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是×××老師,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望海潮》。下面我將從四個方面來說說。
一、說教材
新課標提出:“詩詞類文學作品的教學應重視評價學生對作品的整體把握,鼓勵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和創造性的解讀,著重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教材分析:
《望海潮》一課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4)第二單元。它是柳永青年時期的成名之作,重在表現杭州的富庶與繁華,其寫景壯麗,聲調激越,一反柳詞慣常風格,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 此單元共選取四位名家的詞作,重在品位、賞析宋詞的情思與意境。從整個語文學科教學體系來看,此單元在必修教材的“閱讀鑒賞”板塊教學中,特別是在“品味與賞析”這一教學內容里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再加上高考詩歌鑒賞考查的內容主要是
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根據以上對教材、學情以及高考詩歌鑒賞考查內容的分析,結合本文實際,我確立了: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掌握宋詞的相關常識、誦讀技巧。了解作者。
2、能力目標
品味詩詞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詞中壯闊、優美的意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詞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豐的盛景。培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品味詩歌的意境美。
二、說教法
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根據素質教育“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結合本課的實際特點,我采取了“指導誦讀、整體感知--反復誦讀、品味語言--拓展延伸、遷移應用”的三步教學法。
1、“自主、合作、探究”法
2、誦讀法
3、啟發點撥法
三、說學法
現代教學論提出要轉變教學觀念,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于是我引導學生在誦讀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初步鑒賞和評價詩詞的能力。學法指導具體如下:
⑴誦讀全文,培養學生在閱讀中理清思路的能力
⑵品味詩句,培養思維能力
⑶遷移應用,培養寫作表達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探究
設計依據:體會到學習積累的樂趣。知人論世。
(二)新課導入
設計依據:營造氣氛,激發學生興趣,激發學生的情感。
(三)學生誦讀。
設計依據:讀通、讀準全詞,初悟詞的音韻美。
(四)反復誦讀,品味語言
設計依據:激發和提高學生的想象和聯想能力,領略語言帶來的無窮藝術魅力
(五)再次誦讀,拓展延伸:
設計依據:好的詩詞鑒賞課,要求學生的誦讀、互評同學生習作欣賞相結合。
(六)教學小結
設計依據:讓學生領會本文的內容和藝術特色,整體上把握本詩。
(七)作業:(附板書)
設計依據:注重反饋,跟蹤輔導。
板書直觀性藝術性。
張輝
[《望海潮》 說課(人教版高二必修四)]相關文章:
10.人教版火燒云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