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疏導崇拜招
一次,我在班里搞了次問卷調查,其中的第一個問題是:"你最崇拜的人是哪一位?"結果答卷中最集中的周恩來也僅有11票,19位世界名人各自只擁有一個崇拜者--真夠寂寞的。全班46個學生共提出24個崇拜對象:既有革命領袖,又有資產階級改良派;既有古代的軍事家,又有當今的企業家;既有名聞遐邇的科學家、文學巨匠,又有紅極一時的球星、歌星、影星……令人觸目驚心的是有的學生竟然崇拜希特勒、秦檜。我不禁聯想到不久前在某重點中學召開的"模擬新聞發布會"上,有的學生在大庭廣眾之下公開宣稱自己崇拜希特勒竟贏得部分學生熱烈掌聲的情景。我想:青年學生崇拜為人民唾棄的千古罪人委實荒誕,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有責任幫助他們明辨是非、撥正心靈的航向。我又想:解決思想問題,采用管、卡、壓的老一套是行不通的,應該在"巧"字上作文章。
精心準備后,班會上,開頭我并未提出如何崇拜偶像這一大是大非的問題,而是不顯山不露水地給全班同學講了一則歷史軼事:秦檜的一個孫子一次與朋友同游西湖,游到岳飛廟,看到呈跪態的秦檜夫婦塑像為千夫所指為萬人唾罵的情景,不禁吟出兩句詩:"人自宋后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教室里鴉雀無聲,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我趁機提出問題:"秦檜屈膝投降,喪權辱國,為虎作倀,陷害忠良,是民族的罪人、歷史的罪人。現在我命令你崇拜他,你干不干?"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不干!"我又逗趣地說:"人家秦檜的后代都為自己的前人感到無地自容,我們和秦檜不沾親不帶故,為什么要立誓繼承他的衣缽,甘心代他挨罵呢?"教室里一片笑聲。我又把話題引到希特勒身上:"希特勒是哪位同學的海外親屬?(學生笑)是的話,可千萬別六親不認呀!(學生大笑)看來咱們中間沒有。咱們與希特勒更沒有血緣關系,為什么要自作多情地崇拜人家呢?"學生笑聲更高。在一陣陣的笑聲中,學生在被動接受教育時常會產生的戒備心理悄無聲息地解除了。看到火候到了,我沉默了一會兒,嚴肅地指出:"崇拜誰,每個人都有自由,但是有自由不等于不要原則。我們的原則就是看這個人對歷史對人民的態度。反對人民、阻礙歷史前進的是千古罪人,即使他有某方面的才能,也萬萬不能崇拜!"講到這里,我又列舉歷史事實、具體數字揭露希特勒的滔天罪行-希特勒是殺人狂,屠殺了600萬波蘭人、400萬蘇聯人、50萬吉卜賽人……他連本國同胞也不放過,1939年9月1日簽署了在德國清除病員及殘疾人的指令,一年間10萬德國人被殺戮……聽到希特勒這些令人發指的罪行,崇拜希特勒的學生的目光初則迷茫,后來越來越清澈了。我知道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把難開的鎖打開了。最后,我又總結道:"偶像崇拜是一種心態,是心有所屬的精神寄托。健康的偶像崇拜使人獲得精神力量,受益終身;不健康的偶像崇拜,則使人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導致精神意志的頹喪,誤人一時或一生。同學們,我們千萬不要做希特勒的信徒、秦檜的孝子賢孫;我們要以周總理、愛迪生、居里夫人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和杰出的科學家為榜樣,為社會的進步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不少學生情不自禁地點頭,我仿佛看到他們在人生的長河中已撥正航向,揚帆遠航了。
做為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比較巧妙地解決了一個令人棘手的焦點問題。由此可以得到啟示:1、對關系到青少年人生航向的大是大非問題,不可掉以輕心,不可當作趣聞軼事一笑了之,置之腦后,也不能知難而退。2、要掌握政策。少數學生崇拜反面人物是個思想認識問題,他們錯誤地認為凡是有才能的人、不同一般的人就值得崇拜,卻不管這才為何所用。好奇心理使其一時判斷失誤,有的想標新立異,追求不同凡響、出語驚人,這是極端化的逆反心理在作祟;有的是思想不成熟,辨別是非能力差……凡此種種切不可上綱上線、打棍子、抓辮子、扣帽子。3、處理這類問題,一定要注意工作方法,要開動腦筋,巧妙疏導。
張春明
[班主任工作100招之第1招 (九年級)]相關文章:
10.開學第1天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