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修》一課的課堂設計及教學反思
許昌實驗中學 蔡欣欣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目前的課堂教學要求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死氣沉沉的課堂氣氛,讓學生真正在課堂上“活”起來,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在教學北師大版八年級語文課本第二單元的《保修》一課時,我運用多種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 自主預習,了解內容
教學之前,我先布置讓學生預習本文,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因為本文是一篇小說,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作者的筆法又很幽默,能夠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我要求學生在熟悉文本的基礎上,自由結合,將文章改編成課本劇課下進行表演,學生興致極高。
二、聯系實際,導入新課
本單元的幾篇課文都是在講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帶給人們的種種困惑和迷失的,本文揭露的是商業欺詐的社會現實,我的導語是這樣設計的:“當今社會,隨著科技的發展,許多尖端的產品不斷問世,商業經濟的競爭也愈加激烈,商家們不僅在產品的質量上下功夫,推銷的手段,售后的保退、保換、保修等服務也日漸增多,然而,這些服務是不是都能保障呢?在你們的實際生活中,有沒有發現一些與其承諾不符的現象呢?”學生們七嘴八舌的舉了很多生活中的事例,在此基礎上,自然的導入了新課。
三、直觀形象,梳理情節
1、表演激發情趣
教學新課時,我首先請兩名表演天賦較好的學生上講臺,讓他們分別扮演文中的推銷員和畫家,按照課文中的順序表演出兩者之間的幾次交易,要求盡量運用文中人物的語言。因為課前進行了練習,學生的表演也很認真,贏得了其他同學的熱烈掌聲。這樣,同學們在演出和欣賞的過程中,輕松愉悅地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漫畫加深印象
學生表演結束,我適時地加以點評,而后引導他們對文章的故事情節進行梳理。為了進一步幫助學生明確文本的結構和寫作特色,我特意在黑板上畫了一副反映文章內容的漫畫(見下頁),并在橫線上分別寫上推銷生發劑、推銷染發劑、推銷特別發蠟、推銷自動理發機、推銷脫發劑。這五副簡筆頭像,形象地揭示了二人之間分別圍繞生發劑、染發劑、特別發蠟、自動理發機、脫發劑所進行的交易。接著,我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結合小說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的情節結構自然而然地歸納出了本文的故事情節,并在多媒體屏幕上加以出示。
四、合作探究,分析寫法
1、啟發提問
本文寫法上有一個明確的的特點,即“重復的基本程式”,而“重復”主要體現在文中兩人的對話之中,因此,我啟發學生:“我們在讀課文和看表演的過程中,有沒有發現本文人物語言有什么特點?”學生均能答出:“重復。”明確了這一特點,接下來我就讓學生討論分析其作用。
2、分組討論
分析作用時,我讓學生首先畫出人物多次重復的語言,反復進行自由朗讀、分角色朗讀,并且結合同學的表演充分想象兩人交易的具體情境,再仔細觀察黑板上的漫畫,小組成員之間先交流看法,然后各組推舉代表作答,其余組的同學對發言進行評價和補充。學生討論激烈,發言積極,因為引導到位,多數發言也能答到點上。
3、歸納總結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我最后將他們的發言要點進行歸納,總結出這一寫法的幾點主要作用:①故事情節展開的需要;②漫畫(喜劇)般的諷刺、諷喻效果。多次重復相同的幾句話,讓人感覺可笑,讀者在幽默輕松的藝術享受中,體悟到事情本質的樂趣;③出人意料的效果。前面四次重復,最后一次忽然變化,讓人產生意料之外的感受。
五、自由發言,探討主題
對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讀者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思維限制學生的個性發展,在教學中,我們尤其要尊重學生獨特且有道理的見解。在探討主題的發言過程中,學生們情緒飽滿,各抒己見,除了一般的理解如“揭露商業欺詐”、“嘲諷人性的弱點”外,學生還談到“做人要誠實”、“不要輕易相信別人”、“ 要容忍缺憾”、“現代物質享受的負面性”等,且結合課文談得頭頭是道。鼓勵學生多角度地理解主題,對拓展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是極其有益的。
六、社會實踐,課后調查
小說是反映社會生活的,本文所揭露的社會現象是不是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經常遇到呢?為了讓學生弄清楚這個問題,我讓學生利用星期天進行社會調查。學生通過走訪親友、到街上的大小商店調查客戶,有還的去了幾家公司的售后服務中心,反饋回來的結論是:一些名牌企業如“海爾”、“聯想”、“諾基亞”等公司,其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都是相當好的;但是也有一些不法商家,為了謀取私利,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借此機會,我又問學生對這兩種現象的態度和今后自己的做法,學生態度鮮明:為好的廠家和公司進行義務宣傳,堅決和假冒偽劣做斗爭。這樣的活動,既增強了學生的各種社會能力,又讓學生樹立了明辨是非的觀念。
七、教案:
知識目標
1、了解小說的知識,掌握作者文學常識。
2、掌握小說故事情節。初步領會本文的主題。
情感目標
3、理解商業欺詐的本質,正確認識和對待生活
教學重點:本文的故事情節及本文的主題思想。
教學難點:結合社會生活實際深入理解本文主旨。
教學方法:講解-討論探究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并展示本文目標,引導學生認定。
二、介紹作者及小說常識。幻燈片展示,教師指出重點,引導學生記憶掌握,做好筆記。
三、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分組探討教師出示的問題。要求學生速讀,并在文中勾畫重要詞語及段落,討論時要作好筆記,整理好發言記錄。
問題:
1、本文的兩個人物分別是誰?作者為什么要這么寫?
2、本文中小青年分別向畫家推銷了哪些東西?結局怎樣?
3、概括本文故事情節。
4、本文畫家花了大筆錢,最后還是回到當初的禿腦袋。課文這樣寫,除了揭露商業欺詐外, 還有什么意圖?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可結合生活實際談談)。
四、指導學生發言交流,注意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同時形成板書(幻燈片展示)
五、小結
六、測評: 幻燈片展示
七、課后思考作業: 幻燈片展示
另外,在教學中,我還利用歌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如分析本文的一個主題“簡單不失為一種活法”時,我聯想到《霧里看花》的歌詞隨口唱出,學生掌聲一片,接著,我結合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在生活中不要追求過多過繁、與學習無關的事情,目前,只需要做好兩件事,即學知識、學做人。教師是學生身邊親近的人,歌曲由我們的口中唱出,即使不怎么悅耳動聽,比起播放音樂的效果還是要好得多。
以上是我教學《保修》一課的幾點心得和反思,其實不止這一課,只要我們留心,課本上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值得挖掘的。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利用自身的特長和優勢,采用適合于學生的多種教學方法,把語文課上“活”,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下積極主動地獲得知識、提高能力
蔡新
[《保修》教案 (北師大八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北師版保修教案
2.北師大跳繩教案
3.八年級下冊窗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