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故事:那些年我們一起考的高考(2)

發布時間:2016-1-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譚冰梅

1993年在重慶參加高考,首次高考失利,經歷復讀,講述“高四生”的心路歷程

一個“高四生”的心理調適

高中三年我一直在班上都是前三名,所以高考來臨前,父母、親朋都對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這對我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結果,高考前半個月我就開始失眠,整天憂心忡忡,緊張兮兮,生怕考試發揮不好,愧對父母。結果越焦慮越糟糕,高考進考場那幾天基本都處在眩暈的狀態,迷迷糊糊,結果考試結果可想而知。第一年的高考,一個平時成績優秀的女學生,就這么掛了。

我的父母從這次經歷中開始反省,覺得我考試發揮嚴重失常,跟我的心理壓力太大有關系,于是他們主動調整了對我的態度,至少言行上表現出來,沒有頭一年那么充滿殷切希望,時不時跟我說:“盡力就行了,考得不好還有很多出路,不一定要去擠這個獨木橋。”而之前他們老跟我叨叨的是:“孩子,你一定要好好考重點。隔壁那孩子成績還不如你,都考進南開了。” 父母的轉變,也潛移默化改變了我的心態,不就是一場考試嘛,身經百戰都過來了,高考也就是其中一場考試而已,無非帶點總結色彩,沒什么大不了的。

我的生活習慣也開始調整。之前我是一個很不喜歡運動的孩子,復讀那一年,我的父母開始試著陪我去登山,重慶到處都是山,只要你愿意,開門就是青山。結果,堅持登了一年山,身體好了,心態也樂觀了、積極了,不再像原來那么患得患失。記得高考前頭一天,我還約了同班一個女同學一起去爬山,面對著莽莽青山和滔滔江水,我倆居然詩興大發,在山上高聲朗誦起曹操的五言詩來,呼吸了一通新鮮空氣,又被曹操詩里的博大情懷所鼓舞,第二天我上考場時非常鎮定,就跟平常一樣考試答題,頭腦清晰,思路暢通,平靜極了。

結果,這一年,我順利地考入了一所重點大學。

向雨航

1999年在湖南衡東參加高考,高考前傍晚喝下的“老母雞湯”使她度過了一個不眠夜,這個高考“插曲”多年后仍記憶猶新

一只老母雞引發的失眠夜

高中遠離家鄉,最擔心的就是學校伙食差、沒營養,所有每次放假回家媽媽都會殺只老母雞給我補一頓,高考前一天傍晚還風塵仆仆地給我送來了一鍋香噴噴的紅參燉老母雞。說實在的,媽媽的廚藝在我們家那一塊出了名,她做的飯菜老是讓我在學校特別的掛念。盡管剛跟同學們一起在賓館吃了集體餐,但是當媽媽擰開保溫盒蓋的時候,我已經在吞口水了。“這是我下午在你大姨家燉的,燉了兩個小時,還放了好幾個紅參,可以提神補氣,你們趕快吃了,明天有精神考試。”媽媽一邊把燉湯從保溫盒倒到碗里一邊催著我,還倒了一碗給跟我同住一屋的好友小紅。誘人的燉雞,加上媽媽的辛苦,我跟好友很快就把那鍋紅參燉老母雞連湯帶渣消滅得一干二凈。

這鍋紅參燉老母雞果然沒有讓媽媽失望,當晚讓我精神百倍,到了十一、二點,室友們已經陸續進入夢鄉,我和好友還沒有睡意。為了讓自己睡著,我倆數起了羊……可是,大約一小時過去了,我和好友還是不能入睡。“如果看書的話是不是更容易睡著?”輕聲詢問好友。于是,我倆輕手輕腳的下了床,各自拿著一本復習資料來到外面的走廊燈下。然而,看書也不能讓我們如愿,背了快兩個小時了,頭腦還特別清晰,精神也很興奮。我倆心里也開始著急起來,“怎么辦、怎么辦,睡不著啊、睡不著……估計就是那鍋雞惹的禍。”

正在我們為睡不著焦慮的時候,學校帶隊的老師來巡房,看到凌晨了還有人沒有睡感到很意外,在了解我們晚上喝了很補的雞湯后,老師也覺得很無奈,“你們還是進房去睡吧,不要看書了,越看精神會越興奮的,還是去躺在床上,什么也不想,不要做,就會睡著的。”于是,我們又回到床上。不知過了多久,好友已經慢慢睡著,可是我還是在床上翻來覆去,一直翻到天亮。

曲廣寧

2002年在遼寧沈陽參加高考,放棄27分的理綜大題,拿到該得的分數,這位“淡定哥”告訴你,懂得放棄是另一種擁有

理綜考試中悟出“放棄”、“擁有”

與現在的學生家長動不動要在高考時給孩子進補和準備特別的“錦衣玉食”不同,從小貪吃的我也曾在高考前幻想當天會吃到什么呢,但實際上當天我卻著實的失望了。在北方的家庭早上的清粥小菜是很普通的早餐,而我則僅僅是多了一個雞蛋,正因為此我的高考記憶也顯得特別的“寡味”。在第一天考完語文的那個中午,當我知道要去奶奶家吃飯時也曾再燃起一絲幻想,但是當一進屋打鹵面出現在面前的時候,我覺得一切都沒有幻想了。今天想來這樣的一種方式卻是我們這個時代尤其該推崇的,盡量為子女在高考那天營造普通一天的感覺,而從科學的角度來說“不餓”的感覺最適合頭腦的發揮。

對于高考這座獨木橋而言,千軍萬馬之間一分的差異往往被認為是可以“絕塵千里”的差異,而我在考前參加一個來自省一級重點高中老師的輔導班時,這名老師卻給出了這樣的一個數據,在每年理綜合的試卷中都有一道“最難”的答題,歷年閱卷的經驗就是大部分的學生做了沒得分,一小部分的學生沒做沒得分,極少數的學生做了得分,這三種人被這位老師概括為“傻子”“普通人”和“天才”,“總有一些題是給那些上北大清華(微博)的人做的,你如果不是天才,那么最優的方案就是不做它”。

那年理科綜合的最后一題正是這樣,我自認還是理化學得不錯,看了那道題后我還是選擇不做,果斷放棄這道27分的大題,而用這段時間詳細檢查了前面題目的答案。那天出考場,談及這道題難解的種種陷阱,一個同學卻興奮地說其解出來了,這曾讓我當時無比郁悶。而在出分數后,300分的理綜我拿到253分,而那位同學只拿199分,問及班里學習最好的同學,她詳解了那道題,只在最后幾步出了計算錯誤,費了很多心力但結果是只拿到2分。

與其去猛抓獲取不是你的那些,不如緊緊握住已獲得的,高考如是,生活如是。

馬芳

2001年在江蘇省參加高考,見識有女同學打針推遲例假到來等備考“百態”

平靜之下的“高考百態”

2001年7月,我在江蘇省北部的一個縣城參加高考。當時,小城里的合歡花開得恬靜美麗,為畢業季增添了些浪漫和別離的愁緒,但緊張的氣氛還是彌漫校園。

我們期待著高考的到來,高考的結束就意味著“解放”。“解放”前些天,我們主要是在自習,不時有同學被老師或家長從教室里叫出去。來到學校看望住校生的家長越來越多,有的家長送來營養品,有的家長帶孩子下館子,還有的家長特地在考點附近租下了帶有空調的賓館,接了孩子提前去適應著。為了備考,一些女同學還通過打針或吃避孕藥推遲“大姨媽”的到來,這在當時的我們看來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對于我們這些住校三年的非縣城籍學生而言,高考帶來的唯一好消息是食堂的飯菜前所未有地豐盛。我們之中的大多數,像往常一樣住在十人間的集體宿舍里,沒有風扇,睡前一邊聊著天,一邊扇著扇子或者書本睡去。高考結束后,很少有家長在考場守候,住校的同學們回宿舍收拾行李回家。畢業后,大家的聯系方式基本只有畢業紀念冊上留下的家中電話,沒有一個同學有手機,不到一半的同學會上網,一個班級只有個別愛玩的男同學有QQ號。后來,一半以上的同學再也沒有見過。

[高考故事:那些年我們一起考的高考(2)]相關文章:

1.

2.學生決戰高考的口號

3.高考的心得體會

4.全城高考的讀后感

5.關于高考的勵志散文

6.奮戰高考的勵志句子

7.迎接高考的勵志句子

8.關于高考的祝福語大全

9.關于高考的教育工作計劃

10.適合高考的勵志句子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 午夜性刺激在线看免费y | 亚洲有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