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理清小說的情節結構。
2、理解全文內容,理解主題思想。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本文巧妙的構思,曲折的情節。
難點:深刻理解小說的主題思想。
四、教學步驟
(一)、導入
同學們,心就象是一個天平,可以用它來衡量事物的輕重,同樣的東西對于不同的人來說,分量是不一樣的。如果在你心的天平上,一端放上金錢,一端放上親情,天平會向哪一邊傾斜?
預想:生答:“親情。”
看來同學們的價值觀都很明確,這是個正確的選擇,親情之于我們才是最重要的。可是有些人卻不是這樣認為,他們置親情于不顧,例如菲利普夫婦。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呢?讓我們走進《我的叔叔于勒》這篇課文,一起去探討他們的世界,他們的內心。今天我們要學的就是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二)、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定為如下:
1、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理清小說的情節結構。
2、理解全文內容,理解主題思想。
(三)、檢查預習題
1、生字
拮據 棧橋 闊綽 煞白 十拿九穩
2、作者簡介
莫泊桑(1850--- 1893),19世紀法國著名的小說家。 代表作有《羊脂球》《項鏈》等。其他 同學補充。
補充:他出身于沒落的貴族家庭,當過兵,做過小公務員,目睹了資本主義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所以他有深厚的創作基礎。他特別善于寫揭露資產階級社會道德的短篇小說。《我的叔叔于勒》就是其中的一篇。
(四)、概括故事情節
先要求用簡單的幾個句子,然后要求分別用三個字來概括,并據此劃分段落。
提示:盼于勒--贊于勒--見于勒--躲于勒
(五)、品察細節,討論問題。
1、于勒是怎樣一個人?
于勒年輕時,是個浪蕩子。他把自己的遺產花光了,又花了哥哥一些錢,因而被家里的人看不起,甚至視為全家的“恐怖”,被送到美洲。后來,據說他在那里做生意賺了錢,并且給菲利普夫婦寫信說,打算發了財回來跟哥哥同住。于是,哥哥嫂子把他看成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是,后來于勒破產了,變成一個窮光蛋,被法國船長帶回家,在船上靠賣牡蠣為生,他有重新成為哥哥嫂子的恐怖,被棄之家門外。
簡單歸納板書:窮--富--窮
2、瀏覽全文,找出全家人對于勒的不同評價。說明于勒處境不同便有不同的評價。
貧:壞蛋、流氓、無賴、分文不值
富:正直、有良心、好心、有辦法的人、救星
貧:小子、家伙、老流氓、賊、討飯的
3、從中可看出菲利普夫婦對于勒態度有怎樣的變化?
菲利普夫婦:攆―――盼―――躲
4、自讀全文,找出“盼”、“避”的主要細節。
如“永不變更的話”、“揮手帕”、“擬計劃”;“趕到美洲”、“暴怒”、“躲避”等。
(1) 個別讀完“盼”的細節,問:為什么他們熱切的盼望于勒歸來?(提示:菲利普夫婦家家境怎樣?于勒這時怎樣?父親知道于勒發財了,做了什么,姐姐怎么樣?)
菲利普是個小公務員,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據,不僅“樣樣都要節省”,甚至連女兒都嫁不出去。但是,他們知道了以前被視為“全家的恐怖”的于勒,在美洲發了財,“做著一樁很大的買賣”,而且準備回到故鄉,和哥哥菲利普一家“一起快活地過日子”。于是“大家認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變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菲利普一家朝思暮想,眼巴巴地盼望于勒歸來,并對“這樁十拿九穩的事”、“擬定了上千種計劃,甚至計劃要用這位叔叔的錢置一所別墅”,“我”的二姐也因這一“福音”訂了婚。
(2)讀完避的細節后,問:當真的遇見時,他們反而不認,又躲開了日夜盼望的于勒,這是什么原因?
學生分組討論后回答。(說明)回答這個問題由于學生是初步接觸課文,思考問題或許過于表面化。我要善于啟發引導,學生可能會得出如下分析結果。
A. 是那個女婿造成的。菲利普夫婦怕女婿知道了于勒的情況,于婚事不利。
B. 是于勒的為人造成的。如果于勒是一個品德很好的人,則菲利普夫婦不會如此。
C. 是于勒貧窮造成的。如果于勒此時很富有,菲利普夫婦一定和他相認。
D. 是菲利普夫婦經濟不富裕造成的。如果他們委有錢,就會認下于勒。
E. 是菲利普夫婦的虛榮心造成的。如果他們不是那么好面子,則結局不會如此。
F. 是菲利普夫婦的思想意識造成的。在他們的頭腦中只認識錢。
G. 是那個社會制度造成的。在資本主義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是金錢關系。
明確:直接原因菲利普夫婦只認識錢而于勒又淪落為窮人,其根本原因是:那個金錢至上的社會制度。
點撥:說明他們的希望不過是個虛幻的肥皂泡而已,是一場欺騙自己的白日夢。
(六)、理解小說的主題。
在上面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歸納出小說的主題思想。
小說中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這個對比(變化)里我們可看出是什么在左右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金錢。由此,小說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純粹的金錢關系”。
文中還有什么地方表現了這一主題?
提示:插敘部分--普遍性
二姐的婚事--無孔不入
(七)、布置作業:預習課文
五、板書設計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重點) 故事情節:盼于勒--贊于勒--見于勒--躲于勒
(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稱呼變化:
① 壞蛋、流氓、無賴 窮
② 正直、有良心的人 富
③ 小子、家伙、賊、流氓 窮
態度變化 :打發他走--盼望--贊揚--又罵又躲
情感變化 :恐怖 希望 恐怖、仇恨
主題探討(難點)①資本主義制度下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系。
②表現資本主義制度下小人物的辛酸。
曾泳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2.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8.九年級人教版《 雨說》教案
10.九年級歷史上冊《美國南北戰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