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和教學工作的最基本單元,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園地。班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實現教育目標,使學生真正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的新世紀人才。所以,班級管理的好壞對于教學目標能否順利實現,對于學生能否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都具有很大的影響。
班主任工作的六年教學實踐,我深深地體會到班工作中必須對學生嚴格管理,嚴格要求。但“嚴”不是嚴厲、嚴酷。管理過嚴,容易造成學生個性壓抑、自卑感重、自制力差、膽小怕事,甚至會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導致師生關系僵化,甚至將會導致學生最終的反抗。
《教師報》曾報道《一個優秀教師導演的悲劇》,文中的主人公張志紅在班級管理中實行“嚴格的軍事化管理”。體罰是其實施軍事化管理的主要手段,這雖然為他帶來了縣“優秀教師”和市政府授予的各種殊榮,卻最終導致了他和他學生悲劇的發生,給人們留下了沉痛的教訓。
可見,班主任工作要正確把握嚴格管理的尺度、嚴中有愛,愛中有嚴。嚴愛密切地結合,相互滲透,有機地統一,在班級管理中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班級管理必須“嚴”
經常聽到這樣一些話:“某某老師很嚴”、“某某老師抓得嚴”、“某某老師管得嚴”。可見,“嚴”在班級管理中的確有不同凡響的作用。嚴是一種導向,嚴是一種方式。絕大多數班主任都倡導“嚴”,無嚴無以成班。“嚴字當頭”,“嚴師出高徒”,是這類管理的理論基礎。
“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我認為,班級是一個集體,當然需要紀律嚴明。依照《中學生行為規范》和班級學生實際制訂班級成員共同遵守和班規是非常必要的。新課程倡導對學生要給予人文關懷,但這并不是不要“嚴”,一味的講“慈愛”,那是沒有原則的表現。嚴明、嚴整的班級紀律是進行班級管理的憑借和依托。寬廣的江面,江水滔滔奔涌前進,正是由于堤岸的保障和約束。一個班級如果沒有科學的、符合學校和班級實際的、操作性較強的紀律和班規,而侈談管理的話,恐怕是子虛烏有,癡人說夢。沒有紀律和班規,難以規范、約束學生;沒有紀律和班規,無法評定、衡量學生;沒有紀律和班規,無以體現管理中的民主與法治;更重要的是,根本不可能將各項管理工作落到實處而求得管理質量提高的績效。
但是班級管理中的“嚴”一定要把握好“嚴”的尺度。比如有學生一不小心把桌子弄翻了,墨水瓶摔一地了,有同學在爭吵不休……要及時了解情況,從而化解矛盾。如果一味“嚴”,不問青紅皂白的呵斥責罵,那么“嚴”就會演變為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自尊、人格、上進心被“嚴”的霜風冷雨擊碎。心靈受創傷,心理被壓抑,久而久之,將形成“師”如仇的逆反心態。前文提到《教師報》例子便為實證。這種“嚴”,既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也不利于班級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二、班級管理必須嚴中有“愛”
通過嚴格的管理,學生對行為規范有了層面上的認識,但這還不夠,學生對條條框框的各種規章制度常會有逆反心理,這就需要班級管理者加入些有人情味的管理方法,來激發學生的情感和意念。“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我們天天所面對的學生都是思維活躍,情感豐富,朝氣蓬勃且有時又過于沖動的青少年們,他們對于教師平時的辛勤勞動和愛的奉獻,不會無動于衷,一定會作出種種相應的反應。教師盡管沒有希冀從學生那里得到什么愛的回報,但教師真摯的情感總會無時無刻、潤物細無聲的打動著、感染著學生,從而不由自主、不知不覺地產生著情感共鳴。
作為班主任,只要你捧出的是一顆真誠的心,搭建師生之間的感情橋梁,就會產生巨大的力量,成為創造的動力,成為教育得以成功的關鍵。因為,真正嚴與愛的統一才是教育的愛,真正融合愛的教育才是師生關系的最高準則,只有這樣才能讓教書育人真正成為教師生命中最光輝的篇章。
我班有位王權勇同學,他聰明、有個性,而且運動天賦很好,但是個性太過張揚,對自己要求不嚴格。在開學不久,就連續幾次在校園內抽煙,在家里跟家長鬧別扭,經常離家出走。面對這樣的問題學生,我很冷靜、客觀地分析該同學的各方面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找準做思想工作的切入口后,心平氣和地找他談心,指出他的所作所為已經違反了《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化》、《中學生守則》。通過和他面對面,使他明白老師雖然知道他違紀了,但老師不會有過多的批評和指責,更多的是在理解和寬容中幫助自己改正錯誤。“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畢竟他還是個孩子。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先排除他的逆反心理,讓他明白老師是在幫助他,而不準備懲罰他;讓他懂得犯了錯誤沒關系,更重要的是勇于承認錯誤。通過這樣的談話和情感交流,他充分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行為,并表示堅決改掉一切不良習慣,決心做一名優秀的中學生。從此他努力學習、刻苦鉆研,最終在初中統考時他考出了滿意的成績,升上了高一級的學校。
是的,嚴格的管理不是教育的目的,而是手段。如果用人情味的情感管理,會更顯班級管理的人格魅力。作為班主任應以民主的理念、親和的態度和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師生關系。因人而異、因時、因地、因事施教,做到和學生心靈交通。采用有效、恰當的批評方式,對癥下藥,才能使批評散發出誘人的魅力,達到批評教育學生的目的。
生活中不能沒有愛,教育更不能沒有愛,我們的學生也渴望得到教師的愛。因此,要給學生予父母、朋友般的愛。愛優生也愛后進生。向學生傳遞愛意,可用語言、用眼神、用手勢。比如在和學生談話結束時,摸摸他的頭或拍拍他的肩膀,再說句鼓勵的話,足以讓學生心花怒放,增強自信心和上進心。因此,作為一個教育者,千萬不要吝嗇微笑,不要吝嗇表揚,不要吝嗇每一個愛的舉動。
對學生來說,班集體是他們成長的一塊田;對班集體來說,學生是在集體這塊田中成長的一顆顆苗。苗要茁壯成長,離不開具備愛心的辛勤園丁;要使一個班集體中的每位學生都會做人、成才,離不開每位班主任老師愛的滋潤。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與學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師生之間息息相通,才能把工作做到點子上,做到學生的心坎上。也只有想學生所想,愛學生所愛,急學生所急,做學生所求,給學生親切感、安全感和信賴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才會自覺地、主動地投身到班級活動中去。一端是“嚴”,一端是“寬”,“愛”是一條貫穿于“嚴寬適度”管理的永恒主線,更是一條提高管理工作質量的生命線。“愛”要貫穿滲透整個教育的全過程。沒有了愛,教育將不復存在。
綜上,沒有“嚴”就沒有教育。對班主任來說,只有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嚴格要求學生,才能獲得學生的尊敬,樹立自己的威信。同樣,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班級管理中,只有愛才能推動班工作,提高班級管理質量。二十一世紀的教育是創新教育,從素質教育出發,在我們的教育實踐中,嚴與愛一定要緊密結合起來,努力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這樣,
才能達到班級管理的目的,班級才能成為奮發向上的集體!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的新世紀人才!
黃遠軍
[試論班級管理的嚴與愛 (八年級)]相關文章:
8.仁愛八年級英語Unit 1 Past and present課件
10.仁愛八年級上英語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