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從教只有兩年多的教師,有多少教育經(jīng)驗是談不上的。但從工作的過程來看,也有許多的感觸,借此機會,我就“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一些感觸在這里簡略談談:
首先,做到堅持和有耐心
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作。不論是教學,提高學生的成績,還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都需要老師不斷地堅持和耐心的教育。尤其是對那些具有很多不良行為習慣的學生,更需要我們的耐心。對于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很多人都可能會認為年輕老師做事有激情。我想這也是有道理的。的確,年輕的老師有激情。但是有時激情也會導致另外一個不理想的結果------灰心喪氣。因為自己作為老師很有激情,花很多心思在學生身上,但看看學生的表現(xiàn)------滿不在乎的樣子,老師并未取得期望的效果。你作為老師看到他們的表現(xiàn)越在乎他們你就越生氣。這時,作為年輕老師往往會很迷茫、無奈,以致出現(xiàn)灰心喪氣的情況。所以,正確看來,教育學生是需要激情的,但更需要一種平常心態(tài),對任何學生都要持理解的態(tài)度。不過,這種心態(tài)和理解,絕不是在教師崗位的麻木和習以為常。也就是持理解態(tài)度的同時,還要堅持放手去管,想方設法去糾正學生不良的行為習慣,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尤其是對表現(xiàn)不太好的學生,更要堅持去找他們談話,明確地表明自己作為老師的立場,嚴肅地說明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以及集體生活的原則,特別強調(diào)不允許他們的種種不良表現(xiàn),同時提出針對這些同學的改正措施和希望。(舉實例:見案例1、案例2)
關于做到堅持和有耐心具體的做法有:
一是堅持一早一晚到班級檢查,主要檢查班級的出勤與紀律情況。看看有哪些同學缺席、遲到。了解情況,了解原因,缺席是因為生病或是有急事,還是無故缺席、遲到。對于普通班的學生,缺席的普遍原因是他們意志比較薄弱,早自習時往往還賴在寢室睡懶覺。當然,也可能他們在夜晚時出外通宵上網(wǎng)去了。像這些情況在普通班是很常見的。針對這種情況,班主任就應該深入到寢室,督促他們早些起來,也可以了解到學生的就寢情況。抓典型,給予嚴肅的批評,但也不能單純批評,仍要理解他們的這種行為,老師自己要做到穩(wěn)住陣腳。從理解的角度,對他們批評教育。這種批評教育要上升到一個高度,即不僅要要求這些遲到、缺席的同學早些起床,按時到校到教室,還要要求他們到教室之后要認真讀書,大聲朗讀,讓他們明確來到學校就是以學業(yè)為中心的。如果班主任堅持一段時間,這些現(xiàn)象能得到一定的遏制。整體班風會有所好轉(zhuǎn)的。
針對睡懶覺的學生,他們起來之后,應給予相應的懲罰。我的做法是------遲到的學生圍繞教學樓罰跑6圈,缺席的罰跑10圈。我想,這么冷的天,跑了幾圈,也會臉紅鼻子耳朵痛的,讓他們長長記性。這樣做,也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對我們老師來說,要堅持每天早自習及晚讀課來學校,到班級里檢查是很累的。也是不太現(xiàn)實的。畢竟,老師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為了上好課,花時間備課,出試卷、練習等等,都要花大量的時間。白天備課、上課,只有晚上有時間出試卷試題了。這樣就往往很晚才睡覺,第二天也很難早起。所以,每個星期抽出3個早自習(除值日外)到班級檢查是可以做到的,不要固定時間。尤其是天氣冷的時候,能抽出3個早自習來檢查,睡懶覺的現(xiàn)象是可以減少的。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直接觸動學生早些起來,做到不遲到,不曠課。二是也給學生這樣一個印象:既然老師都這么早來教室,何況是做學生的呢?老師這樣做可以達到以身作則的教育效果。
二是普遍老師常用的------多找學生談話。尤其找有較多不良習慣的學生談話。談話時,氣氛要弛張有度,講道理時要嚴肅,同時舉出實在的事例說明道理。談話時,要有互動和對話,好比是一場辯論賽。師生之間把道理和問題辯清楚。說清楚之后,再講些輕松的事例,達到和氣圓滿的效果。當然,要做到這個效果是需要很有耐心的。做班主任以來,我由于不夠耐心,曾經(jīng)比較偏激地體罰學生,造成極為不好的后果,直接影響到開展后面的工作。由此我認識到做班主任有耐心比有激情更重要。(舉實例:見案例3)
案例列舉:
案例1:
原高一(20)班何青山同學,男生。高一上學期開始時不太注重儀表形象,蓄長發(fā),還打耳釘。當時,一看到他的這種“打扮”,我感到非常的生氣。心里也非常的沖動,好想狠狠罵他一通,把他趕出教室。作為老師,我還是使自己的心平靜下來,然后找到他,談了將近一節(jié)課,說了許多。談話語氣和緩而帶嚴肅,主要意思有:作為學生要有學生的樣,這種打扮太有損中學生的形象,這種超前的不良打扮也是對自己不自信的一種表現(xiàn)。另外,作為純消費者,還沒有經(jīng)濟能力,學會換位思考,應該體貼父母,避免不必要的花費。好好談了之后,他態(tài)度誠懇,到星期天時就改變了原來的打扮。在后來的學習生活中,有時他仍有蓄長發(fā)的毛病,也有上課開小差的習慣,但經(jīng)過我耐心地勸導,他態(tài)度誠懇,基本能做到知錯就改。另外,對老師也很尊敬。到了高一下學期,重新組織班委時,由于他的表現(xiàn)和威信以及人緣。我滿懷信任地提他作為班長。果然,他認真負責,能起到帶頭作用,成為我在高一下學期開展班務工作的得力助手。即使有些方面做得仍不足,但經(jīng)過老師的指導,他在成績和表現(xiàn)都有較大的進步。
案例2:
曾惠同學,女生。從高二(原(5)班)到現(xiàn)在高三((10)班),都是我作為她的班主任。這位女生比較內(nèi)向,心地善良,尊重老師,做事認真細致負責。但有一個問題------她學習基礎比較薄弱,成績不理想,所以常有厭學的情緒,無心學業(yè)。有時上課會無故缺席,當時我看到這種情況,開始很不高興的,她回來之后,我也較急噪地批評她,但效果并不明顯。后來她的一位好朋友跟我說:“希望老師能好好鼓勵曾惠。”我聽了之后,好好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覺得要找到她來,鼓勵她,耐心幫助她。作為班主任的我,與她家長的溝通,希望大家一起來幫助她,鼓勵她。現(xiàn)在,她對學習的態(tài)度有較大的改觀,能主動提出一些學習問題請求老師幫助解答,人也更樂觀開朗了。
案例3:
饒濤同學,男生。從高一到高三,都在我所帶的班級學習,表現(xiàn)不是很好,上課時常常打吵,玩手機,聽音樂。高一上學期就開始吸煙等等,有較多的壞習慣。科任老師和我找他了多次,勸導他,希望他誠實,好好學習。但是,有一次,上班會課時,他又隨便打杈,我頓時徑直走過去煽了他一巴掌。他當時也很囂張,還到教務處告我體罰學生。當時,我剛剛做老師,的確有些偏激。我發(fā)現(xiàn)這樣做的效果不是很好,給后面的工作留下負面影響。直到現(xiàn)在,這位學生表現(xiàn)仍然不佳。我也只有每一次找他談話,讓他收斂起來,約束自己,學老實樣。
第二,樹立威信和做到尊重
作為班主任,樹立威信很重要。我想很多老師都有同感,只有樹立威信才更具有力量去培養(yǎng)他們的行為習慣,否則道理講得再動聽也蒼白無力。很多人認為要與學生打成一片,以期達到和諧的師生關系。當然,能做到長久的和諧是很好的。但實際上,要做到這點是不太現(xiàn)實的,尤其是在普通班。現(xiàn)在的學生都很有個性,有的也很叛逆。與學生打成一片,可能會有一時的和氣,卻可能會因為他們犯錯給予一些批評與懲罰,他們就不高興,翻臉了,賭氣了。我想,對這種是非不分的學生,我們做老師的也是很難再與他們和氣的。所以,針對具體的學生,嚴肅地講明是非,讓他們知道是非。老師應樹立起威信,寧愿讓學生敬畏,敬而遠之,這樣更有利于開展自己的工作。因此,保持師生間的距離也是必要的。重要的是對學生要有原則性。這是為學生好。我想,學生終究會長大成人的,將來會理解的。讓他們在中學時代就認識到判斷是非的重要性;讓他們在學生時代就養(yǎng)成舉止文明及具有良好自制能力的行為習慣,這些都需要老師的嚴肅和原則。
我覺得自己在樹立威信方面做得還不夠,還沒有樹立全面的威信。所謂“威信”,既要有威,又要有信。是“以威取信”呢,還是“以信取威”呢?作為班主任,能嚴格要求學生,而又因為嚴格與負責任,能讓學生覺得你這位老師是可靠的,值得敬畏的。但由于他們處于青春時期,對事情理解是片面的,對事情的態(tài)度是偏激的,也就是認為我們作為老師嚴格要求是好的,但心理卻在逆反,心仍存不服,表里不一啊。所以很多老師能做到就是“以威取信”,而要讓學生不逆反而真心欽佩你做老師的,達到“以信取威”,我還須要改善許多工作。
尊重,從內(nèi)心深處尊重學生,維護學生的自尊。當他們有不良表現(xiàn)或犯下錯誤時,比較合適的處理辦法是單獨找他們解決出現(xiàn)的問題,最好不要當眾多同學的面前批評他,給他面子。在單獨談話時,既要嚴肅又要尊重他們,不要侮辱他們。然而要做到這點,老師是需要有較高境界的。比如在課堂上,某些學生表現(xiàn)太過分,老師盯了他好幾眼,他卻仍然我行我素,無動于衷。我想,任何一個老師都會有些生氣的,這樣就很可能當眾批他一頓,否則,其他學生就會認為你這個老師太好“欺負”了。既要顧及不良表現(xiàn)的學生的面子,又不能自己被“欺負”,怎么辦?看來當老師最好要有銳利的眼睛,像鷹一般注視大地的一舉一動,發(fā)現(xiàn)有動靜時,將其遏止在最初階段。
做老師難啊,難怪有人說“老師這個行當,好漢不愿干,懶漢干不來”。
第三,做到因時制宜與適時而教
高中三年,學生會有許多的變化。每升一個年級,都會有些改變。從整體上看,高一的學生應該是最誠實的,剛進來,很多事情還不熟悉,對學習也還上進。畢竟,覺得時間還長,現(xiàn)在基礎弱,有時間把它補上去。高二時,由于學校進一步的分層教學,這時普通班的學生就更多問題了。一方面是學習成績的分化,另一方面是行為表現(xiàn)的分化,普通班兩方面的表現(xiàn)都極不樂觀。高二階段普通班的班主任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如果能穩(wěn)住陣腳,鎮(zhèn)住班級的歪風邪氣,高三的工作就更好做了。到了高三,因為時勢的緣故,很多同學會作最后的一搏,風氣會有好轉(zhuǎn)。但是,越臨近高考,有很多學生又開始放棄,開始“絕望”了。所以,作為班主任,在每個學年每個學期,都要做好應對學生在不同階段有不同表現(xiàn)的準備,即做到因時制宜。
適時而教。當發(fā)現(xiàn)某位同學有不良表現(xiàn)時,首先要讓他知道老師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他的行為。但不要急于去批評他。因為我們看到的有時并不全面,所以老師應再繼續(xù)觀察。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不論他是表現(xiàn)好還是仍有不良表現(xiàn),在合適的時候都要找到他,做一次師生之間的了解及解決問題。
以上是我在這兩年多就“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問題的一些感觸。從實際效果來看,還是不錯的。有一點可以說明的就是原來高一(20)班的學生升上高二、高三之后表現(xiàn)仍還好,表現(xiàn)很差的學生基本沒有。即使有表現(xiàn)差的,仍在我現(xiàn)在帶的高三(10)班(例如:饒濤等)。但從心里上來講,感覺到自己仍做得比較失敗,沒有從心底上感到有多快樂或者說有多少成就感。因此,我還要不斷地向工作經(jīng)驗豐富的班主任以及各位同仁學習。
2017-01-07
附:關于學校管理及教育的幾點看法
1、采取必要的“特殊教育”
教育,就是培養(yǎng)合格的公民,就是培養(yǎng)合格的勞動者。當今的教育,是大眾化的教育,針對的是蕓蕓眾生。在現(xiàn)實中,絕大多數(shù)的人應該屬于凡人,并不具備與生俱來的超能力。即使我們的學校培養(yǎng)了一大批的名牌大學生,我們?nèi)詰撜J為他們屬于凡人。名牌大學生,多數(shù)是屬于學習積累與良好習慣養(yǎng)成的結果。
縱觀歷史,古今中外不乏這樣的人:在學生時代,有很多的不良表現(xiàn),但在后來的社會生活中,卻做出比那些遵規(guī)守紀的學生更有為的成績。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杰出人物在學生時代卻往往面臨老師勸退甚至開除的情況。那么,老師對這些少數(shù)“怪人”的做法是否合理呢?我們已有的看法就是認為這種學校教育不好,方法不對。我想這種觀念我們應該改變了。其實這些怪人,在當時學校里的表現(xiàn)就是出格,就是不良表現(xiàn),至少學校無法滿足他需要的條件。讓他離開學校就是對他最好的教育與教訓,對他來說是一次激發(fā)潛能的教育。所以,他們即使離開學校,今后的人生一樣取得很高的成就。從這點來看,學校的教育應包括“開除”和“勒令退學”。學校是針對大眾的學校,應該有一個基礎的行為準則。既然這些些“怪人”有常規(guī)教育無法扭轉(zhuǎn)的不良行為習慣,不遵守基礎的行為準則,給予開除,就是給予教育與教訓。
在會昌中學校園內(nèi),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僅成績差,表現(xiàn)差,而且也談不上“怪”(前面說的“怪人”只是表現(xiàn)有些異常,但實際上更像是一位天才),而我們學校內(nèi)的這些是破壞分子,給人的感覺是他們從里到外都不像一位學生,既不單純也不誠實,其行為表現(xiàn)可以用“令人發(fā)紫”來形容。我斷定,這些人到了社會之后可能會很富有,但他肯定是不誠實、不合格的公民。學校先給予常規(guī)的教育勸導,如果沒有效果的話,那就開除他,堅決地開除他。既然他如此的不合群,不遵守集體生活的基礎準則,給集體造成極壞的影響,開除他吧,否則學校就不像學校了。特別是一些多次給予“留校察看”處分的學生,更要像送瘟神一樣把他送走。學校是培養(yǎng)有道德的公民和勞動者,既然學校用常規(guī)的方法無法扭轉(zhuǎn)這些學生的不良表現(xiàn),那就采取特殊教育,開除他吧。將其退回給家長,退回給社會,讓家庭再重新教育他,讓社會來教訓他。我們必須明確學校教育不是萬能,不是一切。學校教育并沒有讓每個學生成為合格勞動者的能力,這點我們都清楚。當然,這種做法可能有學校推卸責任的嫌疑。如果這樣認為,也是不合理的。還是那句話,學校教育不是萬能,僅僅是一個催化劑。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問題學生越多,說明問題家長也越多;問題學生越多,也反映我們的社會問題也越多越嚴重。這些家長問題和社會問題對這些學生的影響太深刻了,遠遠超過了學校給予他們的良好影響,家庭和社會讓他們?nèi)旧虾芏嗪芏嗟牟涣剂晳T。如果要讓這些學生真正洗心革面,除非他們的家長得到良好的改造以及社會問題得到逐步的解決和社會風氣得到好轉(zhuǎn)。否則,單靠學校來教育猶如對牛彈琴,癡人說夢!他們的家長得到良好的改造以及社會問題得到逐步的解決和社會風氣得到好轉(zhuǎn)是治療這些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藥方。可是,我們作為學校開得起這個藥方嗎?顯然,是開不起的。既然開不起這個藥方,而常規(guī)的教育又無法糾正他們的不良行為,那么學校為何不采取特殊教育呢?為了大眾學生的成長利益,為了凈化整個校園,為何不采取丟卒保車的做法呢?為何不把少數(shù)“毒瘤”割除,以保整體的健康呢?我想,不作為,是領導的問題。當然,這個領導包括所有的領導------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直到學校領導,換句話說凡是有權力的,都是領導。
我們開除學生的結果無非有三種:一則這些學生的確受到特殊教育的影響,接受社會教育,開始醒悟,不斷反省,不斷改邪歸正,最后走向成功,走向正確的人生之路;二則他們進入社會之后,表現(xiàn)平平,倒無違法犯罪的行為,成為一名合格的公民;三則他們有可能繼續(xù)滑向深淵,要么犯法,要么自殘。對于犯法,有監(jiān)獄和警察來處理;對于自殘,這種犯錯而承受不起教訓和挫折的學生,不自重的學生,不會成人,更不會成才。所以,他們是不值得我們同情的。
歸納起來,對于前面兩種情況,我們應該慶幸學校采取的特殊教育,對于后一種情況,我們不要自責。他們還沒有“改邪歸正”,說明社會問題得到解決,家長仍有問題;說明他們已經(jīng)“病入膏肓”了。
2、教師應多執(zhí)行
任何部門的決策也很難做到十全十美,也就是說任何一個部門的領導也不可能完美無缺。這句話在擁有眾多知識分子的學校也是通用的。承認學校領導的決策未必是高明的,但做教師卻不能敷衍了事,而要執(zhí)行。即使決策是有很多的漏洞,我們作為老師在提不出更好的建議之前,必須嚴格服從執(zhí)行,而不是依據(jù)自己的主觀和自己的立場發(fā)表斷章取義的言論。如果對現(xiàn)有的決策有意見,我們必須考慮全面,考慮客觀的環(huán)境,最好是要換位思考,同時所提的意見或建議要有條有理,最好是系統(tǒng)化,不能沒有一個所以然。
3、改變一些教育觀念
現(xiàn)在提倡素質(zhì)教育,提倡以人為本,尊重天性,教育學生要順其自然。這個說法是值得推敲的,有局限性的。社會的競爭是客觀存在的,人人都有自私的一面也是客觀存在的。現(xiàn)在的教育之所以很難執(zhí)行素質(zhì)教育的方針,是 “素質(zhì)教育” 這個理念根本不符合現(xiàn)有社會和人的發(fā)展需要。高等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和需求的大量化,這個矛盾將長期存在。還有我們本身觀念的影響,根本很難執(zhí)行素質(zhì)教育,尤其是落后地區(qū)。我們對學生的教育應基于現(xiàn)實的考慮,否則,既素質(zhì)不起來,又丟下原有好的東西,搞得不倫不類。其實,我們在提倡素質(zhì)教育的同時,恰恰反映我們學生的素質(zhì)在下降。為什么當代中國缺乏大師,而早些時候我們是從不缺乏大師的,而早些的這些大師哪個又不是傳統(tǒng)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我們需要的是磨練意志的教育,面對現(xiàn)實的教育。“不經(jīng)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尊重自然與尊重天性是對的。但面對客觀現(xiàn)實,更是對自己成長的激勵。
2017-01-08
李麗
[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班主任工作交流 (高二)]相關文章:
6.良好的近義詞
7.優(yōu)秀班主任工作經(jīng)驗交流發(fā)言稿
8.教師讀書交流課件
9.交流會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