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文言文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是個難點。文言文教學故事化、文言文教學趣味化,可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達到文言文教學的目的。
初一學生,特別是語文基礎差的學生,一說到學文言文頭就大,認為學文言文跟學英語一樣難,對學習文言文沒興趣。于是遇到學文言文就沒精打采,更甚的就干脆學其他的科目,大大影響了文言文的學習,更不用說在教學中讓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獨特魅力了。為此,設計初一淺易文言文教學時,應著重于興趣的培養,力求讓學生在掌握語匯的同時,消除對文言文的畏懼感,將文言文與白話文等同看待,同樣從中獲得獨特的感悟和審美。那么,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呢?下面就來談談我的點滴經驗:
一、章回故事式教學法
文言文本故事性強,大多文章都敘述一些比較生動有趣的故事。或是英雄故事,如《木蘭詩》敘述的是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或是人物傳奇故事,如《口技》敘述的是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現了一位口技藝人的高超技藝,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這一傳統民間藝術的魅力;或是神話故事,如《夸父逐日》敘述巨人夸父敢于與太陽競跑,最后渴死,他的手杖化為桃林,表現了夸父無比的英雄氣概;或是聊齋志異,如《狼》寫的是兩只狼與一個屠戶之間的一場較量,狡詐的狼想吃掉屠戶,卻最終雙雙斃命于屠戶的刀下,故事情節環環相扣,緊張曲折,或是名人軼事等,故事性強,對學生很有吸引力。在講授這類課文時,可以采用章回故事式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能有效的講授文言文。
所謂章回故事式教學法,就是根據故事情節把課文分成幾回來講,象古代小說那樣分章分回講述,學生較感興趣,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教學目的。如我在講授《傷仲永》一課時,是這樣來設計教學的:
(一)設置懸念,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想不想天生來就很聰明呢?天生聰明是否意味著以后不用學習也一樣聰明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這個問題的故事,欲知故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板書課題《傷仲永》。
(二)解題
引導學生結合注解理解標題,提問,導入學習正文。仲詠是一個聰明的人,那么作者為什么要嘆惜他呢?請聽下回分解。
(三)
引導學生朗讀課文三遍(范讀、齊讀、自由讀)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導學:通過朗讀同學們一定很想知道這個故事,請聽下回分解。
引導學生結合注解疏通第一段,重點理解下列字詞:世隸耕嘗書具異焉旁近自為其名收族自是文理邑人稍稍賓客乞
利其然扳環謁
概述第一段的內容,導入下文。通過學習第一段,同學們知道傷仲永小時候很聰明,五歲能做詩,指物做詩立就,且紋理皆有可觀者。這么聰明的人父親卻不讓他學習,那么他后來怎樣了呢?請聽下回分解。
引導學生結合注解疏通第二段,重點理解下列字詞:先人稱泯然眾人矣
概述第二段的內容,導入下文。第一段講的是仲永十二三歲時,才能不如前時之聞,到了二十歲左右時,泯然眾人矣。仲永是一個很聰明的人,為什么會成為一個普通人呢?請聽下回分解。
引導學生學習最后一段。范讀,學生結合課下注解疏通文意,重點理解下列字詞:通悟受之天賢于才人受于人不至彼其
小結,點明仲永泯然眾人的原因。
初一學生大都愛聽故事,且百聽不厭,這樣的教學設計,學生興趣盎然,注意力集中,輕松地學到了文言文,較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二、趣味教學法
對于故事性不強的文言文,如《詠雪》,教學時可加進一些有趣的內容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如在教學生朗讀理解課文內容這一環節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先不動聲色地講因斷句不當而鬧的笑話,這樣學生們就深刻體會到斷句在朗讀中的重要作用,意識到停頓不當,不僅影響對句義的理解,還會鬧笑話,學生就會有興趣聽,達到了培養學生斷句的意識和增強斷句的能力,更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三、成果作品展示教學法
對于學生理解有難度的內容,教師要因勢利導,運用靈活的教學法,讓學生在快樂之中學習文言文。如,備《核舟記》時,考慮到直接講解,學生理解內容的效果不好,可設計:先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制作核舟的模型并在課堂上展示作品,然后組織學生評選出最佳的作品,之后再引導學生學習課文。這樣,學生有了主動學習的欲望,就會專心地聽講,認真地學習,很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文言文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是個難點。文言文教學故事化、文言文教學趣味化、可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達到文言文教學的目的。
李元法
[論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相關文章:
1.深慮論的文言文翻譯
10.高中如何學好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