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進中舉》
吳丹梅
教學目標:1、了解《儒林外史》,學習通過對比和襯托表現人物的寫法。
2、理清小說的情節結構,了解諷刺手法的運用,理解范進人物形象的典型性。
3、了解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殘害和社會的世態炎涼。
教學重點:1、掌握刻畫人物的方法及諷刺藝術。
2、概括人物的性格。
教學難點:1、分析范進中舉而發瘋的原因。
2、寫張鄉紳與范進對話的作用。
教具:錄音機
教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步驟:
一、導入新課,激發情趣
“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被古人稱作人間四大幸事。前三件人皆有之,惟獨第四件乃幸中之幸。試想:插花游街,衣錦還鄉,該是何等的榮耀!于是就有了一代一代士子的“十年寒窗”,于是有人“金榜題名”,有人“一舉成名天下揚”,這不,報錄的人來了,范進中舉了,“金榜題名”了,可范進呢?我們一起去看-----(板書)
二、走近作家作品
1、作者:吳敬梓,字敏軒,安徽省全椒縣人,清代小說家。
2、作品:本文節選自章回體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主要描寫封建知識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狀態,揭露科舉制度的腐朽以及在這個制度奴役下的士人的丑惡靈魂。它是中國古代諷刺小說的典范。
三、回溯科舉常識
1、科舉制度的起源:始于隋唐時代,明代八股取士,清代實行分級考試。
2、清代科舉分為三級:鄉試;會試;殿試。鄉試第一名稱為“解元”,會試第一名稱為“會元”,殿試的前三名稱為狀元、榜眼、探花。
3、科舉歷程:童生→生員→秀才→舉人→貢士→進士
4、科舉內容:八股文、五經、四書。
四、放錄音,整體感知課文。
1、在聽的過程中,勾畫出文中出現的主要人物,并判斷小說的主人公是誰。
①范進、胡屠戶、范進娘、胡氏、眾報錄人、鄰居甲、眾人、眾鄰居、報錄人中的一個、鄰居乙、鄰居丙、管家、張鄉紳。②范進
2、框出文中的生字難詞
五、點生上臺演示基點梳理1---4,師生共同訂正答案。
六、師生互動,研討并探究課文。
1、《儒林外史》這個書題如何理解?
儒林:指讀書人這個階層;外史:是記載那些沒有寫入“正史”的不堪稱道的軼事的。
2、試劃分本小說的情節結構。(五部分或三部分均可)
脈絡:中舉前→ 中舉→中舉后→(喜極而瘋)→(清醒過來)
3、研討課后習題二,體會對比手法的運用。(點生上臺填表后,師生共同訂正)
① 中舉前 中舉后
胡屠戶 稱呼:現世寶、爛忠厚沒用的、癩蛤蟆 老爺、天上的星宿、賢婿、姑老爺
態度:(前倨) (后恭)
眾鄉鄰 態度:漠不關心(a、家里餓了兩三天 熱心幫忙(a、拿東西b、尋范進
b、到集上賣雞說明無人過管) c、細心照顧他)
張鄉紳 態度:不屑一顧(同在桑梓, 竭力拉攏( 賀喜、敘“世好”、
一向有失親近) 贈金又贈房)
范進 遭遇:貧寒困頓(茅草棚、每日小菜飯) 有人送米送菜,贈金又贈房
②對有錢有勢的人極力巴結;對無權無勢的人冷漠無情。
4、通過上面的對比分析,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下面人物的性格特點。(生說師板書)
范進:懦弱委瑣、甘受屈辱、自卑自賤、迂腐無能、逆來順受。是一個熱衷科舉、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下層知識分子。(中舉前)圓滑世故、狡詐虛偽。(中舉后)
胡屠戶:欺貧愛富、趨炎附勢、貪婪虛偽、庸俗自私的勢利小人。前倨后恭(市儈形象)
張鄉紳:圓滑世故、狡詐虛偽、攀附權貴。
七、判斷:讀完課文后,你對范進喜極而瘋的場面肯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一想,這是喜劇,還是悲劇?(可暢所欲言,說出理由)
1、喜劇:①文中寫范進發瘋和胡屠戶打嘴巴都運用了夸張手法;②揭露了當時士人熱衷功名的丑惡靈魂和市儈的趨炎附勢的嘴臉;③ 范進最終清醒過來,結局圓滿。
2、悲劇:①封建科舉制度徹底地腐蝕了他的靈魂,范進已失去了他獨立的人格和自由;②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在他身上發生戲劇性變化,這個社會是可悲的。
3、悲喜劇:對范進來說大悲之后有大喜,人生發生了轉折,各色人物表演帶有諷刺性、喜劇性;對整個社會來說又是悲劇。
八、遷移:你還知道哪些封建科舉制度下的悲喜劇?說出來和同學們交流一下。(魯迅的《孔乙己》)
九、作業:完成本課的《導與練》聽課手冊。
第二課時
步驟: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范進中舉》這一課,這節課我們繼續深入研讀課文。
二、課內語段閱讀,生齊讀第五段,思考:
1、這一段可分幾層,用“/”劃開,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2、這一段著重寫范進什么事情?(發瘋過程)
3、這一段有關范進的動作描寫有什么作用?
渲染范進喜極而瘋的丑態,含有無情的嘲諷意味。
4、這段刻畫人物采用了什么方法?
①多層次的細節描寫②側面烘托
三、深度探究:從范進瘋態的描寫中,可以窺見作者對科舉制度批判的態度。(讀一讀,議一議。)
1、課文哪一處透露像范進那樣喜極發瘋的并非他一人?
報錄人有這樣的經驗,表明他見過類似的情形,這就透露出發瘋的并非范進一人。
2、醒來后的范進并不是個感情容易外露的人。這對表現他一見報貼歡喜得發瘋,有什么作用?
內心歡喜無法用理智控制,反常舉動,可以更充分的表現范進利欲熏心的可悲可笑。更深刻的揭示了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及其對讀書的腐蝕和毒害。
3、作家借一個報錄人之口,設計治療這種瘋病的靈丹妙藥是狠很打他一個嘴巴,這里表現了作家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現了作家對科舉制度的深惡痛絕的態度,作家痛感科舉制度已把讀書人腐蝕到不可救藥的地步。
4、從中可看出當時怎樣的社會風氣?
庸俗、勢利、等級森嚴、冷酷無情。
5、試概括本文的主題思想。
課文對比描寫范進中舉前后,特別是出榜那天截然不同的境遇,著重刻畫范進發瘋的丑態與他周圍人等趨炎附勢的嘴臉,批判了封建科舉制度及整個封建社會。
四、品讀:欣賞本文的諷刺藝術,表現在哪三個方面,并找出例句。
1、夸張手法的精彩運用
A、范進喜極而瘋,一個巴掌清醒過來,這是夸張的虛構,具有諷刺性。B、胡屠戶把個巴掌仰著,再也彎不過來。C、洗下半盆豬油。D、胡屠戶在路上為范進扯滾皺的衣服“扯了幾十回”。
2、對比手法的運用
寫胡屠戶、眾鄉鄰、張鄉紳等前后用了對比手法。
3、運用典型的細節描寫精心刻畫人物的形象。
A、范進的發瘋過程(第五段)B、寫胡屠戶的虛偽、貪婪相。(第12段的動作描寫)
五、比較閱讀:師放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孔乙己》,再和本文比較。
1、范進與孔乙己,一個中舉,一個始終沒有中舉,潦倒而死,但從思想性格方面說,有什么相同之處?兩篇從不同的角度暴露了科舉制度怎樣的弊病?
①都老實善良,但毫無反叛精神,甘心受封建文化的毒害,甘心受科舉制度的愚弄,熱衷名利,迂腐可笑。②一面是爬在人民頭上的老爺,一面造成一大批對社會毫無價值的廢物,致使社會對兩種讀書人的態度截然不同,世態炎涼,人心勢利。
2、這兩篇小說,你更喜歡哪一篇,為什么?(可暢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六、拓展閱讀:故事新編《范進減肥記》
七、摘抄積累:范進生活在一個冷漠、沒有愛新的世界里,這也注定了他那悲慘的命運。關于愛心,名人這樣說:1、人間如果沒有愛,太陽也會滅。-----雨果2、上天生下我們,是要把我們當成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照亮別人。----莎士比亞3、冷漠無情就是最大的殘忍。-----威爾遜。你能說一條嗎?
八、點評名著,師朗讀:展示人物內心世界的“無我之鏡”----讀《儒林外史》,之后可讓學生用一句話點評課文,語言要精辟。
九、學以致用:(作業)請你也用對比的手法寫一個表現人物前后心態變化的小小說,600字左右。
十、板書設計(略)
吳丹梅
[《范進中舉》教學設計(人教版九年級選修教學案例)]相關文章:
1.《范進中舉》課件
4.范進中舉的閱讀答案
5.范進中舉教案模板
10.化學選修3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