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佛坪縣中學 王寶杰
溫家寶總理“在河北省興隆縣六道河中學與教師座談時的講話”中指出:農村教師待遇不高,生活條件艱苦,本地教師不安心,外地教師不愿來,學習深造機會少,存在知識老化現象等。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農村中小學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對于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的。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引起足夠重視并扎實地予以解決,“辦好農村中小學教育”就會成為一句空話或僅僅是一種美好愿望。
我想以一個來自貧困山區的教師身份和自己身處基層的切身體會,來談一談制約農村中小學教育發展的具體因素。
首先,“硬件”投入和“軟件”投入比例失調。近年來,國家明顯加大了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力度,但這些投入全部用在了改善農村中小學基礎設施建設上,這當然是很有必要的,但問題是,某些地區,這種做法有點“過熱”了。即只注重了這樣的“硬件”投入,而忽視了與之相配套的“軟件”投入。主要表現在:沒有重視教師的深造培訓;教師中高級職數設置太少,職稱晉升矛盾突出,影響了農村教師終身從教、深鉆教學的積極性;沒有關注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壓力和心理健康;沒有關注收入較低的農村中小學教師的住房問題(特別是在房價日益高漲的今天);沒有重視農村中小學的人文建設,以促進本單位教師之間的團結、合作和交流,造成單位凝聚力越來越差,等等。正是由于上述種種原因,使得某些農村中小學的房子越修越多越漂亮,而教育質量卻越來越差,學生越來越少的現象。
第二,農村中小學的教研經費投入嚴重不足。在某些地方還不是不足的問題,而是純粹沒有的問題。按理說,這也應屬于“軟件”投入,但不屬于教師待遇的范疇,可有責任心強一點的農村中小學老師想搞點研究都是自己掏腰包,所以歸根結底又影響了教師的待遇,進一步影響了教師進行教學教研的積極性。現在有些學校也不是經費緊張到揭不開鍋的地步,至少比改革開放初是好多了,在國家還沒有專門撥給農村中小學教研經費的情況下,各學校完全可在現有基礎上開源節支,擠出一點教研經費,但校長們就是不愿在教研上投入一分錢,造成農村中小學的各個教研組都是空架子,毫無凝聚力和教研能力。要解決這個問題了,而且是非解決不可的時候了,那就是要制定硬制度,規定每個農村中小學必須有一定比例的教研經費投入,而且要落實到每個教研組。當然,我們更希望國家也能給農村中小學撥出一定的專門教研經費,校長們也就“財大氣粗”了。只有這樣,“新課改教研”、“校本教研”等重大教學改革才能落到實處。
第三,同一行政區域內,農村中小學教師待遇差別大,享受改革開放成果嚴重不公。這就導致教師們都想盡千方百計往城市或縣城中小學擠,形成小區域內也有嚴重的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和不公平現象?赡苡腥藭瘩g,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工資都有上浮,同一職稱的教師在農村中小學上班要比在縣城中小學上班高出一二檔工資,怎么能說待遇差別大呢?我不想多說,因為用工資來衡量待遇的高低,在當前的中國,你認為這就很公平嗎?況且,這高出的一二級工資,要應付在農村中小學上班的巨大生活成本,無疑是捉襟見肘的。這就是為什么很多農村中小學教師不愿安心在農村中小學任教的原因。
令人欣慰的是,我們敬愛的溫總理敏銳地洞察了農村中小學教育的現狀,提出了“提高農村教育水平,核心是農村中小學,關鍵是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科學論斷,讓人倍受鼓舞。我現在正在接受“國培計劃”農村骨干教師置換脫產研修項目的培訓,沐浴著國家對農村中小學教師關懷的陽光雨露。學習了溫總理的講話,我更堅定了克服上述一切困難的決心,擺正心態,立志安心貧困家鄉的教育事業,終身從事教育事業,服務于家鄉的教育事業。
我們更熱切地希望各級政府和官員們,多關心當地農村教育和農村教師的疾苦,認真貫徹溫總理的講話精神。因為您的一點真誠關懷,就會讓我們感動一生,可能會立志為教育事業奮斗終生的。而生活條件的艱苦我們并不害怕,害怕的是我們長期不受到重視和關懷。溫總理指出 “提高農村教育水平的關鍵是農村中小學教師”,而各級政府和官員的重視及關懷、進而建立制度和經濟的保障措施才是推動農村教育發展的關鍵的關鍵。就讓我們響應總理的“辦好農村教育,需要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的號召,為“辦好農村中小學教育”這一崇高目標而共同努力奮斗吧!
王寶杰
[為辦好農村中小學教育而共同努力(人教版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4.教師工作隨筆
5.美術教師隨筆
6.歷史教師隨筆
7.音樂教師隨筆
8.教師數學隨筆
9.幸福工作教師隨筆
10.教師隨筆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