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 (語文版七年級)

發(fā)布時間:2016-7-3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摘  要] 中學教育要從積極的情感入手,這是語文課應該特別加強的重要方面。教師要使學生在牢牢掌握知識的同時,感受到極為豐富和深刻的情感體驗,這是語文教學成功的秘訣所在。本文在“情感教育”定義的基礎上,闡述了如何在語文課中實施“情感教育”的一系列做法。 

[關鍵字]   情感教育  朗讀 情境 文本 閱讀

正文: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通過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性情感品質(zhì),發(fā)展他們的自我情感調(diào)控能力,促使他們對學習、生活和周圍的一切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形成獨立健全的個性與人格特征。 

       在中學的語文教學中,我們更期待能把情感教育融入其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認知觀,能正確的看待周圍的事物。的卻,孩子現(xiàn)在正處在社會情感和人生觀念形成的初期,說到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樹立對他們而言還為之過早,但是孩子的內(nèi)心已經(jīng)能判別是非,有了自己對善與惡的區(qū)分標準,如何讓孩子在學習之中體會這個善惡標準,還需要教師的引導。《課程標準》要求:中學語文教學要重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中學語文教學,應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fā),把教學生正確理解祖國語言文字和進行情感教育統(tǒng)一起來,激發(fā)學生情感的浪花,培養(yǎng)他們理解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縱觀中學語文教材中的大量作品,無一不凝聚著作者的愛憎,深蘊著作者的感情。這些文章,文質(zhì)兼美,圖文并茂,字里行間洋溢著或優(yōu)美淡雅,或清麗委婉,或崇高悲壯的美感。因此,在教學中,必須注意把情感教育貫穿于閱讀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也進行情感傳遞和情感教育。

首先,教師和學生應該通過朗讀,渲染情感、引領體會情感 。

    朗讀是表達情感的途徑,情感的表達是朗讀的前提,因此說“三分詩,七分讀”。文章所蘊含的感情,不是教師三言兩語就能強加給學生的,只有反復朗讀,才能讓學生體會出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內(nèi)化成自己的情感。因此,課堂上老師不能停留于對文章被“字詞句”圖解,寡然乏味,而要多一點感情指導,只要通過教師范讀和學生有感情地反復朗讀,就能體會文章的意境美,以及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如《春》是一篇自然美、人情美和語言美為一體的感人之作,因此我在教學中十分重視對學生的朗讀指導。通過引導讓學生在“讀、思、議、想”的過程中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感悟到春草吐綠,春花爭艷,春雨綿綿,春意盎然的美麗迷人的景色,在有了初步情感體驗的基礎上,自讀自悟、美讀品悟,學生的情感被激發(fā)讀起來抑揚頓挫,情感流露于表情之中,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要求,給人美的享受師生自然陶醉于美麗的春景之中。所以充滿感情色彩的教學語言以及學生的感情朗讀,促使師生之間情感交流及和諧狀態(tài)的形成。它具有一種吸引力,既可凝聚學生的注意力,又可以使學生的情感和教師、教材的內(nèi)容形成共鳴的狀態(tài),達到和諧的程度,它不僅可以讓學生從內(nèi)容上去感受知識,作用于學生的感官,更作用于學生的心靈。

其次,創(chuàng)設情境也很重要,應該“以境生情”。 適時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情感 。

  情境,又稱教學情境或學習情境,是學生參與學習的具體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具體的、充滿情感和理智的教學情境,是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根本保證。在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主要是指運用圖畫、攝影、幻燈、音樂、語言描繪和動作演示等方式,創(chuàng)造與渲染氣氛,調(diào)動學生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使他們耳濡目染,口誦心惟,進入課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種教學法。

所謂觸景生情,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發(fā)生的。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有它特定的寫作背景和寫作目的,以及它所要表達的情感。因此,在學生正要接觸作品時,教師一定要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情感氛圍,讓學生在飽含激情狀態(tài)下進入地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是幾句導語,一首歌,一幅畫或一段視頻等等。如在教學〈〈美猴王〉〉時,為了讓學生對美猴王有一個直觀、全面、形象的認識,在開始上課時,我播放了西游記的一段視頻為導入。當西游記中的景象出現(xiàn)在學生們面前時,教室里鴉雀無聲,大家都被這一人物所吸引。由此調(diào)動了學生的情感,讓他們沿著這條情感軌道走近課文,走近美猴王,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語文課本中有很多地方描述的情景是無法得到再現(xiàn)的。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進入課文描寫的情境,利用一些藝術的手段再現(xiàn)課文描寫的情境,把它直觀再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能有效的激發(fā)教師所期望的情感。在教學描寫動植物的習作時,我會事先找到多姿多彩的自然風光,讓孩子們在教室里就能與大自然親密接觸,讓他們真實地去感受鳥語花香,鶯歌燕舞,在如身臨其境般的境界中,拆除了傳統(tǒng)寫作教學“閉門造車”的樊籬,讓孩子在大千世界里愉悅地感受,自由地遐想。于是,在孩子們的筆下,世間萬物都是那么興趣盎然,詩意蔥郁。孩子的情感,孩子的思維,孩子的言語,得以伸展與表達。

再次,深入品析文本,引導體味情感,應該“比較體情”。

在學生的情感得到一定的激發(fā)后,教師要順勢引入課文深層次的學習中,將知識內(nèi)化為學生自主思維的動力,提高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情感是深深地滲透在文章中的每一個詞語、每一個句子之中的。在品賞詞句教學時,我們要抓住文中關鍵句,講清深層內(nèi)涵和蘊意,讓學生“披文人情”,體會文章的“味”,與作者感情共鳴。如抒情散文《海濱仲夏夜》一文中作者對大海的描寫實意是什么?是在表現(xiàn)人的生活,是潮聲,更是心聲、時代聲。“每當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時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紅又亮,簡直成了一片霍霍燃燒的火焰,閃爍著、滾動著,消失了,而后面一排又閃爍著、滾動著,涌了過來。”在這里,作者站得高,看得遠,反復使用“涌”“閃爍”“滾動”等動詞,生動地展現(xiàn)了大海波翻濤涌的壯闊景觀。作者把大海的神奇,盡情描繪,為大海的動感重重涂上了一層雄渾的色彩。學生頓感大海的宏偉,飽含激情的筆觸,激發(fā)了學生積極向上的心志。大海有激情噴薄的一面,也有柔和秀麗的一面。 

    最后,拓展延伸閱讀,加深體驗情感 ,將情感內(nèi)化為動力。

    語文學習沒有捷徑可走,僅憑課本中的百十篇范文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感是遠遠不夠的,只能是杯水車薪。閱讀課文都是經(jīng)過編者精心挑選的佳作,許多課文給學生留下了言已盡而意未盡的“繞梁余音”。 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不能只局限于課文,應當在完成課文的教學目標后,引導學生沖破課文界限,適當將思維引向文外空間,向橫向拓展或縱向延伸,增加信息量,擴大知識視野,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如學習了《我的老師》可以向學生推薦閱讀《愛的教育》.讓學生體味文中小主人公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感受到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最終我們的教育使愛在升華。 

    總之,語文課是一片情感的花圃,一個情感的世界。語文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積極探索更具創(chuàng)新性的教育方法與手段,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才能全面增強語文情感教育的魅力。豐富學生的人格素養(yǎng),健全學生各種情感的必備要素,以使學生獲得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資料

全日志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2009

宋乃慶《中國基礎教育課程的理念與創(chuàng)新》

中國人事出版社2009-09

 

谷春曉

[淺談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 (語文版七年級)]相關文章:

1.淺談義務教育中學生價值觀的培養(yǎng)論文

2.語文版七年級教學計劃

3.七年級語文版教學計劃

4.語文版小學課件

5.中學語文教學課件

6.語文版九下教學計劃

7.八下語文版教學計劃

8.語文版春雨的色彩課件

9.語文版木蘭詩導學案

10.語文版少年閏土說課稿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 自拍偷自拍亚洲一区 |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欧美综合网 | 亚洲中文字幕夜夜精品 | 日本在线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永久三级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