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學改革新路子

發布時間:2016-4-1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橋頭中學校課堂教學改革

與辦學理念相結合實施辦法

李太清 馬澤平 周召明

    摘要:時代在飛速前進,教育在迅猛發展。教育教學的改革方法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教學是學校的主旋律,教學法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重慶市石柱縣橋頭中學探索教育教學新路子,首先從常規教學抓起,提出了目標教學的總目標,創意出“六度加三度”課堂教學評價,領導“縱橫管理法”,建立三層教研平臺,組成有機有序的教育體系,工作不斷求真創新,學校工作全面發展,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攀升,校園面貌日新月異。

    關鍵詞:探索 教育教學 改革 新路子

    一、改革教育教學方法是歷史發展使然

    重慶市石柱縣橋頭中學是一所歷史悠久、教學積淀豐厚的學校,半個世紀以來櫛風沐雨,不甘落后,奮力進取,穩步推進,培養了大批人才,成績斐然。過去的歲月既有長足的進步和驕人的業績,展現過巨人的風采,也經歷過低谷的陣痛,風雨的磨煉。一方熱土的紅色文化資源,農村學校的樸實無華之風,孕育了橋頭中學獨有的文化底蘊的優良作風。校風樸實、教風扎實、學風踏實的辦學傳統,四方遠近有口皆碑。學校本著:“尚德明禮,博學啟智,尚美健體,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推動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教師憑借“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注重養成教育,工作不斷求真創新,營造和諧健康的育人環境,學校工作全面發展,校園面貌日新月異。

    然而,在教學事業發展的新的歷史階段,怎樣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過程中不斷完善管理機制,實施精細化管理,探索新的方法與途經,建立一個既有創新價值又相對完整的管理體系?這是新時代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嚴峻課題,也是我們苦苦思考反復探討不斷探索的問題。我們在把學校50辦學史形成的文化積淀和豐厚的文化底蘊,繼承發揚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做到與時俱進,體現當今學校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提出了響亮的辦學口號“活力橋中”,并把這作為學校各項工作的基本目標,它的具體內涵要在課堂教學模式、德育教育模式、行政管理、后勤管理中得到體現,特別是在改革教育教學方法中得到具體印證。借底蘊之基,育棟梁之材,用文化引領,創和諧校園,成為全校師生員工的共識與信念。

    二、體現教改特色的上“目標教學”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永恒的主題。它的關鍵手段是抓好常規管理。而把握“以教學為中心,質量為核心,畢業年級為重心”,則是我們教學工作的原則,是我們思考安排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那么怎樣以行之有效的辦法和措施,用科學的思維計劃來保證這一主導思想的貫徹落實,怎樣發揮校領導、教導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特別是發揮廣大教師在這一活動中的主導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在教改探索中饒有新意,注重過程,追求教學管理最大教益。

    我們在教師中推廣“目中有人”的師德要求,提出了“日課日清”的課堂理念,提出了“目標教學”的總目標:要求教師圍繞學習目標展開教學,實行少講多練、當堂練習、當堂反饋。在這里,我們推出了“六度+三度”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

    參與度--課堂教學不能是教師的表演與“滿堂灌”,學生的參與是激發其思維的基本前提,學生參與(發言與活動)時間不能少于三分之二。

    親合度--良好的合作是課堂成功的基礎,課堂教學需要教師飽滿的熱情,教師積極創設機會,保證師生之間有愉快的情感溝通與智慧交流。

    自由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提供給學生充分自由的活動時間和空間,積極、自主的發言的機會,讓學生暢所欲言,在預設中生成,在生成中精彩。

    整合度--切忌過度的“分析主義”,把完整的知識支離,保障學生得到真正的整合知識的智慧,而不是肢解的知識。

    練習度--真正地讓孩子參與練習和實踐過程,讓孩子在課堂上動腦、動手、動口,通過觀察、模仿、體驗,在互動中學習,在活動中學習。

    延展度--能夠在知識整合的基礎上向廣度和深度延展,從課堂教學向社會生活延伸,為學生進一步探究留下空間。

    學習目標完成度--“學習目標”的時間設置必須具體到幾分鐘,圍繞學習目標采取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遵循“少講多練”的原則,在規定的時間內有效達成教學目標。

    當堂檢測反饋度--當堂反饋要求在有限的時間里,落實“節節必考,每題10分,當堂批閱,周末一總”,并且做到有記錄有反饋。

    每日一練提煉度--全面實施“小巧作業方案”,要求有作業的學科實施“每日一題”,隨著學生作業量的減少,任課教師必須在“每日一題”的提煉度上做文章,而不是簡單地隨意地布置一道作業題,經過老師的精心設計,注意與考試題型相聯系,確保學生因完成作業而適應不同類型的考試題,使作業既達到了減輕學生負擔的作用,又有效提高了學生適應不同類型考題的能力。

    這里就特別指出的是, 從整個學校班級管理來看,在推進“目標教學”的過程中,本著以“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原則,努力實行創“星”工程,進行“微笑管理”,很有必要。我們在原有的班級管理“雙周量化考核”當中,放大優點,實行“敬、競、凈、靜”創“星”工程。在每個雙周考核中,哪個班級當中的一個“星”,期末以獲“星”的多少評選優秀班級。“微笑教育”則是在班級管理中放大各個班級的優秀表現,配合“創星工程”,全面普及。

    三、管理層次下移的“縱橫管理法”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細節決定成敗。在常規教學管理中也是這樣,想得越遠,做得越細,日積月累,收獲越大。在具體的管理措施中,我們施行了“縱橫管理法”,盡量使我們的管理層次下移,沉到日常的教學管理過程中去。

    “縱”,就是由教務處和教研中心的主任對學科實行縱向管理;“橫”,就是由年級主任抓好各部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職責是抓好學生日常養成教育,抓好班主任培訓工作。另外,學校政教處的“每日檢查反饋”,教導處的“每日課堂抽查”,能及時將所發現的問題處理解決。“縱”向管理的是學科教學,“橫”向管理的是學生和日常行為,縱橫交替基本實行了教學管理的無縫銜接。

    由于教學管理權力下移,基本實現了全校教師“無會制”。無特殊事,學校很少召開全體教師會,而是將管理權下移到各部級、級部主任根據各級部特點,定期開好各級部教師會和學生會,各部級主任都能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管好自己的人,辦好自己的事。

    這種“縱橫管理法”,使學校行政和中層干部分工明確,各守一片灘,同時也激勵了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學校骨干教師凝聚集體力量,遵循學校獨創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強化課堂教學各要素之間的聯系,將公開課和常態課都當成最佳課來上,注重每一天,每一堂課,發揮帶著作用。年輕老師虛心學習,勇于實踐,同時發揮自己勇于創新、大膽探索的長處,在學校領導和老教師的指導下迅速成長。整個校園教學秩序井然,有機有序,循著良好趨勢向前發展。

    我們在推行“縱橫管理法”,執行相應的獎懲措施的時候,先決條件是加強師德師風教育,提高廣大中層干部和教師遵守規章制度,施行教學管理法則的自覺性。學校利用一些典型案例加強師德教育,組織教職工學習理論和當代教育理論,并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資源,讓每一個行政干部和教研組長以及優秀教師主動上示范課,以此帶動全體教師積極深鉆教材,積極研究學生,特別是讓年輕教師脫穎而出。這種示范課要求上成優質課,能體現新課改的理念,通過相互觀摩學習,反思自己的教學得失,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措施具體實施中,我們堅持抽查教案,每月集體檢查教案的作法,倡導集體備課,堅持提高一周備課。行政成員不定時聽隨堂課,當場檢查教師當堂課的教案,并及時與上課老師交流。對不拿教案本上課的教師提出批評,并要求改正,要求老師對學生作業全批全改,一月一檢查,一公布。對每次考試,嚴格采用中考要求進行,實行交叉監考,嚴肅考風考紀,促進良好學風的形成。

    四、相得益彰的分層校本教研模式

    確立正確的目標導向,確保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積極探索有效教學途經,增強全體教師質量意識,形成全面的質量觀,就必須發揮團隊的力量,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業務水平,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而這一切的落實,不是靠制度,而是靠分層校本教研模式迅速形成,并呈現出良好的效果。

    具體來說,就是建立三層教師教研平臺,培育現代化的相得益彰的教學教研網絡。

    一層教研即校長教研平臺。以業務校長牽頭,每周抓好中層干部與新上崗教師的教研活動,經常分析學校的辦學理念,解讀新課改的最新教育理念,學習各地和先進經驗。中層干部是學校教學的中堅力量,分管一定的教育教學管理任務,他們的思想他們的觀念直接影響著學校管理理念的落實,影響著身過的每位老師。而新上崗的教師要迅速成長,校長教研平臺將發揮著巨大的潛能,對他們的認可與肯定,促使他們在課堂教學中短時間內進入角色。

    二層教研即主任教研平臺。上文提到的學校實行的“縱橫雙和管理法”,縱是各個主任分兵把口,各自都負責了幾個科目的管理,直接參與學科的指導,同時他們又橫向對級部進行管理,主任教研平臺能及時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研,對學科教學與學生管理都起到了舉手投足的重要作用。

    三層即學科組長教研平臺。利用學科組教研活動,教師把學科教學動態,解決學科教學中存在的疑問,發揮集體備課的優勢,及時交流學科教學中存在的優秀做法等。

這自上而下的三層教研平臺,“金字塔”式的輻射效應,層層負責,層層落實,在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種科學的、合理的教研結構,以課為本的、有理有利有節的教研活動,與學校提出的科研興校和策略相適應,能通過教研活動解決學校存在的實際問題,使傳統意義的形式化的教研轉變為有效的為教學服務的活動。實踐證明,這樣的教研活動體現在學生身上,就表現為學生學得牢,記得牢,用得上,將來進入社會勞動工作,就會融會貫通,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活力四射。

 

馬綠平

[探索教學改革新路子]相關文章:

1.交通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索論文

2.美術教學改革論文

3.探索的同義詞

4.探索同義詞及造句

5.高效課堂美術教學改革論文

6.教師教學改革工作總結

7.市場營銷教學改革論文

8.小學教育教學改革論文

9.高中語文教學改革論文

10.小學科學教學探索論文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 亚洲日韩欧美香蕉一区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72 |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高清 | 久热中文字幕播放 | 制服丝袜国产日韩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