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蘇教版八年級必修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1-1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第四課  馬  說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理解短文《馬說》所闡明的深刻道理;學習托物言志的構思方法;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學生的文言語感,逐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完成教學任務。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封建社會人才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 積累文言知識;理解短文《馬說》所闡明的深刻道理。 

2、難點:《馬說》的論點是怎樣的?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么?

教學設想

    1、以誦讀為線索組織課堂教學,以讀促學。

2、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1、能準確的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握節奏。

          2、能用現代漢語講述課文內容,識記文言字詞。

課前學習:1、收集古代名馬的故事

2、借助工具書掃清閱讀障礙,熟讀課文。

3、收集、整理作者生平及成就。

 

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情導入

1、導入:“物盡其用,人盡其才”是人才實現自身價值的理想境界。但在很多時候,特別是古代封建社會,埋沒人材現象非常嚴重,很多人才常哀嘆懷才不遇、生不逢時。人材被埋沒的原因是什么呢? 今天我就來一起學習這篇《馬說》。相信同學們會從中會找到答案。

2、“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這種文體寫法靈活自由。可敘述,可描寫,可說明,也可議論,都是為了說明一個

補充與創新

道理。這篇文章以馬為喻,談的是人才問題,從字面上可以解作“說說千里馬”或“說說千里馬的問題。

3、師生交流:

韓愈(768~824)字退之,南陽 (現在河南南陽縣)人,唐代著名文學家。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韓氏先人原是昌黎 (今屬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稱昌黎韓愈,世稱韓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他多次被貶官降職,很受壓抑。他的散文創作實踐也體現了這種精神。他是我國文學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

韓愈所處的中唐時期,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之爭激烈,許多中下層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都懷才不遇。韓愈本人遭遇也是這樣,因此他對埋沒人才不但不滿,而且加以揭露和抨擊。本文便是他這類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二、誦讀感悟

1、聽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注意劃分節奏,注意語氣語調。

2、誦讀指導:

第一步:讀準字音:先正音釋詞,再自由朗讀,參閱課后注釋或查閱工具書。

第二步:讀懂句意:學生通讀課文,試著用原文回答問題:

(1)“伯樂”和“千里馬”的關系:

(2)千里馬的命運:

(3)千里馬的遭遇:

(4)食馬者的言行:

(5)文章的中心句:

第三步:讀出語氣:找出相關語句,學生齊讀

千里馬的命運--痛惜之情

千里馬的遭遇--憤慨詰問

食馬者的言行----諷刺嘲笑 

三、重點研讀

1、學生試著翻譯課文,注意一些重要的詞語(結合課后練習二):然后、故、雖、辱、于、駢、或、食、是、見、等、安、策、之、材、而、其

2、重點詞語辨析(結合練習三):

四、學生齊讀課文,并試著背誦。

五、作業:1、識記文中字的讀音和釋義

2、課后練習二、三

 

第二課時 

學習目的:1、理清課文結構,了解“說”的特點。

        2、說出文章所闡述的深刻道理;客觀正確把握本文提出的懷才不遇的觀念。

課前學習:反復朗讀課文。記識實詞的詞義。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鞏固

檢查、復習課文字詞的讀音和釋義。

二、分析課文,探究主旨

問題設計:1、文章開頭“伯樂”與“千里馬”的位置能否調換?為什么?要求根據課文內容闡述理由。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理清文章的結構,講解“說”的 特點。

2、用文中的話講一講,千里馬有怎樣的不幸遭遇?千里馬的才能為何被埋沒?其根本原因是什么?誰將為它負責?

補充與創新

理解“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邪”、“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邪”兩個句子的區別。

3、文中千里馬指的是什么?伯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表達了怎樣的感情?可從哪些句子中看出來?

揭示主題:本文圍繞著有馬還是沒有馬的問題反復論述,慨嘆世無伯樂致使千里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沒人才,并抒發了作者懷才不遇的心情。

三、寫法探究

本文以物作為比喻,通篇說馬,通篇喻人,試體會這種寫法的特點。

托物言志,先從千里馬與伯樂的關系落筆,鮮明地提出了“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接著以名馬的不幸遭遇說明有千里馬沒有伯樂還是等于沒有千里馬。再以喂馬的不得法進一步論證了論點,沒有伯樂就沒有千里馬。最后用排比句有力地概述了不知馬者的表現,歸結到實質是不識馬這個要害上來。不識馬才會妄說無馬,識馬就有馬。文章反復論述,層層深入,短小精悍,波瀾曲折,耐人尋味。 

四、拓展延伸

1、問題設計:古代的人才是要等待“伯樂”的出現,被人發掘了才真正成為人才,那么我們現代社會又應該具有怎樣的人才觀念呢?是不是仍象古代那樣,等待別人去發現,又或是怎樣呢?

2、組織評價,注意引導學生運用辨證的觀點、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3、你還知道哪些懷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寫了些什么作品?他們作品大多寫些什么內容?如果你懷才不遇,你學哪一位古代文人?

五、小結

通過本文學習,使我們認識到了封建社會人才被埋沒的根本原因;理解了托物寓意的寫法,為進一步學習文言文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六、作業

1、背誦課文

2、完成隨堂練習       

 

教學反思:

 

桃李蹊

[馬說(蘇教版八年級必修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馬說》的課件

2.《馬說》課件

3.八年級語文《馬說》經典教案

4.八年級文言文《馬說》翻譯

5.馬說優質課件

6.《馬說》原文及翻譯

7.《馬說》課件模板

8.馬說原文及譯文

9.馬說教學課件

10.《馬說》教學課件設計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网 | 丝袜制服国产欧美亚洲 | 日韩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 | 亚洲性夜夜综合久久麻豆 | 色老头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高清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