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葉母親教學反思
《荷葉母親》選自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本單元的幾篇文章都以親情為主題,寫出親情的真摯。《荷葉 母親》,這是一篇借景寫人,托荷贊母的散文。文題之所以用“荷葉母親”,是因為文中作者借雨中荷葉為紅蓮遮風擋雨的情景書寫心中的感觸,抒發對母親的感激熱愛之情。文章語言清新自然,雋永淡雅,顯示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本堂課的教學設計基本符合散文詩的文體特點,以品析為主,以對學生的語言訓練為基礎,教學目標完成情況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現總結如下:
一、 上課之前準備不夠充分,認真制作課件,這樣細致的備課過程使自己對教材足夠熟悉,教學環節也流暢。但是,錄音的播放卻出現了疏漏。應該在課前檢查一下。
二、 對學生的誦讀指導不夠充分。在聽讀的時候,應該提示學生有意識地模仿錄音語速、語調,再結合對課文的初步理解朗讀一遍,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走進文本。其次,課堂上應反復誦讀,由于擔心拖堂, 影響課堂效果,于是把學生讀書的時間縮短了。這一做法,我覺得違背了學生的學習意愿,應該讓學生在讀的基礎上自己悟,這不僅把讀的時間還給了學生,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我發現能力。
三、 課堂容量過大,對于少數名族的學生來說從字詞識記到文章的理解把握整堂課的容量還是比較大的,所以留給孩子們自己品讀感悟,思考深化的時間是不夠充足的。
四、 本文借紅蓮的際遇,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但為什么作者會想到母親,我并沒有在課題上做拓展,如果這里插入冰心母親在病中的事情,學生就更容易理解中心了。
五、 我們課堂上學過的東西,就是希望學生學以致用。這一課沒能讓他們在課堂上去仿寫最后一段,也是一個遺憾。這段借用比喻表達對母親的熱愛之情,是很好的仿寫段落。
此外,教參上寫的祖父說家中開了三蒂蓮的時候正好大家庭里面添了三個姊妹是“花瑞人祥”,這樣的過于書面甚至帶文言色彩的詞匯實在難于讓學生理解,我應該尋找資料,對有關三蒂蓮的新聞和相應的圖片,擇優使用。向同學們說明三蒂蓮的出現概率竟然是百萬分之一, 物以稀為貴,由此向學生說明這樣的稀罕物兒出現了,在老人的眼里肯定是非常吉祥的事情,怪不得他過了多少年都記得,也就很容易說通了。
吳蕊
[荷葉母親 教學反思 (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荷葉圓圓教學課件
3.教學反思與評語
4.美術教學反思論文
5.語言故事教學反思
6.教學反思或隨筆
8.論文的教學反思
9.成語教學反思高中
10.成語教學的反思