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小說閱讀專題設計與反思
羅小平
一、本設計的篇目是人教版語文第二輪復習----小說閱讀專題。
二、本教材分析
現代問閱讀在整個中考試卷中的分值達到了近50分,幾乎達到了作文的分值,比重占到了總卷的三分之一。而小說閱讀題在現代文閱讀中又占著十六、七分,可謂是重頭戲。
三、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雖然有九年的讀書經歷,但由于年齡及生活積累的局限,又使他們對于小說文本的方方面面都難于把握。因此,教會學生如何讀小說、欣賞小說,如何準確答題,方法技巧和答題模式應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有關小說的文體知識,并在解題過程中靈活運用。
(2)掌握小說各類閱讀題的解法技巧和答題模式。
2.過程與方法
(1)在一顯身手的練習中,總結解題技法和自己的答題模式。
(2)在小說的閱讀中能舉一反三,從課內延伸的課外,熟練運用解題方法和答題模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熱愛文學、熱愛小說、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懷,豐富學生的古典文化修養。
(2)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有關小說的文體知識,并在解題過程中靈活運用。
2、掌握小說各類閱讀題的解法技巧和答題模式。
3、在小說的閱讀中能舉一反三,從課內延伸的課外,熟練運用解題方法和答題模式。
六、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同學們:現代問閱讀在整個中考試卷中的分值達到了近50分,幾乎達到了作文的分值,比重占到了總卷的三分之一。而小說閱讀題在現代文閱讀中又占著十六、七分,可謂是重頭戲。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小說的天地,去感受、去探索、去領悟吧!)
明確目標:
1、理解有關小說的文體知識,并在解題過程中靈活運用。
2、掌握小說各類閱讀題的解法技巧和答題模式。
3、在小說的閱讀中能舉一反三,從課內延伸的課外,熟練運用解題方法和答題模式。
閱讀與識記: 第一部分 小說基本知識 (1.概念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典型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2.小說的三要素小說的三要素是人物、環境和故事情節。三者中,人物是小說的核心。3.小說的類別及特點:小說的類別可分為: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和微型小說。(注:中考主要考查的是微型小說或節選內容。)微型小說的特點是:微、新、密、奇。微:篇幅微小,不超過1 500字;新:立意新穎,風格清新;密:結構嚴密;奇:結尾新奇巧妙,出人意料。它以白描為主,語言簡潔、精練。因此,微型小說具有較高的考查性,能充分體現學生的文學閱讀和鑒賞的能力。)
第二部分 小說閱讀方法技巧和答題模式
考點一 揣摩人物形象
題型: 1.結合全文,簡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是一個怎樣的人物?
3.XX有哪些優秀的品質?
解題思路:
通過人物的描寫(語言、動作、心理、肖像、細節)分析人物的性格,然后根據題目要求作答。
答題模式:
XX是一個……的人物形象。作為什么人,他怎么樣,表現了他怎樣的性格(思想品質)。
考點二 分析環境描寫
題型:
描寫了怎樣的環境?這樣描寫起了怎樣的作用?
解題思路:
1.交代人物活動的背景,寫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
2.暗示社會環境,揭示社會本質特征或展示世態風情;
3.揭示人物心境,表現人物性格;
4.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5.奠定情感基調;
6.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為刻畫人物作鋪墊、打基礎等。
考點七 品味語言特色
題型有:
1.某一詞語在文中如何理解?
2.某句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解題思路:
1.鑒賞人物語言的個性特色,以語言分析人物性格。
2.抓住關鍵詞去品味語言的豐富內涵。
3.鑒賞作者運用語言的風格。
理 論 運 用: 一試身手
仔細閱讀小說《父親的肩頭一片雪花》,運用本節課所講的小說閱讀的方法技巧和答題模式,回答問候的五個題目。
實 踐 體 驗: 小說《范進中舉》課本劇表演(注意演員對人物形象的把握)
課堂小結和作業:請同學談談在做小說閱讀題的收獲和要改進的地方
閱讀小說《鏡子》運用本節課所講的小說閱讀的方法技巧和答題模式思考回答后面的四個問題。
七、教學反思
小說閱讀專題復習教學反思,
羅小平
一部優秀小說,“總是以個性鮮明而具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給讀者審美的愉悅和啟示,讓讀者認識社會、體驗生活、感悟人生”的。 中職《語文》(江蘇教育出版社)
學生的主體性不等同于起來回答教師設計好了的幾個問題,而是要求教師“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重視學生的技能形成、能力發展和個性展示”。
馬云鵬主編的《課程與教學論》(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 題記
我的這節課,自認為成功之處就在于:1、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清晰。簡潔明了。教學內容由兩大部分(小說基礎知識和中考小說閱讀的題型解題方法、解題模式;學生將這些知識運用于實際閱讀的訓練)。整個教學過程很簡單,我只設計了五個環節(1、明確目標 2、閱讀與識記 3、理論運用 4、實踐體驗 5、課堂小結和作業。)整節課我基本都貫穿練習--和學生總結規律--練習這一原則。其中第4個環節的實踐體驗是本節課的亮點。同學們的笑聲和掌聲說明了它的價值。既檢驗學生對人物形象的把握,有調節了課堂的氣氛。
2、講練必須結合。首先一堂課,老師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每個教學環節都要求學生參與,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還原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地位。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重視學生的技能形成、能力發展和個性展示。尤其是在第3、4、5個環節,學生的參與度是最高的。老師點撥一下知識要點,然后要學生練,練習完后要學生講答案,在做與說中領悟老師要講的要點。其次知識點講授只是一節課內完成,鞏固消化必須靠不斷的訓練來促進。通過專項的訓練,實踐中去發現問題,不斷的知錯改錯才能加深印象。像題目擴張法、綜合歸納法(要素串連法)、抓重點詞句法,這幾種方法就要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中去體會、融會貫通。舉一反三。讓學生在探究與對話中表現并強化語文能力。探究式閱讀讓合作學習的思想得到最好的實踐。小組探究活動中,誰發言,誰記錄,誰補充都有明確的分工。而在表達中,要求學生努力達到表達自己的閱讀體驗、提練整合小組的觀點,說句意連貫、層次清晰、語言精美的話的目標。從一句到幾句,再到一段,有理有據,切近題旨。
還記得《語文課程標準》中這樣的一段話:“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根據小說這種文學體裁的特點,實行探究式閱讀教學,為學生搭建一個真正開放的交流平臺,變文本解讀為文本賞讀、語言探究,學生“唱戲”,老師搭臺。把時間最大限度地還給學生,讓學生、教師、文本三者形成整體,讓三者交流、碰撞、溝通。學生可以挑戰文本權威,教師也可以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閱讀教學課堂成了師生共同學習、共同探究的舞臺,也成了學生與文本對話、教師與文本對話。
通過這堂課的準備和教授,有兩點我還要進一步改進。
1、理論知識的展示識記環節沒有通過對應的例題來具體說明。是我本節課,最大的缺點。
2、學生對小說文本的閱讀還是不夠充分,理解不夠透徹,方法技巧和答題模式的運用情況還不盡人意。
中考小說閱讀專題說課稿
羅小平
各位領導 、老師們,你們好!
今天我要進行 說課 的內容是 中考小說閱讀專題
首先,我對本節內容進行分析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中考小說閱讀專題》是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現代問閱讀在整個中考試卷中的分值達到了近50分,幾乎達到了作文的分值,比重占到了總卷的三分之一。而小說閱讀題在現代文閱讀中又占著十六、七分,可謂是重頭戲。因此,本節內容在中考語文總復習中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的地位。
本節內容前面是散文專題復習,后面是其它文體的專題復習。所以學好這個內容為學好以后的知識打下牢固的基礎,而且它在整個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本內容包含的一些小說的文體知識,是中考的必考內容。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五班和七班的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知識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有關小說的文體知識,并在解題過程中靈活運用。
( 2)掌握小說各類閱讀題的解法技巧和答題模式。
2.過程與方法
(1)在理論運用的環節中,讓學生總結解題技法、形成自己的答題模式。
(2)在小說的閱讀中能舉一反三,從課內延伸的課外,熟練運用解題方法和答題模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熱愛文學、熱愛小說、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懷,豐富學生的古典文化修養。
(2)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
1、理解有關小說的文體知識,并在解題過程中靈活運用。
2、掌握小說各類閱讀題的解法技巧和答題模式。
3、在小說的閱讀中能舉一反三,從課內延伸的課外,熟練運用解題方法和答題模式。
四、 說教法
考慮到兩個班學生的現狀,我主要采取讓學生活動、讓學生實踐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的參與活動,而且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愿望。培養學生將書本上的經驗和自己的總結融合起來,形成自己的解題方法和答題模式。
1、直觀展示法:用圖片展示書本上的經驗方法和答題模式,供學生借鑒。
2、活動探究法
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理論運用和實踐體驗兩個環節)等活動形式獲取經驗,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
五、說學法
“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六、說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2分鐘)( 導語 同學們:現代問閱讀在整個中考試卷中的分值達到了近50分,幾乎達到了作文的分值,比重占到了總卷的三分之一。而小說閱讀題在現代文閱讀中又占著十六、七分,可謂是重頭戲。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小說的天地,去感受、去探索、去領悟吧!)
2、講授新課:(38分鐘)
這個過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我只設計了五個環節(1、明確目標 2、閱讀與識記 3、理論運用 4、實踐體驗 5、課堂小結和作業。)
具體內容見課件
羅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