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期我擔任七年級(1)班的班主任,從自己的成長經歷以及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可以預見:七年級是孩子們從小學生向中學生身份過渡的關鍵學段,也是孩子們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七年級更是形成良好班風班貌的關鍵時期,培養學生各種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是班級工作的重點。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發展學生個性,促進良好的班風班紀建設,班主任責任重大,因此,針對班級實際情況特制定計劃如下: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從六年級開始我就擔任本班級班主任,對學生已有一定的了解。現有學生47人,男生23人,女生24人,其中父母雙方在外務工的有9人,一方在外務工的有30人,離異或父母一方亡故的4人。大部分學生平時表現都不太積極,但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優點和不足,平時更多的關注優點并放大,弱化不足并加以改正。
通過一學年的培養與交流,孩子們具備了一定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但由于六年級課程較少,學習相對輕松,隨著七年級課程的增加,勢必會出現厭學情緒,將注重防范。大部分學生學習目的明確,自覺性較強,但有少數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需要更好的引導。將著重加強團結互助、展示自我、爭做榜樣等方面的鍛煉與培養。
二、工作目標
我們班的班集體建設主題:“人人爭做榜樣”
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積月累養成的習慣。有的人養成了很好的習慣,有的人形成了不良的習慣,所以從現在起就要把優秀變成一種習慣,人人爭做榜樣。
我們班的班級建設目標:
學習上勤奮努力,言行上文明禮貌,做人上踏實自信
據此,全體同學都要樹立明確的學習的目標,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建立一支有進取心、能力強的班干部隊伍;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弘揚正氣,逐步形成團結進取、文明守紀、勤奮向上的班集體。
三、具體措施
貫徹“德育為先,以人為本”的方針,先做好學生思想工作,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讓每個學生自覺自愿地參與到班級建設中來。
1、抓好班級一日常規的管理,實施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制定“班級管理評分細則”;
2、通過黑板報、手抄報、學生檔案卡等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構建良好的班級文化;
3、通過班會組織學生學習《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守則》,促進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
4、通過學校和班級的各種活動,培養學生自信心和“班級是我家”的主人意識,增強集體責任感;
5、將班級學生分為六至八個小組,開展合作學習與競爭學習,促進學生共同進步,培養學生良好學習態度和方法;
6、開展有益的文體活動,促進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教師節開展“做賀卡送恩師”活動,中秋節開展“明月照我心”手抄報設計,國慶節開展“愛祖國、迎國慶”讀書活動,元旦節舉辦文藝聯歡,通過各種方式培養學生自豪感;
7、利用課余、周記等與學生談心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解決學生心理及思想問題;
8、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注重交通安全、用電、防火、自我保護、食品安全;
9、加強與科任老師以及家庭的聯系與溝通,及時了解和發現學生問題、解決問題,共同教育好學生,形成家長、教師、學生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
10、多巡堂、多查午休,時刻關心和了解學生動態。
四、具體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做好開學的各項準備工作,對學生進行各項安全教育;
2、選舉產生班干部,召開班干部及學生會議;
3、結合教師節開展“做賀卡送恩師”活動,中秋節開展“明月照我心”手抄報設計的教育活動;
4、完善清潔衛生制度,搞好課室、包干區的環境衛生;
5、出好第一期黑板報;
6、召開“邁好中學第一步”的主題班會;
十月份:
1、結合國慶節,“愛祖國、迎國慶”讀書活動;
2、組織學生積極參加興趣小組活動,全面開展素質教育;
3、組織學生參加學校各項活動;
4、出好“慶國慶”黑板報及手抄報;
5、對學生進行交通、用電、防火、自我保護、食品安全等各項安全教育;
十一月份:
1、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團結協作、增強集體榮譽感的教育活動;
2、召開班干部及不同層次學生會議,深入了解學生情況;
3、做好期中考試的學習動員和復習工作,考風考紀教育;
4、開展家訪,深入了解學生情況,鼓勵及指導學習,轉化后進生;
5、根據學校的要求對學生進行各項安全教育;
十二月份:
1、組織學生籌備慶祝元旦文藝活動,出好黑板報及手抄報;
2、組織學生開展主題班會:學習經驗交流;
3、對學生進行各項安全教育;
一月份:
1、做好復習動員工作,認真制定復習計劃,做好期末復習考試和總結工作;
2、做好學生評語及成績入冊等工作;
3、對學生進行假前法制和各項安全教育。
徐光富
[廬江縣羅埠初級中學七年級(1)班上學期班級工作計劃 (七年級)]相關文章:
10.班級學期保教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