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對高考作文《赤兔之死》的贊譽,猶如漲潮之水方興未艾,竟然沒有一個人看出作文有“缺點”,甚至是“致命”的“缺點”。
我認為考生沒有準確地把握詞意。把“忠誠”當成了“誠信”。
赤兔馬忠于主人,所以主人死,它也就痛不欲生。這個在中國老百姓心里活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好馬“赤兔”,和主人的關系其實就是一個對主人無限“忠誠”的關系,“忠誠”到追隨赴死。
然而“誠信”是誠實守信用的意思。細一點說,兩個字的重點是“信”,“誠”在這里起修飾作用,“誠信”也就是“特別講信用”。也可以引申為信守承諾、不騙人等等。但如果用《赤兔之死》來演繹說明什么叫“誠信”的話,那就等于說“赤兔是在用自己的死完成它生前曾經對主人的某種承諾一樣”,豈不荒唐?“忠誠”如果需要“承諾”的話,這樣的“忠誠”豈不大打折扣?所以說,用《赤兔之死》來講解“誠信”無異“歪曲”了“赤兔之死”。這樣的毛病還不是“致命”的嗎?
恐怕沒有人懷疑赤兔的忠誠。關鍵就是怎樣理解“誠信”,一定有人反對我的理解,說“誠”不是修飾意義,而是“忠誠老實”的意思,“誠”和“信”是聯合體,說兩個字是兩個意義的聯合;也可以理解為“忠誠”的意思。
然而現代漢語就是這樣,雙字一旦成了一個詞,就只能有一個意思了,它可能有許多意義上的“兄弟”,但它畢竟不能代替任何一個“兄弟”。時代發展需要更準確的交流,時代的發展需要準確的詞義。而當下許多人在理解上的失誤,就是因為“誠信”和“忠誠”是近義詞,以為“誠信”里有“忠誠”的意思,“忠誠”里有“誠信”的意思,就忽略了兩個詞的相異之處,就忽略了詞義的輕重不同、應用場合的不同,因而就拿兩個詞彼此互相代替起來。
其實,對近義詞的區分,是初中語文課的必學內容。遺憾的是,考生蔣昕捷那么好的文筆,那么豐富的知識,那么具有獨創性,卻沒有真正理解好一個關鍵的詞。說句行話,這就是“跑題”!
我的看法是,蔣昕捷可以得高分,但什么時候的作文都不應當輕易給滿分;《赤兔之死》可以公開讓大家欣賞,以進一步激發青少年學子去積累去創造,但必須指出該作文的缺點,以避免誤導寫作。
[錯把忠誠當誠信 滿分赤兔死于跑題]相關文章:
1.
4.用熱忠造句的例句
10.精忠報國讀書活動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