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朋友差不多年過半百,平平凡凡的過著自己的日子,一生沒有掙個什么大錢,也沒有什么大的波折曲折,沒有什么大喜月沒有什么大悲。在低調(diào)的生活中,他棋琴書畫都能玩。普通的工作,雖然沒有突出的成績,但是也足可以養(yǎng)家糊口,每天笑嘻嘻的,充實而又快樂,有時也玩玩微信,給自己取了個昵稱“淺斟低唱”。
這個“淺斟低唱” 的意思是慢慢地喝酒,低低地歌唱。形容消閑享樂的情狀。這個短語倒讓我很自然的想起了北宋杰出的慢詞大家--柳永。這個短語正是出自他的詞《鶴沖天》.這首詞,還有一段故事:柳永出道的時候,大概是三十多歲,對仕途有著非常的熱情,第一次應試大約是在真宗年間,落第后他不在意,填詞曰“浮名利,擬拚休。是非莫掛心頭。富貴豈由人,時會高志須酬。”又等五年第二次的應試又名落孫山,名利心淡可是年齡不饒人,他發(fā)牢騷了,于是就有了那首著名的《鶴沖天》:黃金榜上。偶夫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云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 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牢騷歸牢騷,柳永這時或許還不知道自己歌詞的分量。它那美麗的詞句和優(yōu)美的音律已經(jīng)征服了所有的歌迷,覆蓋了所有的官家的和民間的歌舞晚會,正如葉夢得《避暑錄話》中所說的“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柳永這首牢騷歌不脛而走傳到了宮里,宋仁宗一聽大為惱火,并記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五年,參加了下一次考試,這次好不容易被通過了,但臨到皇帝圈點放榜時,宋仁宗說:“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又把他給勾掉了。這次打擊實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寫他的歌詞,并且不無解嘲地說:“我是奉旨填詞。”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 (《鶴沖天》)柳永從此便被打入另冊,潦倒終身。千多年以來,人們都在為柳永遺憾,如果不是他的牢騷激發(fā)了皇帝的怨氣,也許柳永就可以混得個一官半職,不會潦倒一生,也不會死后還得由歌妓們籌錢安葬。
但是換個角度想象,對于柳永,官場遺棄了他,自是讓他潦倒,可是對于中國的文學,柳永的潦倒正好造就了中國北宋時期的慢詞的高峰,坎坷的經(jīng)歷使柳永不幸,可是這則是中國文學的大幸。
細想當時,柳永“淺斟低唱”是無奈,但是也應該是他對于那個官本位時代的反叛和牢騷,我們不贊成他混跡于風月場所,但是我們對于他“淺斟低唱”式的悠閑生活狀況,應該不抱否定。
人在江湖,很多人為金錢所累,為權勢所惑,為美色所迷。想得到的自然很多,可是畢竟能夠得到的很少,于是常常在不斷地追求中又不知道滿足,最終迷失了方向,迷失了目標,迷失了自我,也迷失了人生的快樂。
因為我們不能正確的把握好目標和方向。
我們常常錯過了路邊美好的風景。人生道路每處都會有桃紅柳綠,草長鶯飛,可是我們因為要求過多過快,哪有時間去欣賞道路兩邊的風景?當我們?nèi)松K老的時候,回望生命,原來不是我們的生命的旅途中沒有風景,而是那些美麗的風景被我們遺忘。為此,我們能不能走慢點,留給自己一點時間,去觀賞一下美麗的山川。
我們常常錯過了生活中溫馨的親情。我們已經(jīng)對“空巢老人”熟視無睹,我們已經(jīng)對“留守兒童”習以為常。有多少人為了生活遠走他鄉(xiāng),于是親情變得淡漠,于是家庭少了溫暖和笑聲,或許將來某一天,我們真的會窮的只剩下錢。那,我們?yōu)槭裁床荒軌蜃呗c,留給自己一點時間,陪陪自己的親人?
我們常常錯過了時光中讀書的樂趣。有資料顯示,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國度里,讀書的人是越來越來少了。不是說那種為了考中功名的讀書人少,而是為了充實自己提高自己自覺讀書的人少了。君不聞,空閑時間里麻將聲聲,君不見,街頭大排檔上人人玩微信。就是沒有看到一個拿著書本閱讀的。三毛有言:讀書多了,容顏容易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煙云,不復記憶,其實他們?nèi)允菨撛诘摹T跉赓|(zhì)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里。閱讀著是美麗的,閱讀的人自然也是充滿著魅力的人,可是在行程匆匆中,我們能夠感受到悠閑閱讀帶給我們的美感嗎?
歲月無情,生命珍貴但是又如此暫短。時光美好,但又是那樣易逝。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人生在世不順心的事十之八九,不去想入非非,不去怨天尤人,不能在瑣事的困憂中作繭自縛,更不能在不盡的痛苦中度過余生。“自古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這輩子做個普通一個人,平凡一輩子,來回“淺斟低唱”悠閑的生活,愉快的工作,開心的閱讀,每一天也是一種幸福。
易書
[來回淺斟低唱又何如 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1.教師工作隨筆
2.美術教師隨筆
3.歷史教師隨筆
4.音樂教師隨筆
6.人生沒有來回
7.幸福工作教師隨筆
8.教師隨筆感悟
9.教師假期生活隨筆
10.有關路過教師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