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動描寫寫作指導教案
一、設計思路:
傳統的作文指導課,課堂上教師往往是注重教給學生怎么寫的一些基本知識與技能比如如何確立文章的主題、如何選材、如何創新等,而不注意為學生提供寫作的情境和語言環境。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寫作的情境和語言環境,使寫作具體可操作,讓學生感情真摯地表達出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二、學習目標:
1、體會心理活動描寫表達的效果。
2、學會運用神態動作對人物進行具體生動心理活動描寫。
三、重點難點:
1、重點:目標1目標2
2、難點:目標2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談話導入
大家有沒有發現,今天我們的課堂,與以前不同,多了很多來聽課的老師,你能夠用一句話或用一個詞來說出你的心情?
(緊張、擔憂……)
(二)、評析教師的下水文,初步感知好的心理描寫應具備的條件
1、展示教師的下水作文:上公開課前的心情
(幻燈片展示:我的心情很復雜。可是上一堂公開課,是一次難得的學習交流機會,我既高興又擔心,這堂課能否上好?左思右想,最后,我還是有了信心。
2、學生對老師的心理活動描寫片段進行點評
3、展示修改后的作文片段
(幻燈片展示:今天風和日麗,我托著腮呆呆地望著天空和那份薄薄的教學簡案,眉頭緊鎖,兩眼瞪直,感覺自己的心像要跳出來一般,只知道自己將面臨著一項艱巨卻又不得不為的重擔。但轉念一想,上一堂公開課,這是一次難得的學習交流機會。望著那如洗的天空,我的心漸漸淡定,臉上仿佛開滿了白玉蘭花。)
讓學生再讀,再次感受,再評一評。
4、學生和老師點評后得出心理描寫要求:“一要具體,二要真實,三要細膩”。
5、回顧幾種常用的心理描寫手法:內心獨白、語言、神態動作、夢境幻覺、環境襯托;強調本課學習重點是通過神態動作描寫表現人物心理。
(三)比較片段,感悟心理描寫的表達效果
1.、片斷:
A 我焦急地等待著,終于叫到我的名字了,我匆匆地上講臺拿回試卷,反扣在桌面上,然后用顫抖的手去掀開試卷一角。一看不及格,很是傷心。
B 我焦急地等待著,面色如紙,兩眼死死地盯著老師那一張一合的嘴,終于叫到我的名字了,我匆匆地上講臺拿回試卷,反扣在桌面上,然后用顫抖的手去掀開試卷一角。一看不及格,很是傷心。那本來早已僵硬的面部,霎時露出一絲無奈的苦笑,身子也隨之癱軟在椅子上……
學生自由比較AB文段,并說說哪段寫得好,好在哪?(提示:注意神態和動作的詞語)
2、歸納小結:
(1)心理描寫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人物豐富而復雜的思想感情。
(2)神態及動作描寫表現心理活動:通過對人物的面部神情表現和肢體動作,寫出人物的心理或對某件事物作出的反應。要求抓住人物面部最具表現力的神情和動作,比如說眼睛、臉色、嘴巴, 四肢、頭部等來表現人物。(學生朗讀)
(四)升格訓練:
1、出示學生的作文,在文段加入神態及動作描寫表現緊張、害怕的心理
片段一:
一落千丈的期中考試成績讓我的心情糟糕透了。再想想老爸的數落甚至責罵,我簡直不愿回家了。然而,家還是如期地出現在我的眼前。我沒有敲門,輕輕地推門而入,可一眼就看見老爸正坐在客廳,似乎在等著我回來。我 害怕極了
(1)學生寫,老師巡視。
(2)展示學生成果,師生一起點評。
2、在文段加入神態及動作描寫表現驚喜、感動的心理
片段二:
可是出乎我意料,老爸看完試卷后,并沒有像過去那樣大發雷霆,而是用手輕輕地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說:“不要緊,失敗乃成功之母,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 我看著老爸,
(1)學生寫,老師巡視。
(2)展示學生成果,師生一起點評。
(五)、總結寫作方法與技巧
1.心理描寫可以綜合運用各種手法,也可以配合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描寫。
2. 心理描寫要符合人物的性格。
3. 心理描寫要符合文章表達和表現中心的需要。 (朗讀)
(六).布置作業。
繼續對以下文段進行升格。
老爸接過試卷,認真地審閱,我看見他的眉頭一會緊鎖,一會舒開。我的心繃得緊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教師寄語:心理世界如天空,變化多彩妙無窮;神情動作露心聲,真實細膩眾口稱。希望大家都能夠學會用不同的手法進行心理活動描寫,讓你的文章更加形象生動,真摯感人。
范小樂
[心理活動描寫寫作指導 教學設計(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心理活動教案
2.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我愛這土地》教案
4.演講稿的寫作指導
6.介紹信寫作指導
10.議論性散文寫作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