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
摘要:班級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與品德培養的基礎單位,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但是目前,在我國初中班級管理中,仍舊以班主任的權威為中心,個人主義嚴重,管理的內容不全面,工作方式也存在單一化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與發展。所以,筆者認為,通過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實行民主化管理,不斷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實行多元化的工作方式,以及制度育人的方法來加強對當前初中班級管理,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目標。
關鍵詞:班級管理、問題、方法
關于人的全面發展,馬克思認為,社會主義全面發展教育的方向是通過德育來實現,學校通過思想教育與道德品質教育,培養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班級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與品德培養的基礎單位,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的途徑。加強對初中班級管理的研究,有利于初中班級管理效益的提高,實現初中班級管理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目標,尤為重要。因此筆者通過相關的教育理論與班主任的職責管理來深入分析當前初中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 當前初中班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班級內部管理中依然是以班主任為絕對權威
班級管理是班主任根據一定的行為規范,對所帶的班級學生進行思想、生活、學習、課外活動管理教育,以便建立優良的班集體,采用適當的方式方法,來促進全體班級成員健康發展的綜合性活動。在傳統的教育思想中,班主任被認為是學生的引導者、管理者、監督者,具有很大的權威性。但是卻忽略了班主任也是學生的合作伙伴兼良師益友,共同建設與服務班集體的身份,應該讓班主任與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與信任,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與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管理內容不夠全面,工作方式呈現嚴重單一化的傾向
1、過于看重學習成績,忽略了影響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
作為學生全面發展的核心就是要進行智慧教育,而智慧教育的重要途徑是通過文化課的教學活動來實現的。學生的主要活動也是以學習文化課為中心,從而達到提高自身認知能力的目的。班主任作為對學生學習管理和學習任務完成的引導者,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現實的學習生活管理中,部分班主任沒有充分領會、理解學習的指導意義與學習的要求,過分地看重學生的成績,只是嚴厲地要求學生好好提高文化成績,拿高分,卻忽視了像學習的習慣、動機、方法等一系列影響學習成績的因素,缺乏對學生學習意義、方法的指導以及對學生興趣的培養。
2、工作方式嚴重單一化
班主任的教育方法對教育的質量與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產生重要的影響。有些班主任雖然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工作的方式方法過于簡單,容易出現事倍功半的效果。采取費事少,見效快的懲罰方式進行教育,往往帶來嚴重的后果,使得學生出現逆反心理,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的態度。
(三)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中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體現
新課改倡導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所以在此背景下的班級管理,應該以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的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中來。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部分班主任仍舊存在個人主義思想,對于班級管理工作還是采用傳統的班級管理辦法,沒有結合當代初中生的特點,而是以自我為中心,對于班級管理建立的規章制度、以及班委會的確立、學生的監督管理、評價都是班主任一人來決定,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少之又少。
二、優化初中班級管理的對策分析
(一)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施行民主管理,增強班級凝聚力
如今“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觀念在如今這個平等的社會已經不合時宜,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不僅僅是表面上的師生關系。可以這么理解:一方面,班主任作為學生在文化課上學習的指導老師,對學生的人生也具有引導作用,教學生做人之道,與同學的合作方法等;另一方面,班主任除了是學生的良師以外,還可以作為益友,應該與學生建立一種朋友關系,以一種友好的、寬容的態度去與學生交流,不斷地關心學生,從內心深處將學生置于平等的地位,不要讓學生畏懼自己。在選舉班干部的時候,要通過民主的制度,學生自我推薦與投票方式來實現,要徹底改變傳統的班主任按成績來指定班干部的做法,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班干部選舉當中去,以示公平。如果可能的話,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當班干部,也就是輪流管理制度,讓他們親身體驗當班干部的滋味,以便形成強烈的班級榮譽感與凝聚力。
(二)實行多元的工作方式,提高管理效果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金納的強化理論認為:正強化與負強化對學生的行為塑造有非常重大的影響。一般老師采用單一的懲罰方式,對學生進行訓斥不僅影響師生感情,增加彼此的敵對意識,而且會讓學生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等不健康的心理。這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相違背。所以根據心理學家斯金納的理論,在初中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采用正強化的手段來塑造學生的行為,消除學生的消極行為,慎重地對待負強化式的懲罰方式,讓學生明白什么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應該怎樣做。加強管理只是實現教育目標的一種手段,最終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也是教育的內部關系規律所決定的。因此,班主任要采取多元化的工作方式,去激勵學生,去除消極行為,提高管理的效果。
(三)制度育人,致力于班級管理制度的完善
有句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初中班級管理中,作為班主任,應該結合當代初中生的特點,建立剛柔并施的管理制度,積極地做好班級調研工作,邀請學生代表參與到班級管理制度制定工作中來。對于班級管理制度不僅要嚴而細,更應該細而活,這樣學生才會對于自己參與制定的班級管理制度自覺地去遵守。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教育學生的目的,提高管理的效果。
結論
總而言之,對于當前的初中班級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要從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施行民主管理,增強班級凝聚力、實行多元的工作方式,提高管理效果、制度育人,致力于班級管理制度的完善三方面著手,才能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崔江南.初中班級管理工作思路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6).
[2] 馬忠敏.初中班級管理要“管”“、育”結合[J].文教資料,2010(5).
[3] 張業英.關于初中班級科學化管理的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8).
盧波
[初中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 (九年級)]相關文章:
1.初中班級管理論文
9.班級管理專題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