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現代文閱讀復習庶談
仙霞初中 陳昊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這句話充分表明了閱讀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閱讀能力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尺,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廣大語文教師普遍重視而又積極探索的難題。作為甄別選才的中考非常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考查,中考閱讀題的分值幾乎占了整個中考語文分值的半壁江山。因此,閱讀題做得如何、得分高低,不僅影響到語文成績而且還影響到整個中考成績。閱讀理解歷來被視為難點,如何在不長的時間里將閱讀理解復習好,考試中取得較好成績呢?一直是老師和同學們努力探索的問題。
《語文教學大綱》指出: “閱讀要整體感知課文,體會作者的態度、觀點、感情,理解課文的內容和思路,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出不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并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從上述要求可以看出現代文閱讀的重點是:1、整體感知文章。2、體會作者的態度、觀點、感情,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思路。3、領會詞句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4、了解各種表達方式的運用。5、欣賞、感受文學作品中的形象。6、欣賞優美、精彩的語言。7、區分議論文的觀點與材料并判斷二者之間的聯系。8、領會閱讀科技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
要提高閱讀水平,就要解決好五個閱讀理念問題:1、閱讀是學生、文本、教師之間對話交流的過程,其主體是學生。因此,要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三維互動教學機制。2、閱讀又是一個情感活動的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自己“擺進去”,同作者、作品中的人物“同哭同笑”。只有這樣,才能產生情感體驗,形成感情共鳴,才能在熏陶漸染、潛移默化中有所感悟,受到思想啟迪,獲得審美享受。3、閱讀還是一個思維活動的過程。要在閱讀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教會學生分析、綜合、歸納、概括、比較、聯想、想象的思維方法,提高聚合思維和輻散思維的能力。4、閱讀更是一個個性化的行為。要讓學生獨立閱讀,教師予以點撥、指導和幫助,尊重學生獨特的理解、感受和體驗,培養學生探究性和創造性的能力。5、教會學生各種閱讀方法,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其閱讀質量。
在閱讀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和同學們首先應該在平時注重能力的培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閱讀能力的培養重在平時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閱讀實踐,我在教學中總結了自己的教學經驗,在平時的閱讀教學合復習中采用“五步知識點法”:一、通覽全篇,理解知識點。每一篇課文都有學生應掌握的知識點,教師應根據課程標準、中考試題、教學重點,把這些知識點總結出來,在講解全篇的同時,要重點詮釋這些知識點,讓學生明白并掌握。例如對朱自清的《背影》總結知識點如下:1、文體知識、文學常識。2、生字生詞。3、中心:父子相憐相愛4、背影的描寫(幾次、詳略、作用)。5、語言中包含的深情。6、關鍵語句的含義。7、肖像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二、選段精度,訓練知識點。根據文體特點和知識點每一課選出一個或兩個重要語段,先精講一遍,然后針對本段,結合知識點和中考題型出幾道練習題讓學生當堂練習并釋疑。這樣,既訓練了知識點,又培養了閱讀能力。例如將《背影》一課“父親買橘子”一段作為重點段,練習題如下:1、劃分層次。2、寫了一件什么事,找出四要素。3、贊美了什么?4、找出肖像、動作、心理描寫各一例。5、畫出買橘子過程中的動詞。6、語言中飽含怎樣的深情,并作簡要分析。7、“于是撲撲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進去吧!里邊沒人”兩句有何含義。三、整體復習,強化知識點。教師在復習中,仍然重點講解這些知識點,同時讓學生做一些相關習題加以鞏固,這樣,就強化了知識點。四、利用平時考試,反饋知識點。考試過后,教師要認真分析試卷,得出哪些知識點學生已經完全理解,哪些知識點學生還不理解,以備查漏補缺。五、二次精講,補漏知識點。針對學生不理解的知識點,結合語段重新講解一遍,并出一些習題進行強化。總之,經過以上五步,學生既掌握了閱讀知識點,又培養了閱讀能力。
其次,考試前講究復習策略,掌握答題方法和技巧。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和從形式到內容、從內容帶形式的一般規律,施行“四步閱讀法”:①、通讀選文,盡力整體感知。通讀后要反復揣摩,抓住關鍵(如記敘文的中心思想、說明文中說明對象的特征、議論文的中心論點)帶起全文的閱讀。然后理清選文的思路,整體把握選文的大體結構,進而探究選文的寫法和語言。②、縝密審題,明確階梯要求。認真讀題,抓住關鍵詞語、提示性詞語、規定性詞語,準確地理解題意,明確解題要求。③、局部探索,深入品讀細部。帶著問題精讀相關內容,邊閱讀邊思考、勾畫、搜集信息,根據解題要求確定答案范圍,再緊扣解題要求推敲、組織語言,準確而完整的寫出答案。④整體體驗,確保準確無誤。返回整體,從整體內容、結構、寫法、語言與布局的角度精心檢驗。以上四步辯證統一。具體做法如下:
1、分項訓練 ,授之以“漁” 。此環節的復習是依據中考現代文的考點從詞語解釋和詞語深層含義的理解、領會句子的深層含義、理解文意概括具體內容、品味語言等方面展開,復習中重方法指導和實際舉例及演練,讓學生在方法的領會中和實際演練后覺得答這方面的題目游刃有余。 2、文體復習, 輔之以練。包括記敘文閱讀、散文閱讀、說明文閱讀、議論文閱讀的復習。復習中首先按照文體特點,結合語段教給學生具體的分析方法和可能出現的相關題目的答法,訓練學生整體把握的能力與方法:比如如何探究一篇作品的主題,首先讓學生明確作品主題指的是作品表達的基本思想或說明的主要問題,它表明作者對客觀事物的評價及態度。然后還教給學生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3、綜合訓練 強化鞏固 。學生獨立完成老師精心設計的閱讀題,老師進行針對性指導和試卷講評,通過組織討論等活動達到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適時安排模擬測試和綜合考試,增強學生在心理上和考試能力上對中考的適應性。
總之,在平時注重閱讀能力培養的基礎上,復習中,針對學生的實際,攻克薄弱環節、鞏固知識點的基礎,加強能力的訓練,指導解題方法,強化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心態去迎戰中考,一定可以取得優異的成績。
陳豪
[平時注重培養能力,考試重視掌握方法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4.人教版找次品教案
5.人教版天地人教案
9.離騷教案人教版
10.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