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的答題程式
題 型 答 題 程 式 示 例 對 應 練 習(各選做一題)
一.鑒賞人物形象 人物身份+性格特征+形象意義/作者情感 166杜甫<江漢>塑造了一個漂泊異鄉、孤苦無依、年老多病仍不忘報國的儒士形象,抒發了懷才見棄的不平之氣和晚年仍思報國的慷慨情懷. P169.1.2.3.
二.鑒賞景物形象 167意象畫面+畫面情調+寄托情趣 166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描繪了由柔桑吐芽、蠶種孵化、青草黃牛、夕陽暮鴉等意象組成的一幅生機盎然的鄉村早春圖,表達了作者熱愛鄉村田園生活和鄙棄城市官場生活的思想感情. P169.4.5.6.7.
三.鑒賞事物形象 168物象名稱+物象特征+象征寄托 167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描繪了新竹的形象:嫩竹新出,竹景陰涼,雨洗竹凈,風送竹香.抒發了要呵護人才和希望得到提攜的思想感情. P170.8.9.10.
四.賞析意象 步驟:①找準意象,然后加以描述;②概括意象特點及作用;③分析揭示意象中蘊含的詩人的情感。
鷓鴣天 [宋]晏幾道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問:詞人為何寫杜鵑的啼叫聲?
答:詩人用杜鵑的意象,仿佛令人感覺到它哀切的啼聲,渲染了悲傷的氛圍,委婉含蓄地(術語概括作用)地表現了詩人流落天涯,有家難歸的悲傷之情。
五.鑒賞
意境 格式: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的畫面,營造了一種…的氛圍(意境)表現了詩人…的感情。
147意境==描繪詩歌用哪些意象組成了一幅有什么情調的什么畫面+作者用何手法抒了何情+情與景之間有何對比映襯關系.
A詩句意境
B全詩意境 1.襄樊四中卷。
《西廂記》崔鶯鶯唱。
落紅成陣,風飄萬點正愁人。池塘夢曉,闌檻辭春;蝶粉輕沾飛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塵;系春心情短柳絲長,隔花陰人遠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減了三楚精神。
問:請從“情”與“景”的角度賞析“落紅-----風飄------”兩句。
1.答:這兩句一情一景,情景交融。(1分)“成陣”“風飄”寫地上空中落英繽紛,這紛紛揚揚的暮春落花既是鶯鶯將要逝去的豆蔻年華的寫照,也是鶯鶯愁緒的寄托。以情觀景,情借景生,二者融合。(2分)含蓄地表達出鶯鶯青春虛度、有愛難成的萬端愁緒。 2.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棲樹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問: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答:詩人描繪了一幅中秋月夜圖: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了一層霜雪,院中的樹上烏鴉停止了聒噪,在這萬籟俱寂的時刻,秋露輕盈無跡,打濕了庭中的桂花。這是一幅寧靜傷感的畫面,將別離思聚的情意表現得非常委婉動人。抒發了詩人望月情懷---鄉愁。
六.鑒賞煉字 172含義手法+描述景象+表達效果 172謝枋得<小孤山>中的”孤”字用得好,孤即孤單,以孤山喻孤臣,抒發了詩人要像孤山那樣做南宋的中流砥柱、勇猛殺敵、精忠報國的豪情壯志,同時也表達了力挽狂瀾、抗元必勝的信心. P174.1----6
七.鑒賞詩眼 173指出詩眼+對主旨/意境/結構的作用 173王昌令<送魏二>中的”涼”字,用雙關手法,明寫風雨入舟的天氣寒涼,暗寫月夜思親的心情凄涼,結構上承上啟下,構筑了情景交融的意境,突出了思鄉的主旨. P175.7.8.
八.鑒賞詞語 表層含義+深層含義+描述作用 C180.1杜牧的<寄遠>中的”悠悠” 意思是空間遼闊,時間久遠.在詩中的字面義是描繪水流的悠長和江面的空寂,//深層含義是用以景寫情手法,//烘托出客子思歸的孤寂之情.
九.鑒賞語言風格 173語言特色+具體表現+抒發感情 173王觀<送鮑浩然之浙東>的語言特色:1.修辭巧妙,用語綺麗,如”水是煙波橫,山是眉峰聚””送春歸””和春住”.2.想像別致,意蘊生動,如”眉眼盈盈處””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這些特色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浙東山水的美好,抒發了送別的祝福之意. P175.9.10.
十.鑒賞表達技巧: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 179指明手法+具體運用+點明好處 179楊萬里<初入淮河四絕句>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構筑了情景交融的意境:前兩句實寫淮河兩岸舟船背馳,連波痕接觸也難以做到,虛寫作者對國家南北分離的痛苦與無奈;后兩句實寫鷗鷺可以南北自由飛翔,虛寫作者對國家統一、人民自由往來的強烈愿望. P180.1------10.
表達方式1.
修辭手法2.3.4.5.
表現手法6.7.8.9.10.
十一..概括內容主旨 184題材形象+概述內容+揭示主旨/情感 184岳飛<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是一篇建功立業之作.用”珠翠繞””笙歌作”表達對統治者荒淫誤國的痛心;用”鐵騎滿郊畿”,士兵”膏鋒鍔”,百姓”填溝壑”,”千村寥落”等意象構成一幅國破家亡的慘烈畫面,表達對侵略者的痛恨;而”提銳旅””清河洛”則表達了作者抗敵御侮、收復失地的壯志豪情.. P187.1.2.
十二.分析思想感情 185作者情感+詩中體現(用總分式) 184李彌遜<春日即事>表達了作者被罷官后的寂寞和對世態炎涼的感嘆.一二句寫暮春黃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的凄涼景色,表達被罷官后的失意之情;三四句寫門可羅雀,黃昏掩門,表達對世態炎涼的感嘆. P187.3.4.5.6.7.
十三.評價作者觀點態度 185作者觀點+自己評價+說明理由 185杜牧<赤壁>.同意.這是一首詠史詩,抒發的是對國家興亡的感慨,可謂大內容大主題,但詩人卻是通過小物小事來表現的.詩由一個小小的文物”折戟”聯想到漢未動蕩不安的年代,想到赤避大戰中的英雄人物,可謂“一粒沙里見世界”;后兩句把“二喬”不曾被捉住這件小事與東吳霸業,三國鼎立的大主題聯系起來,寫得具體可感,有情味,有風韻,可謂”半瓣花上說人情”. P188.8.9.10.
答題總體思路 賞評對象+詩中體現+作用效果
1.人事景物; 1.內容上:字詞句篇. 1.描繪畫面,鋪設環境,烘托氣氛
2.技巧語言; 2.形式上:表修現語, 2.抒發感情,構筑意境,表達主題
3.內容觀點. 3.主體上:作者考生. 3.使語言更形象,更鮮明,更生動,更蘊藉,更有感染力,富有節奏感,富有音韻美.
答題原則 1.分清題型.2.依據程式.3.運用術語
教學建議 因例求法,易學易用.對照范例,反復修改.
李新文
[詩詞鑒賞的答題模式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三選修)]相關文章:
6.人教版找次品教案
7.人教版天地人教案
10.離騷教案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