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福禪寺
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 陳祥書
廣福禪寺,俗稱東寺,古名廣福教寺,位于海安城鳳山北路19號。南臨通揚運河,西南有紫石墓園;東為鳳山大道,東北近紫石中學。其殿堂氣勢恢弘,莊嚴肅穆;其寺院花木扶疏,曲徑相連。其禪意弘揚佛法,普渡眾生;其宗旨利益國家,廣福人民。拆遷以來,每年接待香客與游人20余萬人次。2011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由鳳山橋北,拐彎西行,便到廣福禪寺。南為照壁,上書觀世音菩薩的大明咒:吽咪吧呢嘛唵。北為山門,上有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樸初題寫的門額:裱金黃燦,爍爍閃光。山門兩側,為黃色墻壁:呈八字形狀,向東西低斜。黃色墻上,共有八字:東為“莊嚴國土”,西為“利樂有情”。抬眼東墻,有一展板:左是景區示意圖,右是中英文簡介。走近觀看,細讀《簡介》:廣福禪寺,原位于韓國鈞公館北側,并與其息園毗鄰。由尉遲寶林始建于唐貞觀二十年,由信佛者擴建于宋景定年間,由陸舜重修于清康熙年間,由縣政府拆遷于1992年。當年,它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與西街祇樹禪林(西寺)齊名,同為泰州東鄉聞名的叢林古剎。如今,它名聞遐邇,譽享中外:拆建新址后,先后接待中外貴賓近千人次。其中,有來自港澳臺地區的,有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印度、泰國、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等國家的。名剎出高僧,先后有高僧妙一、廣衍、戒心、珠林與蔭遠諸大師在此擔任住持。當中,高僧蔭遠為國際弘法宗教家。曾任上海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兼任洪福寺方丈與龍華寺首座。作為弘揚佛法的高僧,他先后出訪美國(三次)、泰國、新加坡與澳大利亞(兩次);作為中國佛教代表團的代表,他先后出訪韓國、日本和尼泊爾。高僧出名徒,妙一高徒松年法師,曾在此修行,后定居新加坡。他擅長書畫,為一代藝僧,被鄧小平贊為“千古一人”。其墨寶多次作為新加坡國禮,贈送給友好國家政要。走進山門,觀看抱柱,上有一聯: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山門正中,供一尊彌勒佛:大腹便便,笑口常開。佛兩側,有副對聯:大肚能涵消解天下煩惱事,笑口常開結成人間歡樂緣。走過山門,回觀后門,也有一聯:暮鼓晨鐘驚醒多少紅塵客,經聲佛號喚回千萬路失人。廣福禪寺,中外名寺:古剎千年,高僧眾多。
繼續向前,步入丹墀。東為鐘樓,供地藏菩薩;西為鼓樓,供伽藍菩薩。再向前,是天王殿:面闊三間,屋瓦琉璃。仰望屋脊,四字金黃,為“風調雨順”。大殿門上,有一對聯:愿力無邊現千手千眼意猶未盡,業情叵測憑一心一意功不唐捐。步入大殿,迎面是功德箱;上有四字,為“廣種福田”。中央南面,供千手觀音:觀音送子,賜福萬民。觀音背面,供護法韋馱:韋馱護法,衛福眾生。大殿兩側,端坐四大天王:風調雨順,保福為民。由東轉西,依次觀賞:南方增長大王,手持寶劍;東方持國天王,雙手彈琴;北方多聞天王,執傘抓雞;西方廣目天王,縛龍抓珠。后門兩側,掛有一聯:問爾輩從前何等樣人爾自摸心頭再來拜佛,朝我過往后莫行歹事我這條鞭下不肯容情。遠望屋脊,上有四字,為“國泰民安”。據相關介紹,廣福禪寺至少有三福:一是福地。坐落鳳山,就是坐落福地。因為鳳山,向為風水寶地;鳳山早霞,曾是三塘一景;鳳山書院,曾是讀書圣地。清代竺堂法師曾吟詠福地,創作《鳳臺新綠》:當年曾記鳳凰來,今日無端踏翠回。禁足幾回方舉步,不知新綠滿高臺。雖說時過景遷,但精氣神韻還在,仍是人們神往的圣地。二是福物。寺中饅頭,是香客心中的福物。每逢觀音菩薩香期(每年三次),前來求福者,總有兩三萬人。廟里,除了準備素齋外,還要蒸出福物饅頭。今年二月十九,做了3000斤饅頭。善男信女燒香求福后,總是攜著福物,滿意而歸。三是福報。寺院住持發動數百居士和眾多香客,成立慈愛功德會。利用每月10元的功德金,造福社會,施福百姓:每年都要資助四五十名少數民族貧困學生,救助遭受特殊災難的信教群眾。除此之外,除夕之夜,還要舉行除夕敲鐘普佛祈福活動;高考前夕,還要舉行祈福增慧文殊法會。廣福禪寺,百姓福寺:造福賜福,福廣福大。
越過天王殿,為古樸精巧的萬年寶鼎:底部滾圓,中間三層,頂部六角。繞過寶鼎,向前是大雄寶殿:飛檐翹角,重檐歇山;金碧輝煌,雄偉壯觀。大雄寶殿為寺院主殿,為舉行主要佛事活動的場所。靠近觀賞,大殿門前,懸有一聯:優缽花開香滿三千世界,菩提樹長蔭遮百萬人家。走進大殿,俯視地面,擺滿拜墊:邊上繡字,為篆體“坐禪”;中繡大蓮,有五小蓮環繞。功德箱東邊,有紫色大木魚,供僧人早晚課使用。轉眼東南,有一只大鐘;大鐘之下,供地藏王菩薩。細細點數,有十二根殿柱:粗壯滾圓,石鼓支墊。殿柱之上,有原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明暘大師題寫的抱柱聯:華藏莊嚴不生不滅等虛空而無外,昆盧性海無去無來遍法界以為家。抬頭觀看,上面橫拉火門,有四個金字,為“佛光普照”。火門兩側,懸掛著黃幢:東幢書大悲咒,西幢寫著仙經。火門下方,有兩座千佛塔:東側為消災免難福祿壽延位,西側為慈愛功德福祿壽延位。佛塔中間,供奉華嚴三圣。正中央,為毗盧佛:高大雄偉,氣勢莊嚴。佛東側,為文殊菩薩:大智大慧,形態逼真。佛西邊,為普賢菩薩:大行大愿,體態生動。三圣兩側,塑有十八羅漢:神態各異,栩栩如生。三圣背后,雕塑“海島觀音”群像:裱金貼翠,光彩照人。海島正中,為觀音菩薩:手持凈瓶楊柳,立于鰲魚頭上;云氣撥浪,騰空而起,氤氳繚繞,九曲盤旋。觀音兩側,塑有仙人:東為龍王女兒,西為善財童子。海島各處,為上百仙佛:惟妙惟肖,活靈活現。供桌上,供奉觀音菩薩:大小不等,共有九尊。據有關資料,藏經樓內有珍貴藏經一部,供奉釋迦牟尼坐像玉佛;東側廂房設玉佛殿,供著臥姿玉佛;西廂房設地藏殿,奉著地藏王菩薩。西北側設念佛堂,每月初一和十五舉行居士共修念佛活動。廣福禪寺,佛家禪寺:佛子弟修行,善信者瞻仰。
拐彎東行,東北隅是放生池:水面兩畝,回廊四周。順廊游畢,回到甬道,翻開《簡介》:為造福社會,利益百姓,廣福禪寺將要興建法堂、千佛殿和佛寶塔。想必,到時廣福禪寺將會名聲更響,禪意更足,造福更多。走出山門,拐彎東行,走回橋北;轉過身來,回望寺院,頓生一感:廣福禪寺,唐代遺風,千年古剎;禪源流長,福緣廣大。(215101蘇州市吳中區木瀆鎮)
陳祥書
[廣福禪寺(陳祥書) 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1.美術教師隨筆
2.教師工作隨筆
3.歷史教師隨筆
4.音樂教師隨筆
5.教師數學隨筆
6.教師研修隨筆感言
7.教師假期生活隨筆
8.幸福工作教師隨筆
9.有關路過教師隨筆
10.教師隨筆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