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品味作品詩化的語言,體會充滿童趣的景物描寫、兒童天真爛漫的個性以及祖父勤勞慈愛的形象。
2、體會作者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對人性美的追求。
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1、體會兒童天真爛漫的個性以及祖父勤勞慈愛的形象
2、體會作者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對人性美的追求。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對人性美的追求。
教學過程
一、我發(fā)現(xiàn)
要求:自由閱讀課文,從文中提煉一個關鍵詞,以“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 后園”
學生回答預設:色彩繽紛、自由自在、快樂、幸福……
二、我喜歡
過渡語:同學們找到詞中處處敘說著作家的快樂與幸福,那下面讓我們親近作家,親近作者蕭紅她的快樂與幸福具體體現(xiàn)在哪里呢?請同學在課文中找到那些最讓你心動的語言,以這樣的方式來品一品。建議:關注景物之外,可以更多的關注園中人、關注園中事。
教師示例:
我喜歡
各色蝴蝶
金的蜻蜓
綠的螞蚱
嗡嗡飛著的蜂子
這是一個繽紛的花園
教師小結(jié):我喜歡
蝴蝶 蜻蜓
櫻桃樹 李子樹 老榆樹
祖父和我
栽花、拔草、鏟地、澆水
一切都是充滿愛與自由的
“ 祖父、后園、我,這三樣是一樣也不可缺少的。”
三、我探尋
閱讀材料:
蕭紅,9歲喪母,父親性格暴戾,繼母也經(jīng)常虐待她,她只有從年邁的祖父那里享受到些許人間溫暖,從20歲起就漂泊流浪,生活極不安寧,感情生活也一再遭受挫折。國難之際亡命香港,于1942年1月孤寂病歿于此,病魔纏身時她曾說:若是那時候能回呼蘭我的家鄉(xiāng)去多好啊!
(1)你發(fā)現(xiàn)了一個與課文怎樣不同的蕭紅?你發(fā)現(xiàn)了一個與課文怎樣不同的蕭紅的世界?
(2)再回首看看這是一個寄托蕭紅什么樣的情感的后園。
這個后花園是 。
小結(jié):(1)課文:自由、幸福、童真 材料:寂寞、命運多舛
(2)要點:精神家園,是人類童心和自由本性的一種象征。
四、寄語
蕭紅,我想對你說
以學生的作品結(jié)尾:
你的童年
陽光、祖父
那永不磨滅的記憶
溫暖,充滿著愛
所以
若生命是一條船
你就是那執(zhí)著的帆
向著那“溫暖”和“愛”
懷著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王朝一
[《呼蘭河傳》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版九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0.《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