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三峽
學習目標
1. 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理解文意。
2.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3.學習文中描寫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動靜結合,情景交融。
學習重點
借鑒學習抓住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
學習難點
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讓學生了解、熱愛祖國美麗的河山。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溫故知新】
1、給加點字注音。
闕( ) 疊嶂( ) 曦月( ) 襄陵( ) 沿溯( )
素湍( ) 絕巘( ) 長嘯( ) 屬引( ) 哀轉( )
2、解釋加點字。
(1)晴初霜旦( ) (2)夏水襄陵( ) (3)素湍綠潭( )
(4)飛漱其間( ) (5)乘奔御風( ) (6)不見曦月( ) 林寒澗肅( ) (8)空谷傳響( ) (9)屬引凄異( )(10)春冬之時( )
3、下列語句中朗讀節奏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至于/夏水襄陵 B.絕巘/多生怪柏 C.雖/乘奔御風 D.常有高/猿長嘯
4、本文作者_____ ,__ (朝代)人,選自___ ,它是有文學價值的__ 巨著。三峽,指長江上游的___ 、___ 、 ___ 。
5、閱讀課文,你認為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三峽自然景觀的?
【導學釋疑】
一、 情景導入,明確目標。
(板書:峽)根據“峽”字的字形結構,什么樣的地勢才可以稱得上“峽”?(教師鼓勵學生發揮想象談出不同見解,最后明確“峽”的基本特征應為兩山夾水。)我們古老的母親河長江就有一條神奇秀麗的峽谷。幾千年來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北魏酈道元就是其中的一位。這節課我們就隨著酈道元一起去游三峽。(板書:三峽 酈道元)
本節課我們的學習目標是:(見上文)
二、自主探究,釋疑解惑。
(一)融入情境讀三峽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音頻,展示三峽畫面。學生聽讀,把握節奏、韻律及語調。
2、教師提示朗讀需要注意的地方。
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絕
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 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清/榮/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3、學生自由練習朗讀,根據朗讀提示,努力讀出最佳效果。
(二)小組合作譯三峽
4、小組合作,疏通文意。要求:用自已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結合書下的注釋,試著去翻譯課文,然后用筆圈出難解的字、詞、句。 小組合作,解決部分問題并提交問題,集體解決。
(三)理清思路誦三峽
5、閱讀課文,你認為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三峽自然景觀的?
6、再讀課文,用自已的話分別概括“三峽的山”和四季景色的特點。
第二課時
(四)各抒己見品三峽
7、同學們,三峽很美,那你覺得三峽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峽的____ 美,你看 ________”的句式說一說嗎?
8、這樣美的三峽,作者僅用150余字就描繪得如此傳神入化,其語言之美,其筆法之妙,實在不能不令人稱奇。下面請同學們來說說文章哪些地方寫得美,寫得妙。(可從語言、結構、描寫的角度等方面著手)
9、學生思考發言,教師小結:本文先寫三峽的整體風貌,然后抓住了三峽最有特點的時間--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洶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三峽的奇異景象,被描繪得淋漓盡致,寫出了三峽獨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寫景生動,用詞精準,有著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尤其是作者的描寫手法以及成功運用了對偶、夸張、引用等修辭和襯托的寫作手法,更是令人贊嘆。
【檢測反饋】
(五)妙筆生花繪三峽
10、活動設計:我是三峽小導游
活動要求:人人都是小導游,緊扣課文內容,適當選擇課前搜集的相關資料或學過的有關詩文,發揮想象寫一段情文并茂的導游詞。
11、交流,進行小組間合作。
三、結合目標,有效訓練。
12、文中用“_____ ,_____ ”描繪了山的挺拔險峻;用“ ______ ,_______ ”寫盡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13、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寫三峽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節的特點。
B、文章使用了大量極富表現力的駢散句,語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關于三峽江水的描寫,與李白的“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有異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寫山,后寫水,突出了三峽山高水險的特點。
【鞏固提升】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略無闕處 _______ 沿溯阻絕________
2、譯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3、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 沿溯阻絕 哀轉久絕 B、三峽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C、 回清倒影 清榮峻茂 D、 春冬之時 物外之趣
4、引用漁歌的作用是________
5、三峽適合修建水力發電站,也可以從本文找出兩個理由。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并寫出文中印證理由的原句。
高開喜
[《三峽》導學稿導學案設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談中國詩》導學案
8.導學互動心得體會
10.開學第一課安全教育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