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 圍繞“綠”,理清作者的感情線索。
2、 找出“囚綠”后“綠”的形象的句子,說出“綠”的特點,探究“綠”的精神。
教學重點:
找出“囚綠”后“綠”的形象的句子
教學難點:
說出“綠”的特點,探究“綠”的精神
教學方法:
朗讀法 點撥法
教學過程:
一、預習導學:
1、給下列粗體字注音并釋義。
(1)揠苗助長:( )___________ (2)淅瀝:( )_________________
(3)涸轍:( )___________
2、填空
①《囚綠記》的作者是_____,寫于_____年。它的行文線索是___________。
②它漸漸失去了_____的顏色,變成_____,變成_____,枝條變成_____,變成_____,好像病了的孩子。
③陸蠡在《囚綠記》中,抒寫自己對于 的愛戀和懷念,實際上是抒發對 的熱愛和對 的追求。
3、預習時發現的問題:
二、理解研讀:
(一)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陸蠡。作家曾這樣評價他,說他有“優美的性格”和“黃金的心”,同他說話,“仿佛聽完一曲貝多芬的交響樂,因為,我是和一個崇高的靈魂接觸了。”下面,讓我們一起拜讀他的這篇代表作,去觸摸他崇高的靈魂,并一起去享受一株常春藤帶給我們的感動。
(二)整體感知
1、速讀這篇課文,用簡潔的語言概述課文內容。
作者敘述自己在北平寓所將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來的事。
過渡:題目為“囚綠”,文章第幾段寫道“囚綠”?那在這之前、之后作者又有怎樣的行為呢?
2、 寫出作者“囚綠”前與“囚綠”后的行為。(請用與“囚綠”形式相同的短語概括)
綠-- 綠--囚 綠 綠-- 綠
(三)、品讀悟情
1、作者為什么要囚住綠色?請以作者口吻用一句話或一段話向“綠”表白。(請選用文中的詞語或句子)
我欣賞你,因為你 。
過渡:一句句真情告白,讓我們讀到作者對綠的深深喜愛。那常春藤在作者的這份濃濃愛意的滋養下必然是茁壯成長了吧?
2、 找出文中描寫“囚綠” 后“綠”的形象的語句。
(1)綠的枝條懸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舊伸長,依舊攀緣,依舊舒放,并且比在外邊長得更快。
(2)可是在每天早晨,我起來觀看這被幽囚的“綠友”時,它的尖端總朝著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細葉,一莖卷須,都朝原來的方向。
(3)它漸漸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成了柔綠,變成了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象病了的孩子。
(4)臨行時我珍重地開釋了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黃的枝葉放在原來的位置上,向它致誠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蒼綠。
(四)、課內延伸
常春藤的“永不屈服于黑暗、頑強抗爭的精神” 給你什么深刻的人生啟示?請用凝練、富有哲理的語言表達你的理解。能擷取一個事例加以佐證將更好。
同學交流,分享成果。
1、浩瀚的大海正是因為有了礁石,才激起了美麗的浪花
2、生活的磨難,是人生的一筆財富!
3、在苦難面前抬起你自信的頭顱!永不言敗。
4、永不屈服于黑暗!永遠向著陽光生長!
事例:
1、司馬遷,受宮刑,卻能忍受這世間最大的恥辱,因為他心中有未完成的《史記》。
2、張海迪,高位截癱。以頑強的毅力自學了小學、中學、大學及研究生的專業課程。其間克服病痛和困難進行創作,至今已出版大量的作品。
3、因積勞致殘,下肢癱瘓,頑強生活,潛心文學創作,現為專業作家。
4、海倫凱勒是美國一位殘障教育家。19個月大時,因為一次高燒而引致失明及失聰。畢業于哈佛大學.
5、從小失去聽力,曾是個全聾全啞的小女孩周婷婷是我國第一位少年聾人大學畢業生、中國的“海倫凱勒”。
師生共勉:
當我們的生命之綠被囚住時,我們不能失去生機,更不能枯萎和凋落!要永遠向著陽光生長!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麗和輝煌。
三、鞏固拓展:
閱讀《囚綠記》中的文字,完成6--8題。
① 忽然有一種自私的念頭觸動了我。我從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兩枝漿液豐富的柔條牽進我的屋子里來,教它伸長到我的書案上,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我拿綠色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綠色來比喻蔥蘢的愛和幸福,我要借綠色來比喻綺麗的年華。我囚住這綠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鳥,要它為我作無聲的歌唱。
②綠的枝條懸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舊伸長,依舊攀緣,依舊舒放,并且比在外邊長得更快。我好像發現了一種“生的歡喜”,超過了任何種的喜悅。從前我有個時候,住在鄉間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鋪的泥土,未除凈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綠的一芽苗,草菌在地角上生長,我不忍加以剪除。后來一個友人一邊說一邊笑,替我拔去這些野草,我心里還引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③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來觀看這被幽的“綠友”時,它的尖端總朝著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細葉,一壟卷須,都朝原來的方向。植物是多固執啊!它不了解我對它的愛撫,我對它的善意。我為了這永遠向著陽光生長的植物不快,因為它損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系住它,仍舊讓柔弱的枝葉垂在我的案前。
④它漸漸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成柔綠,變成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漸漸不能原諒我自己的過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鎖到暗黑的室內;我漸漸為這病損的枝葉可憐,雖則我惱怒它的固執,無親熱,我仍舊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長了。
6.①段中作者用了個比喻句來表達自己“自私的念頭”,你認為是哪一句?21世
7.③段中作者為什么說常春藤“固執”?這表現了常春藤什么精神品質?
8.④段中作者一方面說自己“不能原諒自己的過失”,另一方面卻又稱“魔念在我心中生長”,這是怎樣的一種矛盾的心情?請你寫出來。
四、課后反思:
答案
1.(1)揠(yà),拔。(2)淅瀝(xī lì),象聲詞,形容輕微的風聲、雨聲、落葉聲等。(3)涸(hé),水干,枯竭。
2.【答案】①陸蠡 1940 尋綠-賞綠-囚綠-釋綠-懷綠。 ②青蒼 柔綠 嫩黃 細瘦 嬌弱 ③綠色 生活 光明
6.【答案】我囚住這綠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鳥,要它為我作無聲的歌唱。
7.【答案】“固執”指“尖端總朝著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細葉,一壟卷須,都朝原來的方向。”或者說“向著陽光”。對光明的向往,執著的追求,不屈不撓的精神。(后一問不一定要回答這么詳細,點到即可。)
8.【答案】“不能原諒自己的過失”是因為作者為了更好的親近綠,引綠入室,但卻傷了綠。作者在綠藤身上看到了生命的力量,覺得自己隱隱然做錯了。但另一方面作者卻仍然執著一念存著“魔念”,囚禁著綠,作者對綠藤對光明自由的追求沒有能夠有真正的理解。(能夠明確的說出作者內心的矛盾意思對即可。)
丁月云
[《囚綠記》教學案(蘇教版九年級必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囚綠記教案設計
2.囚綠記的教案
10.囚綠記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