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喜與憂

發布時間:2016-3-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喜與憂

內黃縣高堤一中:   周紅霞

語文學科是一門具有濃郁的美育特色的課,語文課本上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量、飛揚著靈性的小說散文,一首首或清雅或激昂或含蓄的詩歌,既有知識之美,也有情感之美。然而,由于受語文傳統教學方式和方法的制約,常常使許許多多本來美不勝收的語文教學變得死氣沉沉,枯燥無味。計算機多媒體的出現,其強大的超文本功能,多渠道的信息傳遞方式,對語文教學舊有的模式提出了挑戰,為現代語文教學帶來了無限生機。這種新的技術手段、方式方法,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透徹地理解講授內容,追求“省時”、“高效”的課堂目標,確有明顯的優勢,亦為沉寂的課堂教學帶來了“清新的風”。

 一、創設情境,感染學生 

盡快讓學生進入課文所創設的情境是正確理解一篇課文的關鍵,傳統教學中通過精心準備導語或范讀課文力求達到這一目的,F代教育我們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播放一段與課文意境有關的音樂或圖像,將學生迅速帶入課文所創設的情境中。學生感知了美,就能讀書有味,讀書入情,讀書悟理。如在講授《荷塘月色》時,開頭設計的是動化的圖片,目的是把學生導入荷塘月色的意境。在傳統語文教學中,教師很難讓學生進入文學作品的意境。這點是由學生的欣賞水平,上課的專心程度,對課文類型的興趣等等多種因素所決定的,教師開頭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就難以進入狀態,也就直接影響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逗商猎律氛n件一開頭,隨著柔和的樂韻,荷葉荷花漸漸變暗,天黑了,一輪圓月冉冉升起。看著荷塘上如水的月光,仿佛思緒已在荷塘月色中漫步……學生進入了意境,接著介紹作者在那腥風血雨中的內心感受,把學生的心由舒緩而引向緊張。重點分析時,再次進入作品那“月下荷塘”“塘上月色”的優美意境,聽著播音員那抑揚頓挫的朗誦,感受著那大自然的恬靜和幽雅,更感受到朱自清那想逃避現實而最終無法逃避的無奈。情感上的或喜或悲,心理上的或舒緩或緊張,形成了課堂情緒的起伏,也吸引并打動了學生。這樣,在美的意境中,對文章的理解,從字面到內涵,層層深入,既把語句理解透了,又體會了所要表達的主題,提高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領悟能力。

二、激發興趣,寓教于樂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是推動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重要動力”。我們的語文教學,單靠一本書,一支粉筆和一張嘴,課文里面的詩情畫意很難表達出來,而且,這樣做學生聽起來乏味學起來枯燥,課堂效率很難提高。借助電教多媒體讓學生感受豐富的畫面、美妙的音樂,從而激發了他們的興趣,課堂學習氣氛濃厚,學習氛圍較輕松,興趣成了最好的老師。課堂上枯燥感和疲勞感就得到消除。

在大屏幕前,教師將傳統教學中無法展示的東西栩栩如生的擺在學生們面前,動靜結合、聲像俱佳,學生樂學,老師不累,語文課上其樂融融。此時的學生有新鮮感、成就感,因此個個興趣盎然,整個課堂氣氛熱烈,這樣有利于更深入理解課文。在講授《荷塘月色》時,運用多媒體手段,可以選取許多課堂手段無法顯現的內容。如介紹作者時,增添了朱自清像和手跡。在介紹寫作背景時,增添了朱自清在清華大學任教時的情況及他的思想狀況。為了使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有所參考,課件還附錄了朱自清的八篇名作,增加了描寫荷花的古典詩詞的賞析等內容。由此根據課文特點,抓住學生心理,用生動形象的方式使學生學得懂、學得快、學得透,真正達到寓教于樂的理想境界。

三、增大容量,長課短講

傳統的授課一節課緊緊巴巴,一篇課文至少要兩節課才能完成,長一些的深一些的甚至需要更長時間。多媒體在此則顯示了其優越性,它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板書無需再寫,問題也無需重復兩三遍,而且借助于直觀的形象,有些內容無需長篇大論,學生已了然在胸,課的容量自然加大,長課短講成為可能。這時的多媒體就像是學生和課文間架起的一條快速道、一座立交橋。

多媒體正以令人驚喜的速度走進課堂。具有藝術美的課件,可以使語文教學進入一種美的意境。從內容上說,優美的畫面、動聽的音樂、富有理性意義的內容,無疑可以給聽者帶來美的享受;從形式上說,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將教與學連成一個整體,使課堂生動活潑,教學藝術化、多樣化。它不僅可以使語文課充滿意境之美,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語文課堂的效率,同時也提高了教學質量。這些都是常規的教學手段所無法企及的,但是,這種“不著一字”(不用寫粉筆字),是否真能“盡得風流”呢?未必!畢竟它還是一種新鮮事物,在其成長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1、淡化教材,不利于學生基礎學習

語文教學是目的,多媒體是手段,手段是為目的服務的。如果讓多媒體主宰課堂,主宰學生,而忽略文本的存在。那難免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語文是文字性的東西,不讀怎能感知課文的內容,如何賞析作品語言,體會作者感情?違背以認識教材為基礎的規律,淡化教材甚至脫離教材的做法是很有害的。另外,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也會受到限制。文章所表現的內容教師已明明白白展示出來了,學生不用動腦子,長此下去想象的翅膀會不會退化呢?恩格斯曾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如果我們在語文教學中,為了教者眼中的一個“哈姆雷特”,而擊碎學生心中無數個“哈姆雷特”是不是太得不償失呢?

2、顧此失彼,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 

在多媒體主宰的課堂上,教者嚴格執行著自己預定的程序,很多時候不能有效地結合學生課堂上的實際表現,調整自己的教學程序,同時對有些步驟的導入,對有些問題答案的啟發誘導都有“引君入甕”之嫌。結果學生上課看得眼花繚亂,下課暈頭轉向,真正的課堂實效倒被放在一邊了。建構主義教學論認為:課堂應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經驗來學習,使學生從自己的經驗中學會認識并建構自己的認識,而不是被動地接受。這就是要求課堂教學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創造性的教學,要求教師也由以前的演講師、布道者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幫助者、引導著、促進者”,從而真正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權,尊重學生的興趣,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高科技的教育技術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但決不是我們的靈魂。語文教學要有自己獨立的品格,可以迎接挑戰,但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成為多媒體教學的奴隸。

3、缺少參與,不利于師生情感交流

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除了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培養外,更重要的是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這種情感的交流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通常有語言手勢、肌體動作以及神態等等。傳統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授課情況改變教法、思路甚至內容,其靈活性有目共睹,而現在的多媒體一旦設計好了程序就不能隨便改變,教師成了“播映員”,主觀能動性大大降低,更有的教師因為初學,操作起來手忙腳亂,與學生的交流也就“省”了。缺少了教師的熱情參與,既不利于學生閱讀,又增加了學生視覺上的負擔,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很不利。在課堂上,教師關注更多的是多媒體的操作,而弱化了對學生的知識掌握和技能培養的信息反饋;學生關注的是屏幕上所演示的內容,教師只是一個多媒體的操作者。

其實,有些教學內容用傳統教學手段可以使教師的喜、怒、哀、樂及情緒、情感對學生的情緒、情感的形成具有示范作用,有利于學生情緒、情感的發展,有利于師生產生感情共鳴。

總之,多媒體教學是一柄雙刃劍,它走進我們的課堂,帶給我們的沖擊和震撼是前所未有的,它大大活躍了語文課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效率,但是我們必須時刻牢記它只是語文教學的輔助手段,其最終目的是為語文教學服務的。關鍵在于,我們利用它,不能把它神秘化,看成一劑良藥,夸大它的作用,也不應排斥它,拒之門外。在教改浪潮中,要改,更要繼承,傳統教學并非一無是處,我們不應該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我們應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只有將現代教育技術與語文教學有機整合,我們才能徹底改革傳統的教學結構和教育本質,“實現一種理想的學習環境和全新的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學習方式”,“達到培養大批具有21世紀能力素質的人才的目的”。我們應該正確看待多媒體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和存在的不足,不去拒絕,不趕時髦,而是以教學效果為準繩,

揚長避短,勇于實踐,實實在在為學生負責,為學生一生負責

。

 

周紅霞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喜與憂]相關文章:

1.多媒體教學課件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2.喜的剪紙方法

3.《聞過則喜》原文及翻譯

4.憂傷的情感美文

5.形容憂愁的成語

6.多媒體課件論文

7.解憂雜貨店:何以解憂唯有自己

8.關于憂國憂民的宋詞

9.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10.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誤區論文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色综合网站国产首页 | 亚洲成A人片77777国产精品 | 色资源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在线 |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