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濱仲夏夜》教案 (魯教版七年級)

發布時間:2016-5-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能欣賞文中的精彩語句,培養學生語言積累的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感受自然,體會人生的愜意,陶冶學生的情操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揣摩語言,體會作者對景物的獨特感受及其寄予的深情

教學難點:學會課文抓住景物特征細膩地描寫景物變化的寫法

教學方法:講讀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關于夏天,記憶中總是出現烈日炎炎、蟬鳴枝間、暴雨驟降、蚊蚋擾人的印象。那是一個躁動的季節,又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季節。在海濱城市,忙碌了一天的人們最常去的一個地方就是海邊了,那細軟的沙灘好像母親的手,讓人心安又愜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海濱仲夏夜》這篇文章,看看作者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清涼。

二、寫作背景

1962年春3月,著名作家峻青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膠東半島上的一個小小的山村。可愛的家鄉山水,老革命根據地的光榮歷史,牽動著作家的思緒。作者以美麗的山水為背景,以動人的景色作襯托,寫成一組“山美水美人更美”的散文作品。《海濱仲夏夜》就是其中一篇以寫景為主的散文。本文寫的是海濱城市--威海的夏夜景色。

三、整體把握

1.初讀課文,要求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并通過查檢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

2.提問:讀完課文后,你從文中看到了海濱仲夏的那些途圖景?

(對此問的回答,不做嚴格的要求)

3.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全文分為幾層?

(1)第一層(1--3段):描繪了從夕陽落山不久到夜色加濃這段時間內海濱仲夏的景色。(景)

(2)第二層(4--7段):描繪了在優美的夜色中,我在夜色中的感受。(人)

(3)第三層(8--12段):寫從“月亮上來”到“夜色加濃”這段時間里月下沙灘的勞動者休憩、談笑的情景。(人與景的融合)

小結: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作者觀察點的不斷移動,所見的景物也在不斷地變化。作者按照時空的順序,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優美的畫面。景物是美好的,在美妙的景物中人們的生活是更美好的,他們自在歡暢,這種感情是全文的線索。

4.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景的?

答:按時間順序。分為日落不久、夜色深沉和月亮升起三部分,脈絡清晰,條理分明。

四.課文分析

研讀課文的1--3段

1.作者以那些景物為主要觀察對象?

答:霞光、啟明星、燈光

作者對這三個景物進行描寫時,運用了三個美妙的比喻句,請你從文中把他們找出來,四人一組討論這三句運用比喻修辭所起到的作用,討論后全班交流。

答:(1)比喻句: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紅又亮,簡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燒著的火焰。

作用:作者以大海為背景,描繪了霞光的色彩和動態。把霞光比作“火焰”,很形象,“火焰”一方面表現出晚霞的艷麗,另一方面表現出霞光隨海浪搖曳、翻騰的景象。

(2)比喻句:整個廣漠的天幕上,只有啟明星在那里放射著令人注目的光輝,就像一盞懸掛在高空的明燈。

作用: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啟明星的大和亮的特點,霞光漸漸變淡,變得清涼深藍,突然顯得很高遠,給人一種肅穆的感覺。這樣高遠遼闊的天空,不是城市高樓林立的夜空,也不是云層低垂的冬季的夜空,而恰恰是空曠地帶的夏夜所特有的。在這廣漠深藍的天幕上,啟明星的“光輝”就格外引人注意,作者用明燈來比喻,也就格外貼切。

(3)比喻句:尤其是圍繞在海港周圍山坡上的那一片燈光,從半空倒映在烏蘭的海面上,隨著波濤晃動著,閃爍著,像一串流動著的珍珠。

作用:第三段由星光引出對燈光的描繪,把靜態的燈火寫活了,寫美了,把波浪上晃動著、閃爍著的燈光比作流動著的珍珠,很形象,富于動感。

2.文學需要聯想,聯想對于散文尤其重要,本文不僅聯想豐富,而且貴在自然,比喻精當。下面我們就乘熱打鐵,進行一次聯想訓練,練習造比喻句--落日,看同學們大多寫完后找人起來念自己寫的,請同學起來點評

研讀課文的4--7段

請同學起來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體會作者的感情。

答:描繪了夏夜海濱特有的景色和勞動者閑適、歡愉的休憩場面,抒發了對美好生活的贊美之情。

齊讀課文最后一部分8--12段

作品在描寫“皎潔的月光”的同時,又描寫了人影憧憧,聲音鼎沸的熱鬧、歡樂的場景:人們在這里可以“海闊天空地盡情談笑”,“酣暢地休憩”。由第一層寫景、第二層寫人,到這里把寫景、寫人、抒情融為一體,創造出一種清新、雋永的意境,使人卒讀之余,似有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之感。

教師歸納:這一部分,作者由景及人,從描繪海濱夏夜的自然美,進入到描繪海濱夏夜的生活美從而將文章推入了美的境界。 

五.《海濱仲夏夜》的藝術特色歸納如下: 

(一)以動映靜,化靜為動,動靜相宜 

   晚霞、繁星、明月以及燈火,本來都是靜態的景物,但作者為了化靜為動,用大海滾動著的浪峰來映襯,引導讀者透過大海的排排波浪去看它們“閃爍”“滾動”的倒影,使人感到別有一番風味。晚霞的色彩與光亮的變化卻是一種動態,作者寫晚霞的妙筆正是有層次地突出了它的變化,做到在靜中求動,動靜相宜。 

(二)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本文的寫景或烘托氣氛,或抒發自己的感受,把景、情、意三者融為一體,形象具體地闡明作者的見解和思想。

關于本文的寫景抒情

寫景的作用有很多種,其中主要的一種是“傳情”。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寫景是描摹客觀風物,傳情是表現主觀感情,寫景以傳情,這個景物當中就寄寓著某種感情或與某種感情相關聯的氣氛。峻青熱愛他的家鄉,對山東的一草一木都有親切的感受。作者正是帶著贊美故鄉的情感來寫威海夏夜的一景一物。在他的筆下,無論燃燒的晚霞,燦爛的滿月,涼爽的海風,柔軟的沙灘,明亮的星光,蔚藍大海,都浸潤著喜悅贊嘆的感情色彩,讀來使人感到十分親切,使我們的內心合著作者的脈搏一起跳動,應著作者的胸膛一起呼吸。他那字里行間流露出的親切情感,使我們收到了強烈的感染,產生了引人入勝的藝術效果。

 (三)聯想自然,比喻精當,引人入勝 

   文學需要聯想,聯想對于散文尤為重要。本文不僅聯想豐富,而且貴在自然,比喻精當。作品由鮮紅的晚霞聯想到燃燒的火焰;由又大又亮的啟明星聯想到懸掛在高空的明燈;由倒映在海面上的一片晃動、閃爍的燈光聯想到一串串流動著的珍珠,無不給人以自然、貼切的感受。而這一切聯想,又都是借助于比喻修辭格來完成的,形象生動,仿佛把讀者帶進了仲夏的海濱之夜,觀海賞月,怡然自得,引人入勝。語言。 

(四)在語言運用方面 ,這篇散文突出的特點是比喻貼切生動 ,用詞準確優美。

六.結語(加作業)

峻青的筆尖真是太神奇了,他把一幅怎樣愜意的海濱仲夏夜的圖景展現在我們面前!還記得流動的云霞嗎?還記得天上地下交匯成一片的“明燈”嗎?還記得混合著禾苗香味的涼爽的海風嗎?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沉醉,都讓我們向往。在沉醉之余,大家一定也驚嘆坐著那優美的文筆和細膩的情感,我想,同學們一定也有自己珍藏于心中的美麗圖景,那就借鑒本文的修辭手法,帶上一顆沉醉的心,把自己見到過的一幅你自己認為最美麗的圖景從腦中喚醒,寫一段沒有字數限制的短文或片段,待老師下節課帶領大家一起分享。

 

林幻瓊

[《海濱仲夏夜》教案 (魯教版七年級)]相關文章:

1.魯教版三年級語文上《信箱》教學教案

2.魯迅《社戲》教案

3.七年級湘教版音樂教案

4.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春》教案

5.七年級地理下冊《西亞》教案湘教版

6.人教版七年級《秋天的懷念》教案

7.魯教版初中思品說課稿

8.《哪兒去了》冀教版教案

9.冀教版《自己去吧》教案

10.魯迅祝福的教案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少妇偷乱视频在线 | 日本一夲道DVD在线观看 | 亚洲AB五月天在线观看 | 亚洲真实迷奷系列在线播放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另类卡通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