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教案 (滬教版七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8-1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認識要想取得戰爭的勝利,戰前必須做好政準備--取信于民的道理,在作指揮上,必須重視士氣、詳察敵情、正確運用戰略戰術,善于掌握有利戰機。 

2、了解作者及《左傳》的有關常識 

3、掌握文中重點實虛詞的含義及用法 

4、了解本文 以“論戰”為中心,裁剪得當的寫作手法 

5、分析文中的兩個主要人物的形象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及要求:  

1、 在掌握重點字詞的基礎上,初步理解文章內容。  

2、 熟讀課文。  

教學重點:  

1、 在掌握重點字詞的基礎上,初步理解文章內容。  

2、 熟讀課文。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導語:古今中外,軍事家縱橫捭闔、層出不窮,從創作《孫子兵法》的孫武到編著《孫臏兵法》的孫臏,從“幸甚至哉,歌以詠志”的曹操到“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諸葛亮,從“不世出”的拿破侖到“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漫步從頭越”的毛澤東……這些名字,我們耳熟能詳,可今天,我們要走進一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老百姓--曹劌,他不是國君,卻創造了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他不是軍中大將,卻有著主動請纓親臨沙場智慧的風范,他無愧于“平民軍事家”的稱號。 

二、自讀感知,整體把握 

1、了解背景 

春秋初期,齊襄公政令無常,他的兩個弟弟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分別逃到魯國和莒國,齊襄公被殺后,公子小白搶先回到齊國奪取王位,他就是后來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齊桓公。公子糾也在魯國軍隊的護送下,回國搶奪王位,但被齊桓公打敗。魯莊公十年,齊桓公借口魯國曾幫助過公子糾,舉兵攻魯,弱小的魯國在長勺打敗了入侵的齊國。 

相傳魯國史官左丘明在《左傳》中解釋了《春秋》記載的這次著名的“長勺之戰”。下面我們了解《左傳》。 

2、關于《左傳》 

《左傳》傳說是春秋時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據魯史寫的編年體史書,保存了我國自公元前722年以下二百多年間的許多史料。 

3、 給出重點字詞,引導學生自讀理解課文。  

(1)、重點字注音:  

guì   móu   jiàn   bó    zhé   jié    mǐ  

劌   謀   間   帛   轍   竭   靡  

(2)、重點詞解釋:  

齊師伐我--軍隊;          又何間焉--參與;   

肉食者鄙--鄙陋。這里指目光短淺;  衣食所安--養;  

小惠未徧--同“遍”,遍及、普遍;   犧牲玉帛--指豬牛羊等祭祀品;  

神弗福也--賜福、保佑;       小大之獄--案件;  

忠之屬也--盡力做好本分的事;        可以一戰--可以憑借;  

公將鼓之--擊鼓;          公將馳之--驅車(追趕);  

彼竭我盈--充滿,這里指士氣正旺盛; 故克之--戰勝。  

(3) 重點句式及詞語:  

1、判斷句式:  

①忠之屬也。  

②夫戰,勇氣也。  

③夫大國,難測也。  

(4)、古今異義的實詞:  

古義                         今義 

間:  參與 隔開,                     不連接  

犧牲:   祭祀用的豬、牛羊等       為正義事業而舍棄生命  

獄:  案件                         監獄  

可以:  兩個詞,意為“可以憑借”          一個詞,表示可能或許可  

(5)、 重點句翻譯: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2、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3、何以戰?  

4、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6、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7、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8、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4、 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讀課文,注意句中停頓。 

5、整體感知 

文章以時間先后為順序,記錄了曹劌與魯莊公在戰前、戰中、戰后有關戰爭問題的討論,即: 

第一段:戰前(論戰前的準備) 

第二段:戰中(敘戰爭的過程) 

第三段:戰后(論戰生的原因) 

三:學生再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查找關于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1、了解本文 以“論戰”為中心,裁剪得當的寫作手法 

2、分析文中的兩個主要人物的形象 

一、復習上節課內容 

1、長勺之戰--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2、主要內容 

第一段:戰前(論戰前的準備) 

第二段:戰中(敘戰爭的過程) 

第三段:戰后(論戰生的原因) 

二、演角色,品人物,釋疑難 

演:大家已基本疏通了文意,我想由大家推薦兩個同學來分別扮演魯莊公和曹劌,將文中人物的對話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演一場課本劇。 

(學生推薦了三名女同學分別扮演同鄉人、魯莊公和曹劌。) 

請同學們評一評這兩位同學的表演。 

學生老師共同評論。 

品:設置問題提問: 

1、弱小的魯國為什么呢取得戰斗的勝利? 

(學生討論,教師巡回) 

學生回答 

(1)    戰爭前做好準備 

(2)    戰爭中捉住時機 

2、針對學生的第(1)個答案,師問:在戰前,魯莊公針對曹劌的“何以戰”提出了幾個條件? 

學生回答:三個(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師問:曹劌認同哪一個條件?曹劌為什么僅憑魯莊公提出的第三個條件,就肯定能與齊軍作戰?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小結:魯莊公按照實情斷案,這是忠于職守,為民辦實事,能夠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擁護。春秋時各國遇到大型戰爭時,僅憑常規部隊是不夠的,還必須大量地從老百姓中征兵,如果老百姓不擁護君主,他們就不會跟隨君主去賣命的,正所謂:“君為舟也,民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辈軇ド钪@點。 

板書:戰前--取信于民 

如果你是魯國的子民,你會去打仗嗎?魯莊公的取信于民收到了效果。 

3、針對學生的第(2)個答案,曹劌為什么要等到“齊人三鼓”后才讓魯莊公擊鼓進軍?我們能不能從文中找出解釋的文字? 

(學生閱讀文章,從第三段中找到了對應的解釋文字,并大聲讀了出來。) 

師:這表現了曹劌善于捕捉戰機,他在戰中捕捉到哪兩個戰機?同學們能不能用文中詞語概括出來? 

曹劌抓住了“彼竭我贏”之時進行進攻,抓住“轍亂旗靡”之時進行追擊,可以看出曹劌謹慎小心,深謀遠慮。 

(教師板書:戰中--捕捉戰機,戰后--分析勝因) 

4、分析曹劌的形象 

(緊承上面分析)師說:很好,說出了曹劌是一個謹慎小心,深謀遠慮的人,除了這些,你認為曹劌還是一個怎樣的人?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愛國,有膽有識,非凡的戰略思想,卓越的軍事才能。等等,學生言之有理即可,但要自圓其說。 

5、分析魯莊公的形象 

可能答案:善于用人,善于納諫,是個明君。 

昏君,身為君王卻不懂得打仗。 

是個明君,雖不懂打仗,但他能為老百姓辦實事,忠于職守。 

教師小結:魯莊公是個平庸的國君,他把戰爭的勝利時候先寄托在實行“小惠”上和祈求神靈的保佑。他急切迎戰,說明他軍事上無知。但是他善于用人,善于納諫,說明他與昏君還是有區別。 

6、我們已經認識了曹劌,魯莊公,現在如果你們是左丘明,也寫一篇關于長勺之戰的文章,你們會怎么寫?寫戰爭場面,還是主要寫論戰?抓住了文題,強調論字。作者為什么這么寫? 

本文的主角是誰?曹劌有哪些特點? 謹慎小心,深謀遠慮等等。這么寫是有意突出曹劌的品質。 

三、學生再次朗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 

請學生發揮想象,結合課文第二段,詳寫戰斗過程。

 

劉劉

[《曹劌論戰》教案 (滬教版七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曹劌論戰》教案

2.飛奪瀘定橋滬教版教案

3.九年級化學下冊《常見的酸和堿》教案滬教版

4.七年級政治下冊《唱響自信之歌》教案

5.七年級政治下冊《走近法律》教案

6.七年級下冊音樂課教案

7.七年級政治下冊《走向自立人生》教案

8.岳麓版初中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

9.七年級下冊生物教案

10.七年級政治下冊《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教案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熟女久久 |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国产A∨ 嫩草研究所久久久精品 | 亚洲日韩a∨在线 | 日本aⅴ一本97视频 性做久久久久久 | 亚洲成老女aV人在线视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