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網友“王震53”發微博稱,榆林市榆陽區補浪河鄉中心小學一班主任,在給學生晨晨(化名)填寫素質教育報告單評語時,內容中竟然有4個錯別字。昨日,晨晨的父親看到孩子的素質教育報告單時,也感到非常吃驚,班主任寫的評語怎么會有那么多錯別字呢?這樣的老師教學生讓人怎么放心?
家長:教語文的,咋寫那么多錯別字
昨日下午4時許,在晨晨家中,茶幾上放著晨晨的素質教育報告單,還有幾本寒假作業。“孩子把素質教育報告單拿回來時,我看到班主任的評語中竟然有4個錯別字。”晨晨的父親王先生說,晨晨的班主任是教語文的,怎么還會寫那么多錯別字?
在晨晨的素質教育報告單班主任評語欄中寫著:“你是一個玩(頑)皮的孩子,學習上注意力不夠集中,能團結學習(生),參加各種活動,希望今后多煉毅(意)志,增(爭)取有更大的進步。”其中“毅志”原寫為“意志”,后又涂改為“毅志”。
據王先生稱,晨晨8歲,讀二年級。“聽晨晨母親說,以前去給晨晨開班會,許多家長都說自己家孩子語文學得不好,不知道是自己孩子笨還是老師教得不好。”王先生說,直到現在,晨晨還不會讀寫拼音,“這樣的老師,怎么能教好學生呢?這不是誤人子弟嗎?”
那么,其他同學的評語是什么情況呢?記者聯系了晨晨同班同學小明(化名),其家人稱小明跟隨父母去了西安,素質報告單不知道放在哪兒了。記者又多次尋找其他同學及家長,但由于現在放假,許多學生都外出了,未能聯系上。
班主任:學生太多,可能是筆下之誤
任老師是二年級(2)班班主任,聽到自己寫的評語中有錯別字時,他解釋稱,在寒假放假的時候,需要他親自給每個學生寫評語,學生太多,加之當時受到身體的影響,才導致了在評語中出現了錯別字,嚴格來說是筆下之誤。
據了解,任老師今年45歲,大專上的師范類專業,畢業后,就回到了鄉上以民辦教師身份在補浪河鄉中心小學教學,后來通過榆陽區的考試轉為公辦教師。“直到現在,自己已經教了22年的書了,2005年開始進修本科,2009年取得本科畢業證書。”任老師說,去年自己身體一直不舒服,堅持帶病給學生們上課。
對于此事,補浪河鄉中心小學馬姓校長稱,任老師是一位知識相對淵博的老師,是學校一名老教師,在藝術、地理等方面相對擅長,曾經教過英語、歷史等科目。“對于任老師在素質教育報告單評語中出現錯別字一事,我不清楚,會盡快與任老師取得聯系,了解此事。”馬校長說。
[語文老師寫評語現4個錯別字,回應稱因學生]相關文章:
1.寫小學生期末評語
3.學生周記評語怎么寫
6.學生個人評語
7.學生期末評語
8.學生個人操行評語
10.學生期末評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