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中語文的戲劇教學

發布時間:2016-8-1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戲劇是舞臺的藝術,劇本是舞臺表演的依據,閱讀、欣賞優秀的劇本是一種美好的文學熏陶和享受。《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對戲劇作品的閱讀與鑒賞的要求為:“在閱讀鑒賞中,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手法。” 高一語文人教版必修4第一單元就是進行對戲劇的鑒賞學習。如果想通過一個學習單元中僅有的三篇課文來達到這一目標中對戲劇鑒賞的要求,無疑是有難度的。通常傳統的教學使得絕大多數高中學生對于戲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手法”最多只有一些模糊的概念化的認識,很難達到“鑒賞”的高度。本文將以《雷雨(節選)》的教學為例,談談如何進行戲劇的趣味性教學,讓學生真正領略到戲劇的魅力。

一、教學重點的確立

  在《雷雨(節選)》一課的教學中,我立足于課標的要求,從單元教學的角度著眼,將本課的教學重點定位為:通過節選部分的矛盾沖突及富于個性化的語言來解讀人物形象。

眾所周知,戲劇的矛盾沖突是戲劇藝術的主要特征,而戲劇沖突主要包括人與人、人與環境的沖突及人物內心的沖突等不同的種類。從課文本身來看,本課節選自《雷雨》的第二幕,是情節發展的一個關鍵點,其豐富的矛盾沖突,能讓我們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從而解讀出其復雜的內心世界,這也是考慮到了整個單元的教學。《雷雨(節選)》一課出現在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4的第一單元,這個單元學習中國古代戲曲和中外話劇,所選課文分別為《竇娥冤》《雷雨(節選)》和《哈姆萊特(節選)》。《竇娥冤》體現了關漢卿“本色當行”的語言藝術,比較適宜作為體味戲劇語言個性化特點的范本。而集中尖銳的矛盾沖突及戲劇語言個性化的特點在《雷雨(節選)》中表現得尤為突出,以此作為切入點來把握人物的形象無疑是一個比較恰當的角度。

將“通過矛盾沖突及富于個性化的語言來解讀人物形象”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直接從戲劇矛盾沖突的角度切入對課文的賞析,并讓學生在賞析的過程中體會到戲劇語言獨有的魅力,這樣就充分體現出了戲劇的基本特征,對于提高學生在戲劇方面的審美鑒賞能力也是一個很好的奠基和引導。

二、教學活動的設計

在這個單元之前,絕大部分學生很少接觸戲劇作品。學生對戲劇的學習幾乎是“零起點”;而《雷雨》的情節、所表現的時代、人物的情感等又都與學生的生活較為疏離,這些都讓學生在面對這篇課文時很難打起精神來。在正式展開對課文的分析之前,首先讓學生進行充分的預習準備,然后再對戲劇的一般知識及《雷雨》中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情節的前后關聯等進行必要的介紹和補充,讓學生有個整體的了解和把握。除此而外,還要注意以多種手段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為此,我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上頗費了一番心思。

其一,情境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課堂就是成功的課堂。在《雷雨》這一課上,我特意設置了暴風雷雨來臨時的畫面,再配上雷雨轟轟隆隆的聲音,很好地創設了逼真的雷雨情境,渲染了氣氛,一下子將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給提起來了。

其二,課堂表演。

在課文的節選部分,人物的形象是通過人物的矛盾沖突和個性化的語言體現出來的,而表演就能恰如其分地使人物的語言、動作及神態得以呈現,學生如果能夠通過認真的參與或者觀看表演,就體會到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從而解讀出人物的形象。

通過表演的形式,加以直觀理解,從而加深認識。因此,為了幫助學生體會人物內心的復雜情感和激烈沖突,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課堂表演活動,讓學生將節選部分最集中尖銳的矛盾沖突搬上舞臺。這樣的設計既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能增加教學的趣味性。

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通過參與表演以及觀看表演,逐漸體會到了人物內心的掙扎,明白了何為戲劇沖突。而這有賴于戲劇語言富于動作性和語言個性化的特點,學生就立刻能夠明白。而表演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課堂氣氛極為活躍,學生之間也不斷地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其三,模擬記者招待會。

模擬記者招待會,讓學生化身為記者分別對《雷雨》角色(周樸園、魯侍萍、魯大海)的扮演者和學生觀眾進行相應的采訪,帶領學生進入到把握人物形象的環節中。

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采訪表演者,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加深對《雷雨》中主要人物形象的把握,更能讓學生從中提高自身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反應能力,一舉多得!

學生通過繪聲繪色表演以及在采訪中與同學交流,這使得他們頗有興趣,表演也極為投入,同學之間的采訪回答大都非常中肯,來自同學的意見他們似乎也更樂于接受。有些同學在別人的表演中受到了啟發,主動地一遍遍修改自己所寫的心理活動;有些同學朗誦到一半就戛然而止,作恍然大悟狀--他通過這樣表演意識到了自己所寫語段中存在的問題……而這個表演、采訪的過程,就是對人物的形象的分析、挖掘、理解的過程。

其四,改編劇本結局

    這節課,我讓學生在熟悉、了解全劇情節的基礎上,對原版《雷雨》的大悲劇結局進行討論,看看自己是否喜歡原故事的結局,然后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將心目中《雷雨》的結局給寫出來。讓他們在輕松的氛圍下,獨立思考、大膽創新,自由練筆、提高寫作能力,從而走近“戲劇”這個原本不太熟悉的體裁,并對其獨特的魅力有所體味。最終也實現了使學生“手動、口動、心動”的語文課堂要求。

戲劇是一種很重要的文學體裁,作為語文教師,我們不能因為戲劇作品教學的難以把握,就忽視甚至無視它的存在。我們應在教學實踐中多作嘗試,把戲劇教學形象化,生動化,使戲劇教學充滿趣味性。這樣做不僅是為了落實課標的要求,更是為了給學生的閱讀鑒賞拓開一番新天地。 

李翠云

[淺談高中語文的戲劇教學]相關文章:

1.戲劇常識教案

2.教學反思周記高中語文

3.高中語文散文教學方法

4.高中語文教學的論文

5.高中語文教師教學計劃

6.高中語文成語教學論文

7.高中語文教學改革論文

8.高中語文的教學計劃內容

9.高中語文優秀教學論文

10.高中語文教學課件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污码欧美激情h动漫在线 | 夜鲁夜鲁夜鲁很鲁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日韩小视频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成人综合 | 亚洲性人人天天夜夜添 | 亚洲色偷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