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貫徹創新精神(教師中心稿)

發布時間:2016-8-1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蘇州工業園區星海學校     許國慶 

   

        江澤民在新時期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說:“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運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弊鳛橹袑W教學的主體,語文教學對于創新精神的培養也有著超出其他學科的優越之處。其一,進行語文教學的語言本身是思維的工具,語言與思維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系。其二,語言能將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完美地結合,使左右腦得到協調的發展,有利于創造思維的形成。事實上語文學習也是一件十分愉快的有趣味的富有創造性的腦力勞動。一些國家(例如英國)的語文課程標準規定,要提供機會指導學生“體會到寫作本身也是一項讓人愉快的經歷”,“是一種享受”, “應鼓勵學生做充滿熱情的獨立的反思的閱讀者”。(錢理群《以“立人”為中心》) 再說,語文學習對一個學生健康人格的養成其作用也是十分突出的,創新精神也是學生健康人格不可或缺的有機構成要素。日本文部省關于確認未來人才素質的第一條就是:寬廣的胸懷和豐富的創造力。美國的《2000年美國教育戰略》中第二條是:能創造性的思考,具有想象力。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將創造性人格的培養放到了最突出的地位。而我國現在實行的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根本核心也就是“注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九屆人大二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的根本途徑,就是讓學生參與到創造活動中去。語文教學的創造活動除了廣泛意義上的作文活動外,事實上閱讀教學更是一種經常地有效地提高學生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途徑。閱讀,它是一種復雜的智力活動,正如顧黃初先生說的:“閱讀,是人們通過語言符號(文字)的辨識、感知、理解,從中獲取知識、信息,進而充實自己的知識庫存,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的語文行為和心志活動!保ā堕喿x教育學》序)而閱讀教學則是完成這種復雜的智力活動的手段和過程。為了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我注意做了下面這幾個方面。 

一、轉變閱讀觀念 

  語文教學的改革,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改革閱讀教學。語文教學長期以來造成的“少慢差費”的現象,主要表現在閱讀教學效率不高上。學生被動地獲取知識,限制了學生的思考范圍,更難于發揮和培養學生的自覺能力和創造能力。為此,語文閱讀教學,應該把著重對課文內容的講解、分析作為教學的主要任務轉化到對閱讀材料的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上來,只有這樣才是抓住了語文閱讀教學的“牛鼻子”,語文也才能真正姓“語”。學生也只有通過這些訓練,才能掌握基礎知識并轉化為能力。語文的閱讀教學,其主要目標不應該是對文章本身的解析,更主要的是通過對文章的閱讀,加強學生語言和思維的訓練,通過讀熟以至背誦課文,積累語言材料,培養語感,使閱讀文本典范、優美的語言和文章本身的邏輯思維規律 “內化”為學生的語言和思維,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語言素質、語言能力、思維經驗和審美情趣,并養成一種自己的“語文行為和心志活動”。當然,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內容的講解、分析要精要,要為培養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訓練服務,那種脫離語言和思維訓練的空洞的說教、煩瑣的分析必須摒棄。我們要克服形式主義,提倡樸實的教風,在課堂上騰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分析自己理解,并形成自己的見解。所以,在課堂這樣一個特定的空間里,老師作為教學的主導,就要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從心理上認為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并且要力求學生自己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獨立克服學習中的各種疑難問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參與性,導之以法,造就自主精神,更要鼓勵求異,培養創造新。語文閱讀教學最忌古板保守,對學生提出的出乎老師意料的新的見解,要積極鼓勵,或者組織學生大家討論,看這種見解是否正確,若言之有理能自圓其說的就應該大膽肯定,若失之片面或錯誤的,則予以糾正。例如,在教學《項鏈》一文時(這堂課曾獲蘇州市語文評優課一等獎),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是在一種“自讀提示”的思維定式下展開的:主人公瑪蒂爾德是一個小資產階級婦女形象,她向往豪華、舒適的生活,愛慕虛榮,并為此而付出了十年的青春作為代價。 但個別同學卻認為,瑪蒂爾德丟失這串項鏈,丟得好,這一丟不應該是她的人生“悲劇”,倒是使她從艷羨上層社會生活的虛無飄渺的夢幻里回到了現實生活之中,開始其自食其力的“誠實的”勞動,“顯出了英雄的氣概”,這對她來說實在是一次人生的飛躍,是一次“新生”。對這樣的來自于文章本身的看法,老師就應該積極鼓勵。 

二、改革閱讀方法 

  有了閱讀觀念的轉變,如果沒有閱讀方法的改革,那么,閱讀教學仍然很難走出一條創新之路。只有掌握了合理的科學的閱讀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閱讀能力。閱讀方法很多,它包括精讀、略讀、速讀、跳讀,以及查閱參考資料,使用工具書和正確處理提示、注釋、及思考練習的方式方法,閱讀時思考分析,歸納總結,正確的理解讀物的內容與形式,把握文章的中心等等。葉圣陶老先生說過,所謂良好的讀書習慣就是“自己能夠讀,自己喜歡讀”(《葉圣陶語文教育論文集》)。如果學生都“能夠讀”,而且“喜歡讀”,那便達到了中學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在針對不同的課文進行教學的時候,不求面面俱到,而是認真找準每一篇課文的閱讀教學的“切入點”。譬如,我在執教《祝!愤@一課的第一教時時(這一課曾被評為江蘇省高中語文評優課一等獎),考慮到整個單元的教學目標,聯系《祝!愤@篇小說的特定內容,要求學生明確理解“作品的典型環境”。由于這是一篇中學教材里最長的課文,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對文本的理解,確實很是棘手。于是我請學生從“篩選文章的重要信息”這一“切入點”著手,采用“速讀”的方法, 閱讀課文,篩選信息,理解《祝福》的典型環境。學生在這樣一種明確的讀書目標下面,快速地閱讀課文,就比較容易地獲得了這樣的“信息”:魯鎮是一個在封建迷信、封建禮教嚴重毒害、束縛下的封閉的農村社會,生活在這樣的社會里的人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那樣的涼薄和冷漠,這是在當時特定的時代背景下的一個典型的“社會縮影”。這些“信息”都是學生自己從文章里面獲得來的,不是老師“灌輸”的,學生自然就接受了。如果我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那么只好從當時的社會背景講起,對閱讀材料作煩瑣的分析,把課文內容一一解剖并條例化,幫助學生來理解魯迅所刻畫的“這一個”典型環境,至于說學生到底理解得怎么樣,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能力有沒有得到提高,那是不管的了。這樣“長此以往”,學生何來創新意識、創新精神? 

三、開拓閱讀途徑 

  在加強和改進閱讀教學的同時,我們還應重視開拓學生的閱讀途徑,指導學生堅持課外閱讀,積極引進閱讀新材料,及時把最新的信息教給學生,還可以抓住社會熱點問題讓學生來討論,最好是把教材中的文章和社會熱點結合起來。比如,在學完散文單元后,就請學生對社會上有關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和素素、黃愛東西等的“小女人散文”這兩種絕然不同風格的文章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就督促學生利用時間在課后去看看這種散文,否則也就無從談起了。有時,我利用一些文學性強的課文,介紹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詩歌散文或小說,進行閱讀鑒賞。這樣適當的“外延”到課外生活中去,就可以拓寬學生的認識思維,陶冶學生的情感,并養成自覺的需求,更主要的還可以引導學生對社會的關心,對人的命運的關心。 

  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補充和繼續,是閱讀能力的必要部分,更是學生的最終目的。對于學生的課外閱讀,教師要加強指導,把它納入自己的閱讀教學計劃中來,而不能放任自流。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一是向學生推薦讀物。讀物除了思想性藝術性的要求外,還必須考慮它對學生有多大的潛在意義和實際意義,這不是一味地迎合學生的口味,而是尊重他們的審美需求,否則,作為閱讀主體的學生就會對讀物產生抵觸情緒,當然也就達不到閱讀的目的了。所以,我們在平時,特別是在寒假和暑假,都會向學生開具一張“推薦書目”,有的還要求學生寫出讀書筆記。這樣做法,很受學生的歡迎。二是組織一些集體活動,為學生課外閱讀創造條件,并給予鞭策。再如組織學生適當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了解社會,并學習運用語文能力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像開展社會規范用字調查等活動對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幫助。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們還通過撰寫書評、影評,出版墻報、板報,自編小報,開設“時文選讀”等語文活動,促使學生關注當今改革、開放、競爭的社會現實,讓學生感受時代氣息,縮短教材與學生的心理距離,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開闊學生的視野,了解當今社會最新的科技信息,培養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營造一種有利于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的氛圍。 

         為了拓展閱讀教學的創新效果,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閱讀教學中引進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必將大大加快閱讀教學與創新精神的聯姻。多媒體技術傳輸信息的大存量化和人機交互界面的自由交流信息的功能,使文字、圖像、聲音三者之間的配合可以更為豐富、完整,受傳者理解更為準確、全面,記憶更為深刻、牢固,可以大大增強閱讀教學的學習興趣,學生可以在一個更富表現力、真實感更強的環境里,體會到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就為有效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增強記憶力,提高語文閱讀效率,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提供了更為理想的條件。譬如,在教學《我國古代的車馬》一文時,由于學生對古代車馬的空白認識,很難讓學生真正的掌握這一知識。而清華大學的“洪恩軟件”(www.hongen.com)中就有動態的課文多媒體教學軟件,學生在電腦上邊學邊看邊動手,就很實在的掌握了這一知識,更為學生自己的學習和創新提供了示范,有的同學課后就產生了制作課件的想法。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在閱讀教學上的前景是非常廣泛的,它不僅可以為教學提供并展示各種輔助所需的資料,還可以為閱讀教學創設模擬各種情景,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的理解閱讀材料的內容,促使他們的心理技能全面和諧的發展,開拓學生無限的想象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人類在進步,社會在發展,這就需要我們的教學不僅教得要有數量,要有質量,更重要的還要充分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精神是人的創造力發展的靈魂和動力,從創造力富有成果的表現來看,創造力是教育、培養和實踐的結果,我們的教師都要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思維,營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為學生的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在閱讀中獲得新知,在閱讀中進行創造。布魯納說過:“所謂知識,是過程,不是結果!蔽覀冊谶M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進一步地研究和加強閱讀與創新的關系,注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科學合理地利用教材,關注周圍的生活,真正讓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使學生有效地獲取知識,學會方法,追求開拓,成為一個適應新世紀的富有創新精神的有用之才。 

                    

                                                          

                                                        2000年3月5日 

  

[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貫徹創新精神(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教師教學中心得體會

2.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論文

3.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4.教研論文:論新課改下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活動

5.教育論文淺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評課

6.《活著》語文閱讀及答案

7.小名語文閱讀題及答案

8.《社戲》語文閱讀及答案

9.過去的年語文閱讀答案

10.《朱買臣》語文閱讀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熟女50岁一区二区 | 性做久久久久久 |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 午夜男女爽爽爽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在线 | 天堂AⅤ日韩欧美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