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被尊重的梁思成和林徽因

發布時間:2017-11-2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2011年4月20日,是梁思成先生誕辰110周年。梁思成、林徽因的書籍、圖像越來越多地從學術領域進入社會領域甚至流行文化。當我們可以優雅地“消費”梁思成和林徽因時,他們所推崇的思想、文化、價值乃至城市規劃仍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

清明之后,來杭州調研教育改革,得覽桃紅柳綠、春光旖旎的西湖四月天。在花港觀魚,意外地見到林徽因塑像,大概是因為林徽因生于杭州,于是成為一處新的旅游景點。這是梁思成百年之后,不斷升溫的“梁思成-林徽因熱”的小小旁注。梁思成、林徽因的書籍、圖像越來越多地從學術領域進入社會領域甚至流行文化,成為小資品位的標志。北京在重建消失多年的永定門之后,又要重建地安門,這似乎都是梁思成屈辱之后在當代光榮回歸的說明。

然而,這并沒有改變另一個巨大的事實。當我們可以優雅地“消費”梁思成和林徽因時,他們所推崇的思想、文化、價值乃至城市規劃仍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北京在一如既往地大規模的“建設性破壞”之中,只不過花樣翻新,最新的招數是打著“中軸線”申遺的旗號,這意味著又可以堂而皇之地拆除大片胡同古巷。梁林在東城區北總布胡同的舊居、著名的“太太的客廳”早已面目全非,經社會人士強力保護而“虎口余生”;最近對南城會館區的開發,梁啟超故居又在劫難逃。如果看到眼前的這一切,梁思成當作如何感想?

其實,早在幾十年前,梁思成就清晰地看到了這一切。因此,他沉痛地言說“一個東方老國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藝術特征,在文化表現及觀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這事實明顯的代表著我們的文化衰落,至于消滅的現象!彼皇怯馗臅S學者,他清醒地意識到在新一輪建設的高潮中,“也許沒有力量能阻擋這破壞舊建的狂潮”,卻仍以拳拳赤子之心“逆潮流而動”。因為“以客觀的學術調查與研究喚醒社會,助長保存趨勢,即使破壞不能完全制止,亦可逐漸減殺。這工作即使為逆時代的力量,它卻與在大火中搶救寶器名畫同樣有急不容緩的性質。這是珍護我國可貴文物的一種神圣義務”。

他遭受了許多誤解和誣陷,他明確地宣示追求民族化并非提倡復古,中國古典的“宮殿式”建筑已不合于近代科學及藝術的理想,只不過是期盼中國的建筑師、規劃師有所作為、有所創造,因為“世界各國在最新法結構原則下造成所謂‘國際式’建筑;但每個國家民族仍有不同的表現。英、美、蘇、法、比、北歐或日本都曾造成他們本國特殊作風,適宜于他們個別的環境及意趣。”“我們的建筑師在這方面所需要的是參考我們自己藝術藏庫中的遺寶。我們應該研究漢闕,南北朝的石刻,唐宋的經幢,明清的牌樓,以及零星碑亭,泮池,影壁,石橋,華表的部署及雕刻,加以聰明的應用”。然而,在那個時代,他的一切良苦用心、苦口婆心不僅如癡人說夢,而且成為一道道加害于自己的毒藥。

有一本關于梁思成的書,副標題是“永遠的困惑”。晚年梁思成的困惑,或許可以稱之為“梁思成之問”:為什么我們從戰爭的炮火中保護下來的古城,又在和平時期將它親手毀掉?溫和儒雅的他留下了這樣悲憤而擲地有聲的話:五十年后,你們會后悔的!

穿越歷史和未來的巨大時空,梁思成的目光越來越沉痛和銳利。今天北京和中國的城市問題,與20世紀50年代已經很不相同,以GDP為本、以高樓大廈為本、以私車為本的新北京,深陷于四環、五環、六環的自我圍困之中,“權力美學”和“拆遷經濟學”成為理解城市變遷的關鍵詞。人們被迫接受了千城一面、千篇一律的密集高樓的“石屎森林”,對強拆強遷和高房價的憤怒,壓倒了對審美、建筑風格和城市風貌的關注。當人們越來越多地被迫遷出世代居住的環境,當弄堂和胡同、石庫門和四合院從城市消失殆盡之時,每個人都會感受這樣的懷疑和失落:我們在干什么,我們要到哪里去?

而且,今天的城市建設和發展,面臨著與50年前不同的境遇和全新的挑戰。人類社會似乎超越了在千百年的歲月中緩慢生長、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的歷史階段,現實似乎在驗證CCTV新樓的設計者、建筑大師庫哈斯的預言:亞洲新興城市在“鏟平歷史”的超速發展中,被打造成不具備“可識別性”的“廣普城市”。而美國的權威智庫則預言,由于巨大的人口壓力和快速城市化進程,在未來二三十年將出現一批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人口規模達5000萬至6000萬的超大城市!正是在當下嚴峻的生存境遇中,我們更能夠認識梁思成的遠見憂思和良苦用心:如果我們仍然致力于日新月異地“鏟平歷史”,那么我們終將一無所有;現代化需要新思想和大智慧,需要新一代知識分子、規劃師和建筑師的道德感、使命感和高度的創造性。

想起去年辭世的梁思成之子、自然之友理事長梁從誡。梁啟超、梁思成和梁從誡一家被稱為三代失敗者。梁從誡晚年與友人有一次深談,他對中國環境狀況的嚴重惡化深感憂慮,進而懷疑我們成立自然之友十幾年的所作所為究竟有何意義?它表達的是一種非常深刻的悲哀,我稱之為“梁從誡之問”。這也是所有不甘平庸、勇于改變現實的戰士共同的困惑,如同梁漱溟晚年的提問“這個世界能改變嗎?”同樣是個難以解析、必須用生命回答的“天問”。事實上,古往今來的志士仁人,所作所為大抵都是“不識時務”的逆潮流而動,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篳路藍縷,傳薪傳火。他們是殉道者,用自己的生命點燃文明之火,照亮真理之路。

在十字路口的北京、十字路口的城市,梁思成成為一支不滅的燭光,給我們以慰藉和溫暖,提醒我們不要熄滅對于尊重歷史和自然、作為文化家園的人性化城市的追求。

作為北京的恩人,歷史會記住他們,感謝他們。

[從未被尊重的梁思成和林徽因]相關文章:

1.梁思成的故事文章

2.梁思成的故事教學

3.梁思成的故事

4.

5.

6.關于用從未造句

7.

8.關于尊重的說說

9.梁思成的故事教學反思

1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免费乱码欧美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天天躁日日夜夜亚洲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日韩 | 亚州欧州日本在线视频 | 最新热久久99这里有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