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教材造好句,連詞成句行美文

發布時間:2016-1-1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棗陽市教學研究室   王  凱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作文也是如此。孔子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可見語言表達對于作文的重要性。然而許多初中生在寫作時,常常敘述不清楚、描寫不生動、說明不準確、論理不精辟,要么詞語匱乏,要么詞不達意。

在實踐中,我們認為:充分利用人教版教材課后“讀一讀,寫一寫”欄目,學習新詞,造句運用,是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一種好辦法。

造句,即在一定的語境中理解和運用詞語,是學習和掌握規范化語言的重要途徑,對鞏固所學詞語、發展思維有著重要作用。在小學階段,造句訓練是受教師重視的,然而進入初中后,造句卻遭到冷落,很難看到有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專項造句訓練的。在學習新詞時,教師大多只讓學生理解詞義,至于這個新詞在寫作表達、口語交際中是否運用了,卻不放在心上。初中三年所學習的近千條新詞、成語大都如過眼煙云,真正學以致用的為數寥寥。

那么,如何有效發揮造句在作文教學中的作用呢?

一、把握詞語特點,有序進行造句專項訓練:

1、緊扣詞義,造完整的句。

新課標教材每一課后都有“讀一讀,寫一寫”欄目,那里出現的大多是新詞,這些新詞匯就是很好的語言訓練資源。如:學習《走一步,再走一步》,學生新接觸了“訓誡、啜泣、納罕、心驚肉跳、小心翼翼”等詞語,教師首先要重視詞義教學,把這些詞的意思深入淺出的講清楚、講準確,把使用范圍交待明白;然后指導學生緊扣詞義,運用單個新詞分別口頭、書面造句,教師根據學生表達情況,及時反饋矯正,直至熟練運用為止。

為使學生所造的句子結構完整,避免出現病句,教師還可調換詞語出現的順序讓學生造句。如:把“訓誡”一詞分別放在句首、句中、句尾等不同位置,進行造句訓練。還有一些詞語不僅有本義,還有比喻義、引申義,使用范圍較廣,能充當多種句子成分,這時就不僅要求學生會根據本義造句,還要結合具體語境,根據其不同意義進行多角度造句。另外,還可根據句子的不同用途,把單個新詞運用到陳述、祈使、疑問、感嘆等不同句式中造不同類型句子,以達到活用新詞表達情感的目的。

對所造的句子,教師應及時指導學生作比較,比較造句的不同方式、不同效果,看哪些句子更具體、形象。對那些造的不完整的句子,提醒學生可通過擴充句子成分、運用修飾限定詞語去補充完善等。

2、多詞組合,造通順的句。

每一課所學習的新詞都不止一個,除了單詞造句外,我們還可適當增加難度,展開聯想,把幾個新詞進行組合,連詞成句,造通順的長句(復句),表達一個相關的主題。

如把“訓誡、啜泣、納罕、心驚肉跳、小心翼翼”等詞語先不按順序,優化組合,融入一段話中;然后再提高要求,教師指定詞語出現的先后順序,再讓學生按序造句。由于難度的增加,學生不僅要考慮單個詞語的意思,還要統籌考慮部分與整體的協調,考慮詞語出現的邏輯順序。這樣既訓練了他們的詞語運用能力,又提高了布局謀篇的能力。由于這種連詞成句(特別是不按順的連詞成句)造句的方式,能造出許多不同效果的優美句段,所以學生很是歡迎這種造句方式。

3、拓展思維,造精彩的句。

使用新詞,僅僅造完整的句、通順的句是不夠的,最終的目的是要造精彩的句子。

這里有兩種途徑:首先,在學生能熟練運用新詞的基礎上,要鼓勵個性化的表達,對不拘泥例句,自出心裁,巧妙運用詞語造出通順優美句子的要多加贊賞,以打破思維定勢,嘗試創新。其次,重視仿寫(因為仿寫也是造句),尤其是對課文中優美句段的仿寫。長期以來,我們忽略了課文精彩語句這一作文最有效資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師應引導學生選擇那些句式結構清晰、語言優美、難度較小的短句進行仿寫訓練;然后由句的仿寫提高到段的仿寫。如七年級上冊《紫藤蘿瀑布》、《山中訪友》等課文中就有許多優美的片斷可供模仿。仿寫前,教師要引導學生細細揣摩仿句妙處所在,擷取語言精華,推敲句式,最好下水提供范例。

另外,還可以指導學生利用這些方法進行仿寫訓練:大詞小用、仿詞、褒詞貶用、諧音雙關、反語等。由于在靈活多變的仿寫過程中不斷注入自已對新詞匯、句子的理解,當仿寫達到嫻熟的程度后,自然內化為自已的語言,也必定會有精彩的“翻版”出現,語言表達也就異彩紛呈。

二、加強指導,充分發揮造句實效:

1、造句先釋義。

運用的前提是理解,要想造出佳句,理解詞義是第一步。每造一個句子之前,教師都要直接釋義或引導學生借助注釋、工具書、語境理解該新詞的本義、比喻義、引申義,體會感情色彩和使用范圍。只有把新詞的多種含義及使用范圍熟記于心,才不會出現誤用詞語現象。

2、形式要多樣。

單一的造句形式難免枯燥,教師可采用以下方式靈活訓練:

①即興口頭表達:課堂教學中隨時接觸新詞,就應及時口頭造句。這種方式耗時少,形式靈活,見效快。

②書面表達:課后及時布置書面造句作業,在大面積造句中掌握學生運用情況,解決共性問題。

③小組合作:在小組交流中,聽其他同學是如何運用新詞的,再看自已所造的句子有哪些不足,討論切磋,合作交流,引發思維碰撞,再把優秀成果(佳句)展示共享,品嘗樂趣。

④課前3分鐘演講:每節課前規定學生運用上節課所學的新詞演講,引導他們把“說”和“寫”結合起來。為使用新詞造句演講,必然促動學生課前尋找資料,構思造句,養成運用新詞的習慣,同時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3、診斷不能少。

造句時難免出現造出病句的現象:有誤用詞語的、有成分殘缺的、有搭配不當的等。通過診斷、修改病句,師生共同分析問題所在,找出補救措施,在糾錯中提升詞語運用能力。

4、積累需加強。

造句離不開語感,語感的形成離不開積累,沒有詞語的積累,就不可能造出精彩的句子。平時要指導學生背誦課文中精彩語句,及時摘抄好詞、佳句,有意識有計劃地積累語言。隨著閱讀量的增加、詞匯的豐富,語感就會不斷加強,很多詞匯便會慢慢積淀在腦海中,日積月累,一旦需要,就會“脫口而出,信手拈來”。

5、指導應有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師要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簡到繁,有序進行造句訓練。充分利用好教材資源,養成習慣,使學生一見到新詞,就想到在寫作、口語交際中如何運用。還要指導他們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會觀察,用所學的新詞去描繪它,培養活學活用的意識。

洪鎮濤說“感受,是學習語言的前提;領悟,是學習語言的關鍵;積累,是學習語言的基礎;運用,是學習語言的目的。”實踐證明:只要我們充分認識造句在作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遵循“感受、領悟、積累、運用”等步驟,充分利用好教材,科學、有序地進行專項造句訓練,那么學生的語言一定會豐富起來,表達一定會靈動起來,我們的作文教學也會步入一片嶄新的天地!

 

肖海

[用好教材造好句,連詞成句行美文]相關文章:

1.青春美文好句摘抄

2.有關旅行的美文

3.中學生美文好句摘抄

4.經典美文好句摘要

5.美文好句摘抄加賞析

6.用好像常常造句

7.關于旅行的好句子

8.小學用好像造句

9.用好像進行造句

10.用好像來造句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综合天天夜夜久久 | 日韩国产欧美一二三区 | 丝袜美腿精品国产一区 | 亚洲高清乱码AV在线播放 |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 婷婷五点开心六月综合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