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語段壓縮的原材料文字及信息量較多,而答題時卻要求用極少的文字(一般10-25個字之間)來概括其主要信息。因此,答題往往感覺這類題目難度較大,且無規律可循。其實,只要避免一些常規性的錯誤,這類題目得高分并不難。
★技巧指津
(1)擬寫一句話新聞或標題新聞:
要把握語段語意,從中篩選出關鍵信息(讀者最關心、最有新聞價值的內容),然后用簡明的語言把它表達出來。①主體事件名稱+②(必要的)時間(重要的高精尖科技實驗時效性很強,有時要落實到分秒)、地點③主體事件目前的狀態、結果、趨勢(即人們最關心的新聞點)
(2)擬寫新聞標題:
新聞標題提挈全篇、濃縮文意,必須簡潔、確切、醒目,即要用簡明的語言概括出所報道的主要內容,點明其意義并要求富有吸引力。擬寫新聞標題,不但要突出主題,內容上也要扣住文段中心,而且還要使標題醒目,引人注意。因此,好的新聞標題,往往用詞別具一格、結構工整,善于使用修辭方法等
(3)擬寫新聞導語:
要把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用最簡明的話在開頭一段中加以表述,它是為了讓讀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整個消息的情況與結局,這是新聞的特殊格式。
標準新聞導語一般包括:①新聞單位名稱+②消息發出地名稱+③發出時間+④主體事件+⑤(主體事件發生的必要的)條件或原因+⑥主體事件的簡約過程+⑦狀態、結果、影響或發展趨勢說明:如果試題材料不包括前三項相關材料,前三項內容可取舍;④⑤兩條可互換位置;⑥中的過程要句子、話完成,如果字數要求極嚴,可以用主體事件名稱帶出過程。
(4)一般性新聞材料的壓縮:
對于一般性新聞材料答案應包括:①(必要的)時間、地點+②事件發生的原因、背景或其它條件+③事件發生過程的主要步驟名稱+④事件過程的結果、影響或發展趨勢。
例題1:且看下面兩則材料:
材料一 將下面一則消息壓縮為一句話新聞。(不超過22字)
最近,在安徽樅陽縣湯溝鎮出了一樁新鮮事,全鎮有九成農民在建造新房時,還建了專用的書房,添置了書柜、寫字臺等,為孩子們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該鎮農民深深懂得:醫治貧窮先要醫治愚昧,醫治愚昧必須重視文化。過去,許多農民種莊稼、養魚蝦,吃盡了缺少文化、不懂科學的苦頭。他們讀不懂書報,掌握不了新技術和市場信息,無法提高產量和經濟效益。因此,他們逐漸注重智力投資,決心把子女養成有文化、有道德、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一代新人。
材料二 閱讀下面的材料,依材料擬一條一句話新聞。(不超過15字)。
北京市公安機關在追逃專項斗爭中,采取“網上作戰”等高科技手段和對在逃人員的分級督捕,自7月1日至8月2日,將211名在京作案后逃跑的犯罪嫌疑人緝拿歸案,據介紹,按照中央政法委和公安部的部署,北京市公安局自5月份開始對全市1990年以來的負案、批捕、扣留在逃犯罪嫌疑人和從監管等場所逃脫的犯罪嫌疑人和罪犯,進行了全面調查,將查出的1000余名在逃人員的情況全部輸入計算機上網,并與公安部聯網。
下面看看做這類題目時常犯的一些錯誤:
一、壓縮后的句子缺主語(即陳述對象)
例:1注重智力投資,蓋新房時建書房。(材料一)
2使用高科技,犯罪分子無處逃。(材料二)
分析:新聞往往告訴人們什么地方(什么人等)發生了什么事,且壓縮后的句子常采用“主謂”式,因此句子的主語(即:“什么人”或“什么地方”)必須要點明。例1中誰“蓋新房時建書房”呢?例2中什么人“使用高科技”?不說清楚就失去了新聞本身的意義。
二、主語(陳述對象)不準確
例:3安徽農民建書房,注重智力投資。(材料一)
4湯溝鎮農民建房時蓋書房,成為培養四有新人的典范。(材料一)
5公安機關對在逃犯“網上”督捕。(材料二)
分析:這三個答案雖有主語,但很不準確:例3主語范圍太大,易讓讀者誤認為“安徽全體農民”都“建書房”;例4主語范圍太小:“湯溝鎮”名不見經傳,誰知道它在何省何縣呢?例5的毛病也是主語范圍過大,讓人誤以為“全國公安機關”都網上督捕逃犯。
三、主要信息(指事件或行為)概括不準
例:6安徽樅陽農民重視文化從孩子抓起。(材料一)
7北京7月份緝捕逃犯200余名。(材料二)
分析:新聞壓縮成一句話后,這句話一定要有具體事件,且要突出其最主要的信息(即新聞最想告訴讀者的信息)。例6的錯誤之處在于沒有具體的事件,例7的不足之處是沒有突出最主要的信息--“網上”。(或“高科技”)
四、直接抽取一句話作答
例:8安徽縱陽縣湯溝鎮農民蓋新房時建書房。(材料一)
9北京公安機關網上追捕逃犯。(材料二)
分析:一則新聞,負載的信息往往不止一個,答題時,最好既突出最主要的信息,又能盡量增加一些次要信息,以便答案完整;而直接抽取一句話作答,信息量往往不足。因此,最好的做法是以一句話為主干,在這個主干上增加其它位置的信息。上兩例可改為:a.安徽樅陽湯溝鎮農民重智力投資,蓋新房時建書房。b.北京公安機關網上追逃成果顯著。
五、答案超字數
例:{10}北京公安機關采取高技術手段,緝拿犯罪嫌疑人歸案。(材料二)
分析:原材料明明要求“不超過15個字”,該生卻用了23字(標點在內),未按要求去做,得分顯然要大打折扣,因此需要進一步壓縮。
綜上所述,新聞類語段壓縮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句子一般采用主謂句。
2.主語(陳述對象)必須存在且要準確。
3.一定要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指事件、行為)。
4.在字數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多負載信息。
5.連同標點在內,千萬不可超字數。
壓縮語段的關鍵是分清主次,語段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這主要內容又由哪些主要因素組成,只有這些東西搞清楚了,壓縮時才不至于胡子眉毛一把抓,甚至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壓縮語段的步驟:
①弄清題目要求,看它要求我們怎樣壓縮,有些什么具體要求。
②仔細閱讀原文,把握原文的中心。
③分析原文的內容要點,看它到底說了哪些內容。
④根據原文的中心,分析原文哪些內容是應該保留的,哪些可以舍去。
⑤根據字數要求,對保留的內容進行文字上的加工,使其語言規范,文氣貫通,能準確體現原文的中心,這就是我們需要的答案了。
例題2:下面是發掘杭州雷峰塔地宮的一段報道。請將關于地宮開啟過程的文字進行壓縮,不出現具體時間,不超過35個字。
上午9時整,考古隊進入現場開始發掘。打開地宮并不容易,直到9時45分,考古人員才將壓在地宮洞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開,露出93厘米長、13厘米厚的大理石蓋板。蓋板上沒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員在紫紅色的泥土中發現了10枚唐開元通寶銅錢。10時5分,蓋板基本清理完畢。10時30分,蓋板繪圖完畢。11時整,蓋板還沒有打開,發掘現場發現越來越多的錢幣。11時11分,最激動人心的時候到了,考古人員開始用撬杠撬開蓋板。11時18 分,考古人員翻開大理石蓋板,地宮口終于打開了!
解析:此題對壓縮有具體的要求:①將關于地宮開啟過程的文字進行壓縮,②不出現具體時間,③不超過35個字。解題時,首先找出有關開啟過程的內容,然后對這些內容按題目要求進一步分析處理,最后組織答案。對于“開啟過程”而言,主要有四個要點:①移開巨石,露出蓋板;②清理蓋板;③繪圖;④撬開蓋板,打開地宮。答案中這四個要點是不能少的,當然它們的順序也不能變更。
綜合思考后答案便為:移開地宮口的巨石露出蓋板,清理蓋板并繪圖,撬開蓋板打開地宮。(或:先移開地宮口的巨石露出蓋板,然后清理蓋板并繪圖,最后撬開蓋板打開地宮。)
例題3:根據信息產業部在新聞發布會上所傳出信息的要點(包括價格變動狀況),擬一條一句話新聞。(不超過22個字)
今年2月28日上午,信息產業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傳出信息:從3月1日起,在基本不增加用戶負擔的前提下,電話通話費每三分鐘低于0.16元的,調整到0.16元;高于0.22元的,降到0.22元。固定電話初裝費指導性標準降為500元至1000元,移動電話入網費指導性標準降為500元至1500元;住宅用戶同址安裝兩部以上電話,從第二部起不再收取初裝費。與電信收費標準進行結構性調整的同時,郵資也進行了調整:平信、印刷品今后按本埠與外埠區別收費,不超重的本埠平信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60元,外埠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80元。
解析:解答此題也需要一定的外圍知識作依托。這些外圍知識便是“一句話新聞”。一句話新聞,也叫標題新聞,是最簡潔的新聞。它采用標題新聞的語言表達形式,用一句話來完成一篇新聞稿件的報道任務。形式上它可以是單句,也可以為復句,一般以單句為主。內容上,由于它要完成一篇新聞稿件的報導任務,因此一般包含新聞作品的五個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包括經過、結果)和原因,也就是常說的“五個W”(when、where、who、what、why)。當然,在實際操作中,這五個要素不一定都要出現,特別是時間和地點這兩個要素。一句話新聞常采用主謂句的陳述形式。
本題材料中,“與電信收費標準進行結構性調整的同時,郵資也進行了調整”這個過渡句很重要,它交待了材料的陳述對象--電信費、郵資,及它們怎么樣--調價。調價的情況又怎么樣呢?由于受字數的限制,不可能將價格變動的具體情況寫進去,只能根據材料中出現的數字進行概述。當然,材料中“3月1日起”,這條信息很重要,答案中應包含這條信息。綜合考慮后,答案為“電信費、郵資3月1日起調價,價格有升有降。”或 “3 月1日起電信收費標準有升有降,郵資上調。”
例題4:用一句話概括下面一段文字所表達的觀點。(不超過15個字)
利用電腦網絡,人們可以進行經貿洽談,發布產品信息,進行異地購物,大容量通信,與朋友聊天,查閱資料。但也有人利用電腦網絡具備的多媒體功能,傳播不健康的圖文信息,對青少年身心造成危害;再加上網上沖浪極易使青少年上癮,影響學業;另外,電腦網絡也容易遭到“病毒”、“黑客”的襲擊,從而泄露政治、經濟、軍事機密,造成工作系統的癱瘓。
解析:此題要求用一句話的形式從表面的繁雜的內容中概括出抽象的觀點,概括觀點和概括主要內容是兩碼事。此材料的主要對象是“電腦網絡”,內容共兩層,第一層談的是電腦網絡給人們帶來的好處,第二層談的是電腦網絡存在的弊端,因此答案可為:電腦網絡有利也有弊。如果概括成“電腦網絡的利與弊”,那就錯了,因為這是概括了主要內容而不是材料所表達的觀點。
林琳
[新聞類語段壓縮 高考復習(高三)]相關文章:
2.初中優美語段摘抄
3.高中優美語段摘抄
4.優美語段摘抄匯集
6.摘抄優美語段大全
7.學生摘抄優美語段
8.英語段落摘抄
10.優美語段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