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來鳳縣第一中學(xué) 覃和平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氓》一直以來,都是高中必背的重點課文。在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上,因為注釋詳盡,所以翻譯難度不大,但是,對于其中兩處非起興作用的寫景語句(“淇水湯湯,漸車帷裳”、“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的理解,卻是一大難點。兩句置于文中,并非起興之用,其用為何?僅止于寫景嗎?與上下文關(guān)系如何?本文就此淺析一二。
“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自古以來,均解其為女子被棄后歸途所遇情景,此說固然有理,但結(jié)合前后文,如將其解為女子回憶當(dāng)年出嫁時夫家迎娶之寒磣情狀,并多年于夫家歷受磨難之喻,有何不可呢?
首先,側(cè)重“漸車帷裳”,憶夫家迎娶之寒磣。文首敘寫女子與氓由愛而至于婚嫁,二人當(dāng)是兩情相悅,但氓求親時遭婉拒,當(dāng)是女方家長反對之故。究其因無非有二,一則氓之家境門楣與女方相去甚遠,甚至于氓家境貧寒地位低微;二則氓之品性不良。然由后文“兄弟不知,咥其笑矣”看,氓之家境貧寒當(dāng)是女方家長反對二人成婚的主要理由,故找出“子無良媒”等各種理由來婉拒氓的求親。但終因女子本人深陷愛河不能自拔,且性情剛烈(由后文其能與氓決然分裂可知)之故,家長只好應(yīng)婚。且為防愛女婚后窮頓,以厚奩陪嫁。
淇水既然可渡,水必然不至太深,水勢必然不至湍急如瀉,渡河之車馬倘能高大雄壯,定然不會水漫車身。然氓家貧,娶親之車可以想見,自是矮小破舊之物,或為驢車牛車之類,故渡河時,竟至于水漸車帷。如此境況,女子非但不以為意,更是甚感良緣之喜,為夫家盡心盡力。如此理解,才更可顯出女子對氓之愛的沉迷,也才更能突出其命運的悲劇意味來。
其次,側(cè)重“淇水湯湯”,解為夫家受苦之喻。“湯湯”,強調(diào)水深且勢急,縱然不至于深急不可渡,但河面寬而水流漫漫卻是可以想象得出的。以如此滿河川流不盡之水,比喻女子在夫家“夙興夜寐,靡有朝矣”的無盡苦楚,當(dāng)是再形象不過了。且由此可知,女子內(nèi)心之凄楚竟至于何等情狀了。再對比出嫁時情境,女子那復(fù)雜的內(nèi)心里,飽含著的后悔、孤獨、怨恨、茫然、絕望、心碎等諸多情感,比起漫流湯湯淇水,不知要多上多少倍了。女子命運之悲若此,怎能不撥動千萬讀者的心弦呢?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世人均解其為女子對氓始亂終棄的惡行的慨嘆,然所嘆內(nèi)容為何?觀其上下文,釋其為女子自嘆苦痛之無邊無盡,及自感人生無措之茫然,又何嘗不可?
女子之苦楚,一為外,二為內(nèi)。外在有二,一則丈夫?qū)ψ约菏紒y終棄,追求時惺惺作態(tài),俯首帖耳,盡得女子芳心相許后,已有所他顧了(從求親時女子“將子無怒”的話可看出)。一旦人財兩得,很快便露出本相。“士貳其行”只是一個開始,又“二三其德”,最終到了“至于暴矣”的殘戾地步,給了女子生理上心理上無盡的摧殘;二則女子家人尤其是兄弟對自己的嘲諷譏笑,同為衣胞血脈,兄弟卻不知體解,反而以冷嘲熱諷相待,甚至可能冷遇嫌棄以至于排擠出門。夫家娘家的家庭暴力和語言暴力相加,一個女子如何不苦,其心尤苦。外在苦痛尚可逃避,內(nèi)心之苦如何解脫得了?對自我選擇的悔恨、對丈夫始亂終棄的怨恨、對家人的失望、對生活的絕望、對未來的迷茫、對命運的憤懣、對世人嘲諷眼神的害怕,凡此諸多苦楚交織于心,怎不嘆息自傷?淇水尚且有岸,隰原終究有邊,相比之下,女子之苦卻無邊無盡,其命何其苦也,其生何其悲也!
一個女子,于那女性備受不公待遇的極度男權(quán)主義的社會里,本就無生存之本,更何況于夫家遭棄在娘家受冷落的女主人公呢?她的未來在哪里?甚或,她還有未來嗎?盡管女子能勇敢決然地去氓自脫,但是“怎么辦?何處去?”的問題,既是她不得不思考的難題,也是她不得不面臨的處境。內(nèi)心里那人生無措的茫然,正如置身于外太空,漂浮無依無方向的恐慌一樣,無可措置,頓生空蕩蕩的驚惶。淇水有岸,隰原有邊,女子的人生之路卻無岸無邊,如何走下去呢?以此觀照全文,方能深刻體悟其悲劇內(nèi)蘊,才可對“女之耽兮”的說教功能透徹解知,彼時女性之命運可嘆亦可得深思而有所察了。
綜上所言,如此理解這兩處寫景,不僅更深入地體知女主人公身受無盡苦痛,生理上心理上無不備遭摧殘,縱然勇于沖破桎梏,又如何走完余生路途的命運悲劇性,而且文本的悲劇意味和教育功能也能被更大程度地啟發(fā)出來,并由此引導(dǎo)學(xué)生走進文本,走入沉思,走到作品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里去,去更透徹地理解文本,更可幫助學(xué)生自主深入思考,為自己的現(xiàn)實人生與自我理想找到正確的方向。
2011年3月30日
覃和平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氓》兩處寫景語句的探究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