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 組名 姓名 主備人: 授課老師:
★【學習目標】:
1、理解本文景物描寫的特點。
2.疏通文意并熟練地背誦課文。(重難點)
★【資料鏈接】
1.作家簡介(見《學習與評價》第二十一課)
2.文體知識
從文體說,本文是一篇駢體文。駢文起源于兩漢辭賦,繁榮于南北朝時期。在句法上,駢文講求對偶。句的字數以四字句、六字句為主。在聲律上,要求平仄配合。駢文注重形式美,講究辭藻華麗。駢文對唐宋以后的文學語言,特別是律詩、律賦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 【預習導學】
1. 《與朱元思書》的作者是 ,是 (朝代)文學家。字
吳興故障人。他的散文以寫景見長,有人仿效他的文體,稱 “ ”。
2.給劃線生字注音。
縹( )碧 急湍( ) 軒邈( ) 泠泠( )
嚶嚶( ) 鳶( )飛戾天( )經綸( )橫柯( )
3.通假字
蟬則千轉不窮( )
窺谷忘反( )
4.詞類活用
風煙俱凈( )任意東西( )
猛浪若奔( )互相軒邈( )
★ 【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1. 采用多種形式反復朗讀,感知課文內容。注意語氣,突出重音,節奏鮮明,速度稍緩。
2. 先自主學習,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難懂的詞語。再通過學習小組,合作探究,相互質疑解答,弄懂全篇。繼續朗讀課文,以至成誦。
(1) 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2)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 【理解課文內容】
1. 本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試在文中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2. 在課本上劃分本文結構,概括段落大意,并理清文章的思路。
3.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達方式?目的是什么?
3. 文章流露出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從文中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來?請在課文中劃出來。
4.本文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 【探究景物描寫的特點】
本文是怎樣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
★ 【拓展延伸】
閱讀天地,聆聽萬籟,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給人殷切的期盼。請仿照前兩句優美的語言,續寫兩個句子。
春,以她的盎然生機,秀麗嫵媚動人心弦。夏,以她的熱情奔放,熾熱強悍激人奮發。秋, 。冬,
★ 【當堂檢測】
閱讀甲乙兩篇文言文,完成習題。
甲: 三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乙: 與朱元思書
1.解釋句中劃線的詞語。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2)窺谷忘反( )
2.兩文寫作目的相同嗎?若不同,請你說說他們的寫作目的各是什么?
★ 【教學后記】
自我評價 小組評價 老師評價
賈海燕
[與朱元思書導學案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談中國詩》導學案
9.與朱元思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