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騷》教案 (蘇教版高二必修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10-1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了解掌握“楚辭”、屈原的相關文學常識

2、引導學生學會朗讀并體會詩歌中所展示的人物形象

3、引導理解詩歌的“移情法”和浪漫主義風格

教學重點:賞讀課文,體會屈原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朗讀中“兮”語氣的把握

教學設計:詩歌教學讀是重點,所以由讀導入,通過讀來理解詩人形象。但由于課文篇幅所限,很多知識不能通過課文本身的解讀來得到,所以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隨機增加一些相關資料,以增強學生的認知范圍,拓展知識面,深化對詩人形象的理解。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一、導入:1、老師有感情地誦讀,帶動學生齊讀。

2、屈原留給學生的印象及相關詩句。

3、學生所掌握的有關屈原的資料。(相關材料匯集)

二、學生朗讀全詩,并初步體會詩歌:

1、一讀詩歌。這首詩歌與我們之前學過的詩歌相比在形式上什么特點?

(引出“楚辭”的定義和特點。《離騷》是其中的代表作;對《離騷》創作緣起的解說,并借用《史記》和《四庫提要》中的相關資料。 

2、再讀詩歌。注意“兮”的語氣。

三、賞讀詩歌,體會人物形象

3、三讀詩歌。詩歌當中的哪些描述與你意想當中屈原的形象是相似的?

4、詩歌當中有兩個“恐”字,他們怎么解釋?從詩的前面兩節我們看到了一個充滿自信的屈原的形象,他還在“擔心”什么?(時光的流逝,汲汲以修:君王老去,積極預政)

5、屈原是內修外美,有著崇高理想的詩人,也是忠君愛國,力圖致君堯舜的政治家。為了豐富這一人物形象,請同學欣賞本文之后的一個語段。(“昔三后……夫惟靈修之故也”)

四、讀完這首詩之后,感覺它的最大藝術特點是什么?

(香草、美人的比喻;浪漫主義風格)

五、齊讀結束

六、作業   1、背誦全文

           2、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的地位是相當高的,而這些謀臣策士中如蘇秦、張儀等人都是在本國不得志的情況下離開故土,而在異國有所作為。據此有人認為屈原的行為是一種愚忠,他大可不必為楚國而死。你怎么看,試著寫一篇六百字以上的小論文。

 

李金良

[《離騷》教案 (蘇教版高二必修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離騷教案設計

2.離騷優秀教案

3.高二語文必修3諸子喻山水教案

4.離騷教案人教版

5.高中語文《離騷》教案設計

6.中學語文必修二《詩經》《離騷》 復習學案

7.蘇教版《角》的初步認識教案

8.《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9.高二語文《師說》教案

10.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性色一区二区三 |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 思思久久96re | 最新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频 |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男人总站 | 亚洲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