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節選 四課時導學案 (人教版高二選修)

發布時間:2017-12-1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曾德元

        學習目標:

1、了解掌握《大學》常識;

2、學習文言現象,翻譯選文;

3、理解儒家關于治學目標、人生目標的主張;理解治學修身與實現人生目標之間的關系。

一、知識鏈接 

1.文化背景 

《大學》原是《禮記》里的一篇。一般認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認為是秦漢時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學》在儒家思想學術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論述了儒家為學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則、方針、步驟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漸受到儒家學者的重視。唐代韓愈、李翱始把它看做與《孟子》《易經》同樣重要的“經書”。到北宋得到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學章句》,《大學》成為了儒家經典中重要的篇章。 朱熹把《大學》重新編排整理,分為“經”一章,“傳”十章。朱熹認為,“經一章蓋孔子之言 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通過注釋闡發己意,并將它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編成一書,這就是《四書集注》。 

  《四書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紹熙元年,當時沒有被封建統治者重視。元仁宗延祐年間復科舉,官方規定以《四書集注》取士,從此《四書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統思想文化中的地位。原屬于《禮記》中的《大學》,也從此獲得了官方的正式認可與推崇,對古代教育,甚至整個中國社會、傳統文化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2、《大學》一文不長,僅有短短的2000余字,但卻是先秦、秦漢儒家學說的總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綱領,也是維護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綱領。《大學》以相當成熟的理論思維構建了一個中國封建社會儒家人生教育的總體框架,構建了一個中國封建社會士人人生發展的宏觀圖式。全篇將道德修養和政治議論結合在一起,將人生哲學和政治哲學合而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體現。 《大學》的主體是“三綱”、“八目”。

3、課題釋疑 《大學》是體現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論文。 

A.大人之學 :“大學”是對“小學”而言,是說它不是“詳訓詁,明句讀”的“小學”。古人八歲入小學,學習“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等文化基礎知識和禮節。 

B.治國安邦的大學問 :古人十五歲入大學,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修己治人,治國安邦”的大學問。 后一種含義其實也和前一種含義有相通的地方,同樣有“博學”的意思。

二、自主學習

1、作家作品常識填空: 《大學》原為     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顥、程頤兄弟把它從《禮記》中抽出,編次章句。     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注釋,稱為       ,從此《大學》成為儒家經典。朱熹把《大學》重新編排整理,分為“經”一章,“傳”十章。一般認為,“經”一章蓋     之言,而曾子述之;課文第一段為  文,其余各段為  文;《大學》提出了“三綱領”和“八條目”。“三綱”是指:                  

“八目”是指:                       ,其中,“八目”是實現“三綱”的途徑。 

2、朗讀正音(先自由朗讀,在文本中標注讀音;后完成學案上的語音練習)

在親民   如惡惡臭    如好好色    此之謂自謙

有所忿懥    一言僨事     挈矩 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

天下鮮矣

3、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此之謂自謙(  通  ) 弟者,所以事長也(  通  )

上恤孤而民不倍(  通  )  

4、文言基礎知識:解釋加線的字。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   )(   ) (   )(   )

知止而后有定。(   )   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 

見君子而后厭然。(    ) 惡(   )惡(   )臭(    )

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   好(    )好(    )色

故君子慎其獨(                      )

人之其所哀矜而辟焉。(    ) (    )(    )

身有所憤懥(    ) 之其所敖惰(    ) 一言僨事(    )

莫知其苗之碩(     )其機如此(    )

三、合作探究

1、指出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活用情形。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先齊其家(        )

先正其心(        )      先誠其意(        )

其所厚者薄(        )(        )

上老老而民興孝(        )(        )

上長長而民興弟(        )(        )

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       )道得眾則得國(        )

2、指出下列詞語的古今義。

弟者,所以事長也。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

有德此有人。

3、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點。

慈者,所以使眾也。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未之有也。         堯舜帥天下以仁。

4、指出下列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其本治而末亂者         上老老而民興孝

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    未之有也

此之謂自謙           人之視己,如見肝肺然

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       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

四、展示交流。

五、口譯全文(各組口譯一段)。

             第三課時導學案

一、自主學習

1、翻譯下列文句。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二、合作探究(一)

1、請歸納各段的內容要點,形成一個閱讀提綱。

2、儒家提倡,治學的最初目標是什么?終極目標是什么?如何評價儒家的這種治學主張?

3、要達到身修,需經過哪些步驟?

4、“修齊治平”四者的關系如何? 

5、試表述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間的關系 

6、依據第二段,談談你對“君子慎獨”的理解,寫幾句話。

7、第三段說“修身”的關鍵是“正心”,請據本段談談你的理解,寫幾句話。

三、展示交流

四、評價點撥

五、作業:完成《學海》相關練習。

             第四課時導學案

一、自主學習

1、翻譯下列文句

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情而辟焉。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

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二、合作探究(二)

1、第四段論述修身是齊家的前提,強調了修身要做到不“辟”,即認知事物判斷是非要做到不偏不倚,因為感情往往影響認知和判斷,請舉例談談你的見解?

2、《大學》的論述可謂“微言大義”,精微的言辭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這些深刻的道理,對現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請結合現實談談對“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這句話的理解。 

3、“德者,本也;財者,末也。”請寫出孔子、孟子類似于這句話所說明的道理言論。

二、問題探究(三)

1、《大學》采用了很多遞進論述的方法,如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文章中的類似論證還有哪些?整理出來,體會其中的邏輯關系,弄明白它們所說的道理,在此基礎上說明文章論證上的特色。 

  2、本文語言方面有何特色?請舉例說明之。

三、課外任務

1、摘記文中經典名言于讀寫本并寫點心得。

2、閱讀教材28面一、二、三

 

曾德元

[《大學》節選 四課時導學案 (人教版高二選修)]相關文章:

1.《談中國詩》導學案

2.高二選修1物理第四章單元測試題

3.歷史教學導學案論文

4.鑲邊與剪紙的導學案

5.木蘭詩導學案及答案

6.語文版木蘭詩導學案

7.漢語拼音復習導學案

8.趙普文言文導學案答案

9.化學選修5第四章課件

10.高二物理選修3-1試題答案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性色在线视频 | 在线国内精品自线视频 | 中文字幕有码~第一页 |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92午夜福利免视频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