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中的新同居時代

發布時間:2016-6-1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近日,筆者在武漢某高校見到了這樣一則海報:“本人欲考研,租有一套一室一廳的房子,現誠征室友。要求有共同志向的大三學生,無不良嗜好,男女不限。有意者請致電……”通過電話,記者了解到該學生為大三女孩,想租房考研,但苦于房租太貴,希望與人合住。提到“男女不限”,該生坦言:“都跨世紀了,何必老套,性格相投才是最難得的。”據她介紹,與她聯系的有10來人,男女各占一半。 

   

   這樣的海報,在武漢高校漸漸多起來。這是正在大學生中間流行的一種新時尚:搬出學生宿舍,自己租房居住。但因為房租昂貴、想體驗另類生活等緣故,一些大學生便張貼廣告,與人合住,分攤房租,同性和異性皆可。大學生們戲稱之為“新同居現象”。 

   

   愛好讓我們走到一起 

   

   明和凌是因為有共同的愛好才一起在外租房的。他們是學習工科的,偏偏都喜歡文學,于是兩人決定遠離喧鬧的人群,共圓文學夢。沒想到,剛好兩個中文系的學生貼出海報,想與人合租房,其中一人還是校報上經常露臉的阿冰。明和凌立馬聯系,四人一拍即合,在距學校后門不遠的地方租到了一間三室一廳的房間,其中較大的一間房住兩人,其它兩房各住一人,客廳放置兩臺電腦,四個人寫作與學習交叉進行。在這里,明和凌學到了許多寫作知識,結識了不少知名記者編輯,文章因此屢屢見報;而阿冰和同學則學會了計算機方面的知識,順利地通過了全國計算機二級考試。 

   

   周末朋友來聚會 

   

   阿偉和兩個“鐵哥們”從大二起就在外租房,不久,他們相繼找到了女友。三人一合計,又租了套3居室,幾人的女友索性搬來一起住。房子條件好,有熱水器、電視機、電話機等“裝備”。雖說每月租金得500多塊,可“三家人”平攤下來還不到200元,既熱鬧,又劃算,大家都滿意。只是電話費沒個底,誰都喜歡打,卻不愿出錢,后來,阿偉干脆買了部手機,其他兩對怕破壞友誼,把電話鎖了。 

   

   后來,這間房子也成了周末朋友聚會的場所。阿偉說:“以前一到周末,武漢的學生回家,其他人又各忙各的,一點情趣也沒有。現在有了這樣一個場所,周末大家一起聚聚,挺好的。”據他說,情人節時,幾個朋友圍在一起,包湯圓,煮抄手,吃得雖簡單,可大家挺開心。 

   

   “新同居”一族,歸去來兮? 

   

   采訪中,一些大學生大談“新同居”的好處,說這樣“生活舒適”、“有自己的私人空間”、“有家的感覺”等等。但也有學生埋怨“花錢太多,吃不消”,或是煩惱于熟識的人常來“蹭飯”、“蹭床”,打擾了他們寧靜的生活。 

   

   在校住宿的學生是怎樣看待“新同居”現象的呢? 

   

   在調查中,大多數學生覺得“那是別人的私事”,不愿評述。于是記者在OICQ上對20名大學生進行采訪,5人認為很新潮,能接受;3人認為如果條件允許,自己也會加入“新同居”行列;8人認為“新同居”雖然既未違法,也未破壞倫理,但現時代還很難接受;還有4人不知“新同居”為何物。 

   

   記者又走訪了高校部分專家和學者。令記者始料不及的是,大多數人竟對此諱莫如深,只有兩位教授很鮮明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武漢大學人文學院的一位教授說:“圍墻內的‘新同居時代’對圍墻外的人來說是新鮮事,我們暫時無法去深層次地把握這些學生的心態,也并不贊成將傳統道德一拳擊碎。但我們的教育界應該思索一下除了書本上的知識,我們還應教給學生一些什么。”而湖北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的一位心理專家則分析:“現代大學生多在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出生,他們一方面需要較好的物質條件,一方面在尋求新的生活方式,因而宿舍條件差,生活不方便以及學校生活方式陳舊單一成為其主要的矛盾點。解決好這些矛盾,才是使外出租房的大學生回歸校園的治本之策。” 

  摘自《中國教育報》  

 

[大學校園中的新同居時代]相關文章:

1.大學校園的廣播稿

2.大學校園文化標語

3.大學校園散文

4.大學校園環保標語

5.大學校園廣播稿

6.大學校園勵志標語

7.形容大學校園的句子

8.關于大學校園活動策劃書

9.大學校園元旦晚會主持詞

10.大學校園正能量演講稿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杨幂在日本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高清 | 欧美一区二区视频三区 | 中国AV免费在线播放 | 亚洲开心激情在线 | 伊人久久婷婷综合五月97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