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桂軍 高媛媛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小說知識點回顧 2.理清小說的情節結構,并概括故事情節,
3、理解敘述手法的運用
4.初步認識祥林嫂這一人物形象 教學重、難點: 1、理清小說的情節結構,并概括故事情節, 2、理解敘述手法的運用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學生誦讀法 多媒體的使用
教學過程:
導入:
今天我們跟隨魯迅的文字,回到20世紀初的魯鎮,關注一下農家女子的命運。
文學常識
1、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小說的情節結構一般分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
2、
魯迅的《祝福》是我們在中學階段所學魯迅小說中唯一一篇選自《彷徨》的。
魯迅的小說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精神;他學習西方小說結構經濟、靈便、多樣的優點,打破中國傳統的章回小說單一的形式,創造了中國現代小說的新形態。魯迅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文學大家,為中國現代文學的藝術殿堂塑造了第一批不朽的典型形象,如阿Q、閏土、祥林嫂、呂緯甫、子君、孔乙己、四銘等。
他被譽為“民族魂”。
3、《祝福》的寫作背景。
《祝福》通過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國的社會矛盾,深刻地反映出舊社會中千千萬萬勞動婦女共同的悲慘命運:肉體遭受壓榨、蹂躪,精神也受到摧殘和毒害。魯迅通過祥林嫂的故事所顯示出的摧殘和殺害勞動人民的有形和無形的刀子,有些也正屬于魯迅所要探索和要改造的“國民性”,其實所謂“國民性”正是長期封建統治造成的。作者懷著對勞動人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揭露吃人的社會制度和舊禮教的罪惡,以喚醒人們來“掃蕩這些食人者,掀掉這筵席,毀壞這廚房”(《魯迅全集》第一卷《燈下漫筆》)。
1956年,為紀念魯迅逝世20周年,北京電影制片廠經夏衍先生改編后,將《祝福》搬上了銀幕。
檢查課前預習
1.下列詞語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監生(jiàn) 寒暄(xuān) 間或(jiān) 瓦楞(léng) B.朱拓(tuò) 鐲子(zhuó) 詫異(chà) 躊躕(chú) C.不更事(gēng) 塵芥堆(jiè) 歆享(xīn) 窈陷(yǎo) D.咀嚼(jiáo) 門檻(kǎn) 執拗(niù) 寬恕(shù) 2.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告誡 煩厭 與眾不同 尋死覓活 B.訓熟 怪訝 沸反盈天 百無聊賴 C.喧嘩 悚然 誠慌誠恐 驚慌失措 D.密籍 代勞 陰謀詭計 以逸待勞
3、寒暄 草窠 荸薺 形骸 驚駭世俗 瘦削不堪 走投無路 百無聊懶 沸反盈天
感知課文
(一)1、文章敘述關于祥林嫂的哪些事件?
(1)學生初讀文本,采用出聲讀,大約22分鐘。
(2)學生思考問題,用二分鐘,然后小組四人討論
(3)學生討論,教師總結
明確:祥林嫂--悲慘遭遇
祝福之夜, 慘離人間 外逃幫傭,初到魯鎮 被人劫回,被迫改嫁 喪夫失子,再到魯鎮 捐獻門檻,未能贖罪 逐出魯家,淪為乞丐
2、提問:本文在敘述方法上有什么特點?
討論:這種敘述方法有什么作用?
3、運用倒敘的方法一定要注意銜接,文中哪一句是在結構上承上啟下,顯示由倒敘轉為順敘的?
(二)小結
作業
1、 做完學習檢測 基礎知識梳理
2、 讀文本,找出文章中祥林嫂的肖像描寫
板書、
祝福
魯迅
祝福之夜, 慘離人間 外逃幫傭,初到魯鎮 被人劫回,被迫改嫁 喪夫失子,再到魯鎮 捐獻門檻,未能贖罪 逐出魯家,淪為乞丐
高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