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特曼
【自學指導】
1. 反復朗讀,體會外國詩歌的藝術魅力。
2. 在比較閱讀中進一步領會聯想和想象的藝術魅力。
3. 理解詩 中蘊含的作者的理想,體會詩人高遠的志向和對自由生 活的無比向往。
【朗讀課文】
【課文簡析】[來源:學科網]
開頭兩句,作者直抒胸臆:“不愿”寫出了作者對那些聒噪的世俗之人無比鄙夷,從內心不想與他們為伍;“渴望”寫出了作者對寥廓天宇的深切期盼,想象自己在藍天白云下自由自在地翱翔。作為一名民族詩人,作者在這句話中寄寓了更為了深遠的含義,體現的是整個美利堅民族對自由的無限向往。
中間兩句,用兩組不同的意象來表達自己的理想:熱愛自由、搏擊長空與那充滿歡樂,與暴風雨勇敢搏斗的海鷗,喚起了詩人心中的熱情和斗志,這些正是美利堅民族精神的象征!
后面兩句,詩人把那種奴顏媚骨的求榮者的丑態描摹出來,說自己不習慣這些,“我”要追求的是廣闊無邊的蔚藍天空,那里才是“我”的理想,“我”的追求。惠特曼的詩歌創作不僅要“贊美我自己”、“一個美國人”、“曼哈頓的兒子”,而且要歌頌一個民族、一個國家、 一個宇宙。所以,他在這首詩中大聲疾呼:“我要在自由、歡樂、力量和意志中展翅翱翔。”全詩最后的“翱翔”,表達了詩人追求自由、歡樂、力量和 意志的豪情。
這首詩歌的押韻規律是:雙句押韻,用“ang”韻。
詩中“愛唱的小鳥”、“金絲雀”、“學舌鳥”象征那些為了安逸犧牲自由的人們;而“雄 鷹”、“海鷗”則象征為了自由,寧愿去搏擊長空,迎接暴風雨,接受大自然的挑戰,接受命運的挑戰的人們。詩人說“那金絲雀和學舌鳥決不是我的理想。”詩人的理想是做熱愛自由、搏擊長空的雄鷹和充滿歡樂、與暴風雨勇敢搏斗的海鷗。[來源:Z#xx#k.Com]
開頭兩句和最后兩句,分別用了對比。它們表達了詩人要去搏擊長空,迎接暴風雨的洗禮,接受大自然和命運的挑戰的愿望。
作者通過聯想和想象,給我們描繪出對比鮮明的一幅幅畫面,讓讀者沉浸在其中,心情時而寧靜,時而激蕩,讓我們不禁想起高爾基筆下的海燕,那系搏擊風浪的海燕,將一切貪圖安逸的懦弱者留在了身后,讓它們去接受世人的鄙夷吧,而 我們的勇士則一路高歌:“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思維訓練】(根據自己情況,至少選做六題)
1. 這首詩歌的押 韻有什么規律?
2. 開頭兩句中,“不愿”和“渴望”表達了詩人什么思想感情?
3. 詩中“愛唱的小鳥”、“金絲雀”、“學舌鳥”象征什么?“雄鷹”、“海鷗”象征什么?
4. 詩人說“那金絲雀和學舌鳥決不是我的理想。”你覺得詩人的理想是什么?
5. 全詩最后的“翱翔”,在詩中起什么作用?[來源:學科網]
6. 詩中哪些句式用了對比?它們表達了什么愿望?
7. 你喜歡詩歌中的哪一種形象?為什么?[來源:學科網ZXXK]
8. 借助生活中某些景物的特征,模仿詩中的象征手法,運用“我不愿……,我愿……”的句式,寫一首短詩。[來源:學科網]
【拓展學習】
通過圖書館、因特網,查閱高爾基的散文詩《海燕》,然后完成下列問題。[來源:學,科,網]
在蒼茫的大海上,風聚集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象黑色的閃電高傲地飛翔。
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沖云霄,它叫喊著,--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里,烏云聽到了歡樂。
在這叫喊聲里,充滿著對暴 風雨的渴望!在這叫喊聲里,烏云感到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
海鷗在暴風雨到來之前呻吟著,--呻吟著, 在大海上面飛竄,想把自己對暴風雨的恐懼,掩藏到大海深處。
海鴨也呻吟著,--這些海鴨呀,享受不了生活的戰斗的歡樂:轟隆隆的雷聲就把它們嚇壞了。
愚蠢的企鵝,畏縮地把肥胖的身體躲藏在峭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翻起白沫的大海上面飛翔!
烏云越來越暗,越來越 低,向海面壓下來;波浪一邊歌唱,一邊沖向空中去迎接那雷聲。
雷聲轟響。波浪在憤怒的飛沫中呼叫,跟狂風爭鳴。看吧,狂風緊緊抱起一堆巨浪,惡狠狠地扔到峭崖上,把這大塊的翡翠摔成塵霧和水沫。
海燕叫喊著,飛翔著,象黑色的閃電,箭一般地穿過烏云,翅膀刮起波浪的飛沫。 [來源:學科網]
看吧,它飛舞著象個精靈--高傲的、黑色的暴風雨的精靈,--它一邊大笑,它一邊高叫……它笑那些烏云,它為歡樂而高叫!
這個敏感的精靈,從雷聲 的震怒里早就聽出困乏,它深信,烏云遮不住太陽,--是的,遮不住的!
風在狂吼……雷在轟響……
--堆堆的烏云,象青色的火焰,在無底的大海上燃燒。大海抓住金箭似的閃電,把它息住在自己的深淵里。閃電的影子,象一條條的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浮動,一晃就消失了。
--暴風雨!暴風雨就要來啦!這是勇敢的海燕,在閃電之間,在怒吼的大海上高傲地飛翔。這是勝利的預言家在 叫喊: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1. 惠特曼詩中的“海 鷗”與高爾基詩中的哪個形象相近?
惠特曼詩中的“海鷗”與高爾基詩中的“海燕”形象相近。[來源:Z。xx。k.Com]
2. 高爾基詩中的“海鷗”與惠特曼詩中的哪些形象相近?
高爾基詩中的“海鷗”與惠特曼詩中的“愛唱的小鳥”、“金絲雀”、“學舌鳥” 相近。
3. 從形象的性質看,高爾基詩中的“海鷗”與惠特曼詩中的“海鷗”有什么不同?
從形象的性質看,高爾基詩中的“海鷗”是反面的、被否定的形象,而惠特曼詩中的 “海鷗”則是正面的、被歌頌的形象。
4. 同一種具象,在不同作者筆下成為截然相反的形象,這說明什么?
客觀存在的具象,本來沒有什么好壞、美丑、正反之分,由于作者在具象中蘊藏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它們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成為性質迥異的形象。
周虹
[在自由和力量中飛翔(人教版七年級必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