生,還愁沒人要?”

    此生意志堅,就是不松口。任憑誰來說,就是不回頭。

    不是此生倔,而是心高遠。他對大家說:“大爺大娘們,叔叔嬸嬸們,城中安樂窩,小子并不愛。國家搞建設,急急要人才。我想去西部,越想越應該。東西是一家,都屬大中華。東部要發達,西部不能差;如果差距大,國家就要垮。套用魯迅話:我不建西部,誰來建設她!中華要騰飛,建設是關鍵。孩兒意志堅,長輩壯我行!”

    眾人聽此言,倍感心靈撼。此子之選擇,令人心底嘆。心靈之選擇,實在不簡單。眾人支持他,西部去登攀。孔雀向西飛,今朝更好看。

【簡評】

    這是2002年一位考生的考場作文。面對話題“心靈的選擇”,他大膽地模仿《孔雀東南飛》,寫出了一首樂府詩。他把一位立志投身于西部大開發的青年作為敘事詩的中心人物,在與家人、親戚的矛盾沖突中展示其“心靈的選擇”。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顯示了這位考生的才智,但一般學生不宜仿效。

[例文二]

仲卿之母的懺悔

江蘇一考生

    “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念與人間辭,千萬不復全!”蘭芝,仲卿,你們雙雙化為連理枝,攜手走進你們幸福的天堂,只留下我這可憐的老太婆在這人間茍活,難道你們還不能原諒我嗎?我整日地哭泣,懺悔,只為你們能顯顯靈,于夢中和我見上一面,可你們為什么不來,你們……唉,這都是我的罪過呀……

    蘭芝,你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入我家;上,你孝敬于我而無不恭順,中,你照顧仲卿而無微不至,下,你呵護小姑而親如姐妹。可我,可我這貪心不足的老太婆整日里不知滿足,一直不把你當成自己的兒媳婦;還對你挑三揀四,橫加指責,使你終日勤作息。一直以來,我對你心懷怨恨,恨你讓仲卿對你死心塌地,服帖順從,總認為你讓他受了委屈,一直到那天……

    那天,是我婆婆的祭日,我又一次去拿出祖傳玉鐲,很猶豫,很不情愿地想把它傳給你。雖然你剛入我家門時就該得到它,誰知就在我進屋又出去的那個當兒,玉鐲不見了。我連想都沒想,就認定是你拿了它。當看到你那坦然的光明磊落的神情時,我更火了,我搜遍你的屋子,翻遍你的全身,當然,我一無所獲。你的冷傲讓我懷疑你的誠實,你的不卑不亢讓我懷疑你的人格。終于,在我整日的挑剔與指責里,你走了,永遠地走了。于是我千方百計地為仲卿張羅著新媳婦。可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你投了湖,仲卿也隨著自掛東南枝。我那親生的女兒,你呵護得如同親妹的小姑,卻戰戰兢兢又無比悔恨地拿出了玉鐲。那個時刻,空氣似乎凝固了,我的生命也似乎終止了,我能說些什么?我的好蘭芝,我的過分溺愛使女兒學會了偷竊,我的過分親近疏遠的思想使你飲恨而去。我不乞求你的諒解,因為我已沒有那個資格,我不奢望你能為我奉湯持藥,因為我根本不配;我只希望你在夢中與我見上一面,讓我向你傾訴我無邊的懺悔。

    蘭芝,我已請求一位先生把這段故事寫成樂府詩,讓它留傳于后世,讓后人從這段悲劇中汲取教訓,讓所有心存偏見、注重親近疏遠的人心中警鐘長鳴,讓更多的好姑娘、好心人過得幸福,這是我惟一能為你做的事,以此我方能心安一些。如此,我死而瞑目,夫復何求?

[簡評]

    2003年高考作文的話題是“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這位考生巧妙借用《孔雀東南飛》中的人物和內容,設想出一個焦母祖傳玉鐲被偷的情節,因而導致蘭芝被逐,仲卿殉情,之后,當女兒拿出玉鐲時,焦母悔恨不已,于是有了這篇獨白式的懺悔。文章緊扣話題,想像豐富,構思奇特,令人叫絕。

[例文三]

《孔雀東南飛》新傳

江蘇一考生

    當劉蘭芝第五次回首的時候,淚還是忍不住落了下來,黑漆漆的門緊閉著,一如仲卿般冷漠,左鄰右舍還在對她指指點點,議論著這個因不守婦道而被休的女子。可是,誰能知道她的苦衷?

當她還未出嫁的時候,不知有多少的好小伙兒到她家提親:模樣兒俊的,有錢的,有勢的,為何選了焦仲卿?他又黑又瘦,又沒錢又沒勢,他憑什么娶到美麗賢淑的蘭芝?蘭芝一遍遍地問自己。淚水漸漸模糊了蘭芝的視線,朦朧中焦仲卿那老實敦厚的臉又出現在她的眼前。是因為看中他山般的樸實沉穩吧!

    “妾為水,君為山;水靈動,山沉穩;水繞山流永不移;妾身與君永不離”“上邪!我欲與芝相知,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陣陣,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芝絕!”海誓山盟猶在耳畔,但已物是人非,欲語淚先流!

    為了仲卿的工作,蘭芝跑東家,找西家,甚至出席一些非正式的聚會,在觥籌交錯中強顏歡笑,為仲卿在領導面前說盡好話。老實巴交的焦仲卿啊!你怎么讓你妻子做這些事情呢?你可知道席間哪個人不覬覦你妻子的美貌?你可知道你妻子獨自一人承擔了多少的風言風語嗎?

    當劉蘭芝看到丈夫遺落在地上的香囊時,淚刷地下來了,那是秦羅敷的香囊,那是秦羅敷的香囊!焦仲卿沒有說什么,走到書案前寫下了休書。蘭芝仿佛聽到胸腔中有什么碎了,一片片裂開的鈍響……

    到家了,蘭芝默默地進房,悄無聲息。第二天,縣官的兒子便來提親,蘭芝含著淚默然答應。良辰吉日選在后天。“后天?”媒人自顧自地說,“那可是個好日子,秦羅敷姑娘也要出嫁哩!嫁的是焦仲卿。”

    焦仲卿!!!!

    天高氣爽,惠風和暢。焦仲卿坐在高頭大馬上氣宇軒昂。這時,他看到了蘭芝,熟睡著的蘭芝。

    “妾為水,君為山;水靈動,湛不變;山沉穩,色不堅。”焦仲卿看到劉蘭芝最后留給他的話時,茫然若失……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簡評]

2004年江蘇高考作文的話題是:“水的靈動,山的沉穩”。這位考生利用《孔雀東南飛》這首詩,基于原詩,又不拘泥于原詩,而是進行了大膽的想像和虛構,重新安排了故事情節,既演繹了話題,又使文章有了現實意義。沒有一定的文學水平和想像能力是寫不出這樣的考場佳作的。

諫屈原書

江蘇一考生

屈公:

    悠悠數千載,安然無恙乎?

    每每拜讀大作,或佇立案頭,或觀龍舟競渡,粽投魚腹,不勝感慨系之。思量再三,不禁為您的結局或曰“下場”抱憾。以您的文韜武略,后世百代有幾人能與您匹敵?何苦為了區區一個楚王,輕擲千鈞之身呢?

    想來老前輩過于執拗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孔夫子尚且留此后路,您又何必在一棵樹上吊死呢!何必為了一棵樹而放棄整片森林呢!倘若不愿漂洋過海,去開洋葷,還是有幾個方案可供選擇的。

   一曰:棄官從文。您的《離騷》《天問》《橘頌》,名滿天下,以此作為招徠,哪個文人墨客敢不趨從?倘若辦個補習班,不要說十幾條干肉,就是要幾百元、上千元,以您的威望,誰不樂得屁顛顛的?到時,弟子們再發表發表文章,炒作一下,您豈不名利雙收?樂哉樂哉!您老可曾聽北大方正的王選說過:“近年來,我并沒有什么成就,但我每年都會多一個頭銜,三料‘院士’”,此為方案一。

    二曰:半官半隱。若您老不以官位為念,不妨在政府掛個公職頭銜,領著俸祿,“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再弄個三妻四妾,兒孫滿堂。這個一聲“爹”,那個一聲“爺”,為了兒子、孫子、票子、車子、路子,哪有閑心“上下求索”?此為方案二。

    三曰:以“油”潤官。若您矢志不移,決意為官,那須得加點“油”,有所禁忌。真話、實話、兜底話,切切不可說。若烽煙四起,您得唱“火燒旺運”;若起草文書,您得頌德歌功。對主上的嬪妃,誰個得寵,便要專事奉承。要知道,裙帶風、枕邊風,比那十二級臺風還強。君不見,紅塔集團的褚時健不就是唯夫人之命而行事嗎?實在不行,得暫收良心,忍痛割愛,將嬋娟恭送,以博得“皇恩浩蕩”。以您為文之精妙,奏陳之機敏,定能博得賞識,那靳尚、令尹子蘭、司馬子椒之流,何在話下?不過是“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罷了。此為方案三。

    以上三策,老前輩可任選其一。如今觀念飛轉,切不可固守一志;況您偉岸身軀,一旦沒于流水,蕓蕓眾生何其痛惜哉!

   區區小子,擾耳前輩,不勝惶恐。

   即頌

回心轉意

                                                                 晚生子虛頓首

                                                                 某年某月某日

【點評】

該考生匠心獨運,膽識超群,采用書信體的反諷筆法,在文章中和屈原進行了一次心靈的對話。借古人之口,針砭時弊,旁征博引,侃侃而談,頗具雜文風味,因而魅力四射,令人蕩氣回腸,拍案叫絕。

 

張祖濤

[在言與文之間尋找生命的亮色--《孔雀東南飛》教學簡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高一數學必修1教學課件

3.高一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設計

4.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5.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6.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7.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設計

8.高一生物必修2教學計劃

9.高一必修2生物教學計劃

10.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學計劃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成AV人的天堂 | 在线视频国产欧美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制服丝袜 | 亚洲欧洲日本无在线码 | 亚洲日本好爽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