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生命開花
第一小學??趙玉君
不知不覺中成為一名小學教師已經快兩年了,至今依然記得剛被分到秦樓小學時的情景。看到條件不好,心里的失落使我的眼里溢滿了淚花。那天中午沿著并不熟悉的羊腸小道,一路走一路問,顛顛簸簸的回到家,看到父親那爬滿皺紋的臉,我心里的委屈只好咽了回去。當時,我就勸慰自己:條件是艱苦,但是條件越艱苦越說明我們的祖國還不富裕,還需要我們教師繼續努力,為我們的祖國托起燦爛的太陽。
時間久了,我便不覺得苦了。每天我早早地趕到學校上班,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我盡心盡力地做好我的本職工作。我把對教育的熱愛傾灑在那并不光滑的黑板上,我把我對教育的熱愛傾注在每一位學生的心里。孩子們那一雙雙渴望求知的眼神,使我對工作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懈怠。學生身體不舒服了,我親自把他送回家,學生哪天沒有到校我立刻把電話打過去詢問情況。每一個孩子都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我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個大家庭的家長,希望家里的每一個孩子都能學有所成,都能有出息。在課下,在放學的路上,每當聽到孩子們發自內心的甜甜的叫我一聲“老師”我心里所有的苦和累,所有的疲憊都拋到了九霄云外,那幸福的感覺都能使我一路微笑著回家。
在過來的兩年中,我努力苛求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每次外出學習回來,我總是有無盡的感慨,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過于淺薄。于是在課下,我努力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把它們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中。總有一些話語拷打我的靈魂: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幸福感,有成就感。我努力反思我的教學,孩子們從我的課堂上學到了什么?我有沒有教給孩子們一生有用的東西?我有沒有讓孩子們感到學習是一種幸福?對照這些,在教學設計中,我努力使自己的教學環節達到完美的境地。
我關注每一位孩子的成長。我曾經費了好大勁把一個心靈脆弱、差點與學校無緣的學生拉回了我的課堂中。現在在放學的路上我還經常碰到他。靦腆的他從不主動和我打招呼。也許他早已忘記我曾經為他所付出的努力,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問心無愧。
來到第一小學后,我面臨更大的挑戰,學生由三年級變為六年級,人數比原來多了一倍,課文長度是原來的三倍,并且我對六年級的教材也不熟悉。為了備好課我每天都是帶著一個大包回家,里面裝滿了工作:課本、教參、教案、學生的作業。周而復始,包括周末也是這樣。家人總是勸我:“你得把工作和生活分開。”我何嘗不想?每個夜晚,我也想早早地鉆進被窩,每個早晨我也想多睡一會兒。可是我知道我自己的不足,我知道我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我知道我這顆普普通通的石頭要變成閃閃發光的金子必須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我知道備不好課就無法正視孩子們的眼睛。班里的情況特別復雜,我不想說孩子的成績有多差,因為我知道這樣一句話:沒有真正有問題的學生,只有不會解決問題的老師。我所能做的就是努力提高自己來改善我的學生。
班里的留守兒童特別多,那次家長會給了我很大的震撼。班里來了不少白發蒼蒼的爺爺奶奶,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老師啊,我們可把孩子交給你了,你可得好好管管,我們歲數大了,也不識字,他爸媽又不在家。”大家都知道往往這些孩子身上的毛病特別多,在班里比較難管,但面對這樣的家長我們能說些什么呢?經常在孩子的作業上看到他們的簽字,雖然歪歪扭扭,但能看出他們已經很認真了。對于這樣的家長,對于這樣家庭里的孩子,我們能說些什么呢?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給他們更多的關愛。
著名作家巴金曾經把對社會做出貢獻稱作讓生命開花,他說:“人活著不是為了白吃干飯,我們活著就是要為我們生活其中的社會添上一點光彩,這個我們辦得到。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比維持我們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為別人花費他們,我們的生命才會開花。”在這里我要說,老師們讓我們為社會添一點光彩吧,讓我們為自己所忠愛的教育事業花費我們的愛,我們的同情,我們的精力,我們的時間吧,讓我們的生命在教育的世界里開花!??
趙玉君
[讓生命開花 (小學新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1.生命生命教學隨筆
2.隨筆:生命之秋
4.隨筆:生命的感動
7.生命教育教學隨筆
8.隨筆:生命的奇跡
9.對生命感悟的隨筆
10.關于生命感悟的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