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神女峰》的導學案 (人教版高二選修)

發布時間:2016-8-1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蛇》《神女峰》導學案

年級 高二 課題 《蛇》《神女峰》

參備人 高二語文組全體成員 主備

學習目標

1、通過誦讀,感受詩歌的音樂之美,體驗詩歌的節奏、韻律,使自己在回環往復的韻律中,慢慢融入詩歌的意境,進而體會詩歌濃郁的情感。

2、引導學生朗讀、感悟詩,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探究質疑精神。 

3、品味詩歌的感情表達,培養詩歌解讀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4、了解愛情詩的思想內容,領會真摯美好的情感,體會詩中對傳統女性觀念的批判,以及對新愛情觀的向往和呼喚。

使用說明學法指導 1、自讀品味法、討論交流法、分析歸納法。

2、了解作者和作品的風格流派。知人論世,作者所處時代的風云變幻、個人的人生經歷以及作者的美學主張和風格流派都對詩歌的解讀有著積極的作用。

導學過程 學生筆記

一、課前積累

作者、作品簡介:

1、馮至(1905-1993),是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學者、翻譯家,1921年考入北京大學,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運動的影響開始發表新詩。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詩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詩集《北游及其他》,記錄自己大學畢業后的哈爾濱教書生活。1930年赴德國留學,其間受到德語詩人里爾克的影響。他的詩在詩歌界反響甚大,被魯迅譽為“中國最為杰出的抒情詩人”。

《蛇》是馮至在上世紀20年代創作的抒情詩。古往今來,抒發寂寞之感是詩歌的恒久主題。正如專家所論:“《蛇》所表現的也就是對于愛情的渴望;然而卻寫得那樣不落俗套,那樣有色彩。不應該把這首詩的長處僅僅歸結為構思的巧妙,而是由于作者青年時期對于‘寂寞’深切的感受,因而就得到了一個奇異的比喻:它‘靜靜地沒有言語’,像一條蛇。整首詩就是從這樣一個想象展開的。”

2、舒婷,中國女詩人,出生于福建龍海市石碼鎮,1969年下鄉插隊,1972年返城當工人,1979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聯工作,從事專業寫作。主要著作有詩集《雙桅船》、《會唱歌的鳶尾花》、《始祖鳥》,散文集《心煙》等。 舒婷崛起于20世紀70年代末的中國詩壇,她和同代人北島、顧城、梁小斌等以迥異于前人的詩風,在中國詩壇上掀起了一股“朦朧詩”大潮。舒婷是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樹》《神女峰》《雙桅船》是其代表作。

神女峰本是長江巫峽邊上一根人形柱石,其拔立于群巒之上,云霞繚繞,風姿嫵媚。傳說是西王母的第二十三個女兒瑤姬幫助大禹治水之后,不想回瑤池宮過那種寂寞無趣的生活了,便在青峰云霞間安營扎寨,調風御水。此后,神女的貞節觀被握有話語權的男性大肆宣染,而神女“吐芬芳其若蘭”又讓無數須眉輾轉反側,一方面視女性的貞節為神圣,另一方面恨不得天下女人盡入吾彀中。這就是舒婷寫作《神女峰》的文化背景。

二、自主學習

1、字音積累

悚懼(   )緋紅(   )銜來(   ) 眺望(   )杳鶴(  ) 煽動(   )

2、辨析字形并組詞

竦(   )  緋(     )    啡(     )    誹(    )        

悚(   )  扉(     )    腓(     )    蜚(    )

慫(   )  斐(     )    霏(     )    痱(    )

三、合作探究

(一)《蛇》

1、蛇這一意象代表著什么?

    “蛇”這個意象在詩人的筆下被賦予了新意,一反常態,別有妙處。

詩中的“蛇”實際上就是“愛”的同義語,是詩人“寂寞”情緒或心境的一種比喻或象征,確切地說,是一種青春期特有的難以言表的單戀單相思。

2、詩歌第二節采用了什么樣的藝術手法,有什么作用?

采用了比喻和諧音的手法。詩人使用了隱喻,將“濃郁的烏絲”比喻為“茂密的草原”。對于自己愛戀的姑娘的容貌,詩中沒做具體的描繪,只提到她有像“茂密的草原”一樣的“濃郁的烏絲”,是“蛇”的故鄉,是“蛇”渴望歸屬的樂土,讓“蛇”害著“鄉思”,而“鄉思”與“相思”諧音,真切地表達出作者心有所屬的強烈渴望。

3、《蛇》在最后一節中為何要將“你的夢境”比喻為“緋紅的花朵”?

把“你的夢境”比喻為“緋紅的花朵”,以溫暖的顏色修飾花朵,點綴姑娘的夢,意味著對姑娘應許的期待以及姑娘一旦應許的醉心的歡喜。色彩上淡與濃的對比與變化,反襯出詩人情感的癡迷和濃烈。

4、詩人借助“蛇”這個意象,抒發了怎樣的感受和渴望?

在“蛇”這一冰冷寂寞的對象物上,沉淀、蘊含、寄托了當時才二十出頭的年輕的詩人深摯濃烈、難以排遣的思戀之情。這條長蛇作為詩人寂寞心緒的外現,成了通人情、有靈性,讓人信賴和喜愛傳遞愛情信息的“忠誠的伴侶”。

(二)《神女峰》

1、第1節中作者是通過什么來表現感情的變化的?感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通過動作描寫來表現感情的變化。從動作與情感上可以看出神女峰的傳說并沒有在作者心目中得到美麗的地位。但在這游人爭相一睹的“風景”面前,舒婷卻感到了心酸和不忍,詩人以女性的慈悲與仁愛看到了“風景”背后的痛苦和殘忍。

2、“但是,心/真能變成石頭嗎/為眺望遠天的杳鶴/而錯過了無數次春江月明”應如何理解?

這是對傳統貞節觀念的大膽質疑,神女素來被人們視為貞節的化身,是傳統婦女觀念的代表,她為了“眺望遠方的杳鶴/而錯過無數次春江月明”,失去了自己獨立的人格和作為一個真實的女人的生活權利。在這貌似高尚的背后是什么呢?“心/真能變成石頭嗎”,詩人大膽地質疑著這種傳統的道德觀念河北人們歌頌的行為。

3、如何理解和評價“新的背叛”?“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苦一晚”該如何理解? 

詩人勇敢地打破神女堅貞

這兩句以強大、真摯的情感和理性精神宣告于詩人,意欲抖落社會和自身的因襲重擔,走上婦女自由解放的歷史道路。這是新愛情觀的凱旋,具有巨大的說服力與震撼力。

4、怎樣理解詩中神女的形象?

在民間有神女為愛情堅貞守節的說法,居然化為一塊望夫石。戰國時代楚國宋玉曾寫道楚王與神女的纏綿,當然是為了迎合權力。在世人眼中,神女不是神,她不相信神女的愛心會變成石頭。她是眾姐妹中的一員,是一個超越時空的中國婦女的化身。詩人運用意象的抒情方式,憑借神女浪漫柔美的意象與詩人優雅溫婉的靈性,把這份千古之愛言說得蘊藉而有分寸。

學生疑難及

意見反饋

課外拓展:

我是一條小河                     

馮至

我是一條小河, 

  我無心由你的身邊繞過 

  你無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兒 

  投入了我軟軟的柔波。 

  我流過一座森林,柔波便蕩蕩地 

  把那些碧翠的葉影兒 

  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過一座花叢,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凄艷的花影兒 

  編織成你的花冠。 

  無奈呀,我終于流入了, 

  流入那無情的大海 

  海上的風又厲,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擊碎了裙裳! 

  我也隨了海潮漂漾, 

  漂漾到無邊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兒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樣!

 

鄧文貴

[《蛇》《神女峰》的導學案 (人教版高二選修)]相關文章:

1.《談中國詩》導學案

2.歷史教學導學案論文

3.鑲邊與剪紙的導學案

4.木蘭詩導學案及答案

5.語文版木蘭詩導學案

6.漢語拼音復習導學案

7.趙普文言文導學案答案

8.高二物理選修3-1試題答案

9.高二選修1物理第四章單元測試題

10.高二選修《唐詩宋詞選讀》練習題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 亚洲一欧美巨大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 | 色八a级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肉伦伦在线观看 | 亚洲十大国产精品污污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