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開家長的門走進學生的心 德育論文

發布時間:2017-10-2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課外訪萬家”活動猶如一股春風吹遍了荊楚大地,我們中學“課外訪萬家”活動也開展得如火如荼。我一次次冒著深秋的寒氣踏上家訪的征程,親臨學生家中進行家訪。與家長面對面交流,互通有無,共商教育孩子的大計;貞浖以L的整個過程,留給我許多難忘的記憶。忘不了那些堅強的孩子、那些心懷殷切希望的家長、那些特殊的家境、那些艱辛的家庭、那些家庭教育的缺失……所有這一切都在我心頭縈繞,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

忘不了那位不卑不亢、不怨天尤人、積極樂觀、昂揚向上的學生鄺穎。記憶中她家是我們拉開家訪序幕的第一站。全班學習成績第一名的她無論是學習還是表現在學校都堪稱楷模,平時小姑娘文靜內斂得如一泓清泉,原以為小姑娘有一個優越的學習環境。直到推開她家門后,我不得不從心底里佩服小姑娘堅毅與頑強!鄺穎的父母沒有固定工作,以收破爛為生,盡管家住鳳凰苑小區,屬于還建房,但家里除了衛生間和廚房做了簡單裝修,其他地方均素面朝天。由于她父母收破爛,家里只要是空地全堆滿了雜物,客廳中間唯一的一點空地放了一張餐桌,她父親說孩子很聽話有時放學回家父母有事要忙時就自己做飯,家長還說孩子很自覺學習幾乎不要家長操心生活上又體諒父母……聽完家長的話,我心潮澎湃:為自己平時與這些“放心牌”的孩子交流得太少過問得太少而自責;為孩子在相對困頓的家境中仍保持積極樂觀昂揚的面貌而欣慰;為對她了解得太少,對孩子身上的亮點發掘得太晚而愧疚,孩子的表現遠比我的想象還優秀!孩子給我上了生動一課!

忘不了黑夜里那相依為命的祖孫倆。記憶中是在一個初秋的夜晚我們來到了位于江邊的龔世琪同學的家中,摸著漆黑的樓道,我們敲開了龔世琪的家門。忘不了門開后,屋里漆黑一片的場景,外面已是萬家燈火,而他家卻是漆黑一片。開門的是他的七十多歲的奶奶,知道是老師家訪,他的奶奶才打開燈。他奶奶說孩子的父母均拋下孩子一走了之至今音訊全無,唯一值錢的東西就是那套空蕩蕩的房子,奶奶為節約電費每晚等孩子上完自習回家后才開燈,目前的生活全靠親友的接濟艱難度日。他奶奶還說孩子不止一次在家里說這樣活著不如死了的好,奶奶邊說邊淚如雨下!……那一刻,我終于明白了在學校里他為什么性格越來越內向,不愛說話、對學習也不感興趣;為什么不愛在教室呆著,寧可出去和同學、朋友玩;為什么會迷戀上了游戲、網絡,留戀其間;為什么與他聊天每次提及他的媽媽時他有時會淚如泉涌有時甚至會突然痛不欲生的大哭:“我媽媽再也不會回來了!”了解到這些情況后,我半天覺得胸口堵得慌:為如此沒有責任感的父母而悲哀,為老人與孩子的困境而擔憂,更為如何幫助孩子補足心理、人格的缺憾,讓他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活得更陽光,更加充實美好而糾結。

忘不了家長那殷切的眼神與沉甸甸的希望。在家訪中,很高興更多的時候遇到的是對孩子抱有殷切的期望的家長。以袁菲同學為例,在家訪前,我就知道袁菲同學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比較關注,平時家長經常與老師保持密切聯系,而且家長有一套比較完整的教育孩子的理念與方法。盡管孩子成績還可以(年級50名左右),但總感覺孩子的整體狀況與家長以及老師們的期待之間有一段距離。作為語文老師,對她的語文總有一份深深地擔憂:在學校她很難真正沉下心來讀一篇文章,只是走馬觀花地讀文本,浮光掠影地了解內容,不愿意深入地研讀文本,不肯下工夫探究文章的精髓,更不用提靜下心來去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以及推敲一篇文章的主旨與內涵。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也一直沒能找到對她產生根本性逆轉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而通過這次家訪,我終于知道問題的根源了!

到了她家后,我更進一步感受到家長對孩子成長的關注與重視。整整一面墻的書,(這種對書的大手筆的投資在我們這個城鄉接合部中學極為罕見),但疑問也隨之而來,為什么孩子在語文上既無悟性也無文氣?經過一番交談,我終于發現家長雖然有一套完整的育兒理念,也知曉閱讀的重要性,但家長只完成了“買進來”這一環節,“裝進去”這一環節落實得很不夠,很多書看得出孩子幾乎完全沒動過。而且有些名著買的全是濃縮版,只有情節與梗概,類似于快餐文化。家長對孩子閱讀上缺乏引領的過程,孩子沒能從閱讀中尋找到快樂,因此以一種完成任務的心態對待閱讀,走馬觀花就成了必然,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習慣。此外,孩子家庭環境的相對的優越也讓孩子產生一種優越感,同時生出幾分嬌氣,因此遇到困難就缺乏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缺乏一份專注與堅持。找到癥結,以后只等對癥下藥了!

家訪中,還忘不了家長們那焦灼的眼神、那熱情的接待、那小心翼翼的回答、那對老師贊美的語言……看著那一張張焦灼的臉,我能掂量出家長沉甸甸的期盼的心的重量,同時,我暗暗告誡自己就沖著家長的這一份謹慎與小心、堅持與執著,我都不能松懈自己!想到此,我想大聲的對我們的家長說:您的贊美,是我們的榮耀;您的要求,是我們的行動;您的托付,是我們的責任;您的期盼,是我們的方向;您的滿意,是我們的成功;您的心愿,就是我們的心愿;您的孩子就是我們的孩子。

通過這樣一次有組織、有目的的較深層次的“訪萬家活動”,留給了太多的刻骨銘心的記憶。 我知道了家長最需求的是什么?孩子最渴望的是什么?它讓我從另一個方面更加完整的認識了我們的孩子,認識了我們的學生,也認識了我們自己,這也必將更加有益于我今后的教育。能得到孩子、家長和社會的尊重是我們的榮耀,是我們的幸福。明確我們應該做什么事是我們的義務,更是我們的責任。最后我還想對家長們說,讓我們手牽著手,讓我們心連著心,用我們的心,用我們的愛,在教育孩子這個大課題中,同心協力,共商教育之策,共探育人之道,為孩子的明天播撒希望。

艾大艷

[推開家長的門走進學生的心 德育論文]相關文章:

1.家庭教育德育論文

2.師愛德育論文

3.學生的家長給校長的一封信

4.家長的難處教案

5.小學信息技術德育論文

6.音樂教育的德育論文

7.德育論文范本

8.合格家長的自我鑒定

9.德育論文感恩母校

10.小學教師德育論文四篇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 中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 |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品 | 亚洲国产午夜网站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